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反对和遏制“台独”是当前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1、台湾岛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民进党的力量进一步增强。民进党执政以来,台湾政局形成了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对峙的格局,但民进党的势力在不断扩张。2000年台湾“总统”选举时,泛绿的支持率仅为39%,2004年的选举中,泛绿的支持率达到50%,与2000年相比,上升了近11个百分点。在2004年12月的台湾“立委”选举中,泛蓝取得114席(上届为115席),勉强维持原来过半的格局,泛绿赢得101席(上届为100席),其中民进党为89席,仍为“立法院”第一大党。从支持率方面看,泛蓝由上届49.7%下降为46.85%,泛…  相似文献   

2.
《观察与思考》2008,(18):14-15
“美国梦”在布什和麦凯恩的8年内已经悄悄溜走了。 ——日前,冒着30多度的高温,数千名支持者聚集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首府斯普林菲尔德的州议会大厦旧址前,为奥巴马和其刚宣布的搭档拜登同台亮相而欢呼。作为奥巴马精心挑选的一门“大炮”,拜登首次亮相便向麦凯恩猛烈开火。  相似文献   

3.
拜登政府的台海政策兼有战略强制和战略克制的成分,存在一种对冲逻辑。这种逻辑是基于其对于“台海现状”和被台湾当局“牵连”的双重认知。根据强制和克制的概念以及上述双重认知,可以构建对冲逻辑分析框架来解释拜登政府的台海政策。对冲逻辑可细分为四种类型,结合对应的四种情况进行推理分析后发现,拜登政府在台海的对冲逻辑体现了美国外交中的机会主义和实用主义。这一逻辑服务于美国对华遏制的大战略,可能给台海和平稳定带来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4.
拜登政府将中国视为“最严峻竞争对手”,不断强化对华战略威慑。为了优化遏制中国的成本与收益比,拜登政府提高了台湾问题在中美战略博弈中的“砝码效应”,在改进联盟管理与强化对台政策联动方面双向发力。拜登政府的对台安全协作正在转向“渐进式清晰”以配合“渐进式台独”,并通过“舆论战”“意识形态战”“军事竞争”等“总体战”策略,依照联盟化、议题设置、政治上联合发声、经贸上强化绑定与军事上加强合作的路径,不断紧固美日同盟、美澳同盟,加紧构建“美日+1”“美澳+1”等“小多边”体系,并立足于“分层小多边”打造“复合大多边”同盟体系。这将严重危害台海局势以及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外交环境、军事环境和经济环境。对此,我们必须提高总体能力,坚持底线思维,坚决反对“台独”势力扩张,形成反“台独”的国际合力。  相似文献   

5.
魏民 《两岸关系》2001,(9):23-25
据台湾多家媒体报道,从几年来公布的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的支持率呈上升趋势:1999年12月,仅有13%的受访民众支持“一国两制”,到了2001年6月,TVBS电视台民调结果显示,支持“一国两制”的受访民众增加为31%。而7月14日的一份最新民调显示,支持“一国两制”的民众急速上升,有47.5%的民众表示可以接受“一国两制”,高于不  相似文献   

6.
王克斌 《统一论坛》2001,(3):1-1,17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一年来,置历史事实与两岸同胞的普遍要求于不顾,极力回避一个中国原则,一再否认和歪曲两会“九二共识”,还闪烁其词、粉饰太平。其支持率也从上台之初的82%下降到现在的45%。岛内政治乱象丛生、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俄罗斯新一届总统选举尘埃落定,梅德韦杰夫不负众望,如愿入主克里姆林宫,成为普京的“接班人”。与8年前的普京相比,现年42岁的梅德韦杰夫则更加年轻。然而,与普京相同的是,梅德韦杰夫同样具有相当高的民众支持率,因为根据此前俄罗斯有关机构的调查,梅德韦杰夫在当选前一个月支持率高达近80%。如此高的支持率,就连普京当年也难以企及,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美国国务院向国会发布通报文件称,拜登政府已批准首次通过所谓“外国军事融资计划(FMF)”向中国台湾地区提供8000万美元军事物资转让。尽管美方宣称这并不意味美国改变“一个中国政策”,但美联社仍意有所指地称“该计划此前只对主权国家行使”。拜登政府加快对台军售军援,养肥的只是美军工复合体,损害的却是台湾同胞的安全与福祉。  相似文献   

9.
裴军 《人权》2003,(4):54-55
日本国会通过“有事法制” 借伊拉克战争和朝鲜核危机的“东风”,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日本众参两院先后以绝对多数的高支持率通过了讨论长达26年之久的“有事法制”相关三法案。至此,日本以法律形式正式确立“有事法制”,此举标志着战后日本防卫政策的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10.
刘得手 《人民论坛》2022,(5):103-105
美国版“大国竞争”极尽歪曲之能事,其实质是“美国优先”。无论如何,美国的话语霸权都无法掩盖“大国竞争”的实质和真相。作为一种过时的观念,一种短视且危险的战略,“大国竞争”必将被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所抛弃。拜登政府只有摒弃“大国竞争”的思维和战略,才能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该“法案”以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看待世界格局,鼓吹对华战略竞争,渲染“中国威胁”,大肆操弄涉台问题,向岛内“台独”分裂势力释放错误信号,进一步冲击台海地区和平,也给整个亚太地区稳定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12.
杨毅周 《台声》2000,(11):1-1
最近,台湾有两个指数十分引人注目:一个是台湾的股市,一个是台湾新领导人的“民意调查支持率”。自从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来,台湾的股市就持续下跌,从 8000多点跌到最近的 5000多点。尽管台湾当局动用各种基金进场护盘,但仍挡不住股价的下滑。与此相对应的是,台湾新领导人的“民意调查支持率”也从上台时的 70%左右,下跌到如今的 40%左右。虽然股市的行情时涨时跌本为常情,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以如此快的速度“狂泻”则是罕见的,它实际上是台湾民众对台湾新领导人缺乏信心的重要指标。“民意调查支持率”的迅速下降,更表明了台湾…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发生了众多新变化。例如,被视为全球治理体系中心之一的美国,近年来开始热衷于“退群”。拜登政府上台后,美国在“退群”的同时,还积极组建“新群”——变相排斥中国的“群”。在这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12,(4)
最近一家职场网站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苹果公司员工纷纷看好新总裁蒂姆库克,他获得97%的支持率,超越了其他企业总裁,名列“最受员工欢迎总裁”榜首,其正面评价更是超越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期间,已故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所获得的95%。  相似文献   

15.
政经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8,(17):5-5
普拉昌达:首访中国受关注;拜登:奥巴马竞选伙伴;撒切尔夫人:“铁娘子”病症加重;扎尔达里:参选总统;顾雏军:一审判决生效。  相似文献   

16.
2011年2月10日,春节还没过完,台湾"卫生署"举行了新旧"署长"的交接典礼,新任"署长"邱文达从前任杨志良手中接下印信,完成交接工作。从2009年8月接替叶金川担任台湾卫生署长一职,短短一年又半载的时间,杨志良在台湾民众心中留下了亲民的形象,其庶民作风不打官腔也为其赢得了民众的高支持率,主持交接仪式的行政主管部门“副院长”陈冲颁赠一等功绩奖章给杨志良,甚至以“丰功伟业”来形容他。  相似文献   

17.
2000年3月台湾大选,成立不到14年、党员不足10万的民进党击败了号称拥有200万党员的国民党,拿下台湾地区“执政权”,可谓其兴也勃;然而上台6年多,民进党在岛内就只剩下一成多的支持率,可谓其衰也忽。追根溯源,抛弃建党理念、毁丧自身核心价值,是民进党沦落腐败、走向衰颓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唐睿 《人民论坛》2022,(5):100-102
美国一直以打击腐败为名进行“长臂管辖”,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并以世界反腐败领导者自居。拜登上台以来,反腐败已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美国正试图以海外反腐为抓手推进其“美国再次领导世界”的外交策略,并利用“民主峰会”的契机,延伸海外反腐的国际网络以扩展其“长臂管辖”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法制》2011,(33):59-60
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吃路边小馆子以及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用折扣券买咖啡,坐经济舱来华,给中国民众带来了一股强劲的节俭之风,这也让国内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费”显得是那么刺眼,甚至让人怀疑美国的公务员是不是都如此“寒酸”,是不是他们在故意作秀,同样是公务员,差距咋这么大呢?  相似文献   

20.
美国总统拜登施政政策的首要使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改善美国民众健康与医疗卫生;推进种族平等与有序移民;积极应对气候危机和地区安全;通过美国援救计划促进经济复苏;重视盟友和规则执法,重振美国领导地位等。拜登政府施政伊始与外国领导人电话会谈的文本彰显了其精英政治派施政思维及意欲恢复美国全球领导力的意愿。拜登政府倾向在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危机和地区安全以及经济复苏上加强与盟友及中国等合作。虽然拜登已将中国定位为最严峻的竞争者,但中国是美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也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优选的合作者。当前需要中国直面美国挑起的摩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磋商和反遏制,提升中国经济汇聚力,以斗争促合作来共建中美“共生共赢”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