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流淌的乡愁     
车流和人流 汇入城市的河流 高楼,筑成河流的长堤 梦幻在河流里疯长 我是河流之外的我 在异乡的河边想起另一条河流 那里流淌着我的乡愁  相似文献   

2.
没有民族文化自信的民族迟早会走向灭亡。我们在乡愁中找到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加强乡愁文化建设是唤醒民族文化觉醒、推动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铜仁市委已经将乡愁文化建设作为实施大文化跨越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但没有现成的发展路子,也没有可借鉴的模式,为此,本文重点从乡愁文化的文化、经济、社会、生态价值取向来思考加强乡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侧重从发展思路、主要内容和几个方面的重要举措来厘清铜仁市乡愁文化建设基本路径,可为铜仁市加强乡愁文化建设提供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3.
“诗人的天职就是还乡”。历代艺术家和诗人无不怀着浓浓的乡愁在四处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本文通过对苏轼的四阕中秋词的解读,发现苏轼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处于一种艰难的选择,透过词中执着的挥散不去的浓浓乡愁,我们认识了苏试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4.
乡愁是我们对故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追忆与怀念,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份最温暖的情感。然而现在对城镇化建设存在一些误区,如盲目破坏,低品质、同质化建设趋向明显;一味求大求全、盲目攀比;过多地重视城市,而不注重农村建设。我们应该大力保护原真性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景观基因;传承民俗文化,留住美丽乡愁;打造民宿文化,创新乡愁文化传承载体;积极打造特色小城镇为主体的新格局是"留住乡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家风既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风气,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晴雨表"。乡愁是内心深处那种对家乡的美好记忆与怀念,是内心深处那份最柔软的情感。本文从分析乡村传统文化和乡风民俗的衰败入手,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传承优良家风,记住美丽乡愁的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冲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身份是文化的时空定在。文化身份的时间性最终在现代性概念中得到确立,全球化则是文化的空间扩展。现代性和全球化一方面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同质化,一方面也在加剧文化乡愁的泛起和文化之间的冲突。一个后儒家时代,一个民族-国家和一种批判的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压力下可能遭际的文化冲突,不是模式化、绝对化的文明冲突,而是复杂境遇中种种张力、纠葛和矛盾聚合、共时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思想。对于乡村振兴而言,决不只是乡村经济兴旺,更重要的是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在乡村不仅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要留得住乡愁。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根"与"魂",是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加剧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造成乡村文化的撕裂和痛苦,造成大量乡民精神家园的迷失,致使乡村文化生态失衡。因此,在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与碰撞中,保护乡村文化、重构文化认同成为提振乡村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宜居乡村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将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农民作为实施主体,政府与基层党组织在其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来稳步推进。总体来说要实现生态宜居的目标就要加强农村的生态保护;重点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努力构建农耕文化、乡愁的精神乐土。  相似文献   

9.
正说起橄榄,每个人都会有一段乡愁的回忆。橄榄,又名青果,是亚热带特产果树,原产中国南方,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区均有栽培。民谚云:"一颗橄榄两头尖,皮又脆来味又鲜,开头吃有点苦,慢慢方知回味甜。"在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橄榄树是当地农村常见的树种,门前屋后,村口路旁,随处可见,在五皇山脉一带,更是与红椎林相伴而生,红椎菌与青橄榄并称农户家中两大宝。今天,记者为你讲述的这个创业  相似文献   

10.
突然有一天,我特别想去巍山西边大寺看看。于是,我独自一人坐上面包车,再转坐电动三轮车。一路风景,赏心悦目。终于明白什么叫大好时光,乡愁如酒。此情此景,辜负不得!到达西边大寺时,日头早已西斜。暖暖的阳光迎面照过来,赶走了我内心残留的一抹寒意。此刻,天空如洗,高远可期。山风和煦,养心润肺。群山连绵悠然,我的脚步声缓慢而清晰。我犹如一个了然成空的行者,从肉身到心灵,都在"青山独归远"的境界中跋涉,果真应了"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相似文献   

11.
湖南拥有众多古村落,集中分布于湘南和湘西南,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还可以称之为古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区的典范,具备和谐中国的历史风范和诸多宝贵的村落管理与繁衍发展的经验。这就是我们保护古村落的全部意义和价值。目前古村落保护与开发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找到并创建一种好的保护模式,这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美丽中国和文化强国,记住与守望乡愁,无疑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台湾问题是中国当前最大的国殇,最深的乡愁;能否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关系到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人心,化“独”促统,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在促进和平统一中国的作用,本文通过新时期发展弘扬中华文化的原因、意义、迫切性及途径等方面论述了弘扬中华文化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3.
拥抱春天     
寒冷沉寂的冬天在流光溢彩的烟花和清脆响亮的鞭炮声中渐渐远去,在一串串欢乐的笑语里,在一声声吉祥的祝福中,春天带着温婉和煦的笑容翩然而至。这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季节,所有的希望都在这里萌芽。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冰封的小河开始了潺潺歌唱,万物复苏,冬眠的冷血动物恢复了生命的律动,纷纷爬到地面上欣赏春天。从泥土里喷薄而出的小草,透出火辣辣的渴  相似文献   

14.
文化治理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路径。近三年来,成都依托自身厚重的文化底蕴优势,以"文"为杠杆,积极开展社区总体营造项目,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从外来引入到本土内生,从参与陪伴到赋权增能的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可持续社区治理之路。以成都崇州为例,在社区治理与营造中,坚持"循序渐进""资产为本""因地制宜"等社区营造文化路向实践原则,通过优先挖掘在地文化故事"唤醒"社区乡愁记忆、选拔在地乡贤领袖"引导"社区文明风尚、孵化社区志愿组织"激发"社区集体行动等举措,有效实现了社区居民个体幸福、社区睦邻、民族文化自信等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刚过半,但大城市的病状和乡村的隐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限制大城市人口流入,让农民工返乡间题就能解决吗?不!去往城市,来谈乡愁。本书是社会经济学家陆铭比较全球经验,立足本土现状,基于实证,以经济视角谏言社会问题的反成见、聚共识之作。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陆良县把"唱响主旋律,传递真善美,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抓手,让理论武装工作越来越强;发出正面声音,让爨乡名片越来越靓;搭建传播平台,让身边好人越来越多;延续文化根脉,让乡情乡愁越来越浓。  相似文献   

17.
正首先谈一谈自己对新型城镇化取向的观察和自己的理解。中国现在需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特别是以"市民化"为核心的城镇化,并明确地配之以"城乡一体化"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生态、人文质量要求。在我国以城镇化作为经济社会成长的引擎和动力源的大背景下,我们迫切需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使城镇化过程更好地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提出:“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我们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找准国家战略与云南省临沧市发展的契合点、着力点和突破口,抢抓发展机遇,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丑角的通知     
领导,说到底,是一项道德事业,品德是领导者权威的唯一来源。鲁迅先生《准风月谈》中有一篇文章《帮闲法发隐》,开篇便提到了丹麦文学家克尔凯郭尔《忧愁的哲理》里的一段话:“戏场里失了火。丑角站在戏台前,通知了看客。大家以为这是丑角的笑话,喝彩了。丑角又通知说是火灾。但大家越加哄笑,喝彩了。”  相似文献   

20.
刊首寄语     
三月是万物履新之时节。在漫长的渴望与忙碌的追逐之后,我们才能在轻轻眨眼的一瞬间投进春的怀抱,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春天的怀抱里,在春天的气息中,新一期的《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姗然而至,就像是在生机勃勃的春天里增添了一股和煦温暖的春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