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场战争中,欧洲的苏德战场以及亚洲的中国战场无疑承担了对抗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主要任务,苏中两国人民为赢得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是二战取得胜利的中流砥柱。当前国际秩序和地区安全结构正在经历一个复杂转型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篡改二战历史,否定二战胜利成果的现象在东西方世界时有发生,这不仅成为中俄两国面临的共同威胁,也必然会损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015年5月5~6日,以"苏中在二战战胜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中的作用"为主题的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术论坛在莫斯科举行,会议深入探讨了中苏在二战中的历史性贡献,中苏在二战中的相互支持以及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与维护战后秩序的重要议题,不仅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增强了中俄两国维护和巩固《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和公认国际关系准则,以及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信心。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几十年来,是拉丁美洲国际关系最重要的发展时期;而这无疑又是战前发展的继续。对于战前拉美国际关系史的概括将有助于我们增加历史纵深感,从而更好地把握战后整个拉美国际关系发展的脉络和规律。鉴此,本文先对拉美独立运动胜利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1826—1948年)的国际关系作些简要分析。近现代拉美国际关系的起点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上半叶独立运动的胜利。1790—1826年,独立运动的暴风雨席卷整个拉美,除古巴、牙买加、波多黎各和圭亚那等地之  相似文献   

3.
《海内与海外》2014,(7):46-46
正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应海内外侨胞的强烈要求,在日本军国主义战败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侨联决定在全球华侨华人中开展征集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罪行史料、图片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70周年。在这70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对二战以来的全球安全与全球治理问题进行评估与反思,并对未来全球治理结构进行更好的设计,实现全人类的"共享安全",将对整个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起到重要作用。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拟于2015年7月4-5日在中国北  相似文献   

5.
<正>6月3日至4日,由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铭记历史,共创未来—中俄共同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北京  相似文献   

6.
2014年5月20日,俄罗斯国家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共同郑重声明:"俄中将共同举办二战欧洲和亚洲战场战胜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70周年庆祝活动,继续坚决反对歪曲历史和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图谋。"共同声明表达了中俄两国维护历史公正的坚定决心。2015年5月5~6日,由俄中友好协会、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俄友好协会和吉林大学主办,吉林大学—俄远东所中俄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具体承办的"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珍爱和平"苏中在二战战胜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中的作用——俄罗斯—中国国际学术论坛,在莫斯科俄罗斯科学院主席团大厅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普京总统分别为论坛发来贺信。来自中俄的50余个科研机构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会议期间,中俄学者作了48场学术报告,交流了新近发掘的史料和最新成果,进行了充分讨论,形成了相互借鉴的互动,推动了对二战的深入研究。论坛取得的学术成果包括:1.以新的史实肯定了中苏两国对夺取二战胜利做出的历史功绩,中国战场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证实。2.进一步澄清了一些没有得到解决的历史问题,坚决反击了国际上一些颠覆战后秩序的翻案"逆流"。3.充分论证了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签署的一系列国际协定具有的法律基础。任何国家对此质疑,实质上都是要改变二战胜利做出的国际秩序安排。4.对于目前关注的历史争议问题取得认同。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联合国成立七十周年,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三个"七十周年",7月4-5日,由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国际安全研究》编辑部承办的"共享安全:世界和平与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外8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新闻媒体的约17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将近70位专家学者参与了为期两天的发言讨论。  相似文献   

8.
2014年是一战爆发100周年和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联系到乌克兰危机和中日较量,"一战重演论"、"甲午再战论"一度甚嚣尘上,占据国际国内舆论场。意识是存在的反映。这些舆论与其说是某种情绪的宣泄,不如说是对现况的忧虑。毕竟,2014年的国际形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混乱、混沌,国际秩序最突出的现象就是无序、失序。2015年恰逢二战结束70周年及联合国成立70周年,又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年。战后70周年既  相似文献   

9.
刘江永 《东北亚论坛》2015,(3):3-19,127
中日韩三国是东北亚的近邻,彼此既有许多共同点也有不少差异,既有许多共同利益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历史上,唐朝的白村江海战,明朝万历年间中朝联军击败丰臣秀吉的入侵,清末的甲午战争等,中日之间每次战争都与朝鲜半岛紧密相关。2015年对中日韩三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年既是不平等的中日《马关条约》签署12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朝鲜半岛光复、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这一年既是不平等的《日韩合并条约》签署105周年,也是二战后韩日建交50周年。如何从政治与经济的相关性、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认识日本政治右倾化特别是"安倍政治学"对中日、韩日关系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世界人民为赢得空前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付出了巨大而沉重的代价.为纪念这场战争的胜利,最重要的是要以史为鉴,防止类似的战争悲剧重演,努力创建一个和平、发展、合作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国际关系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国际关系的“全球化”浪潮、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要求等方面。中俄关系的发展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国际关系这种结构性变化的产物。同时,作为指导新世纪中俄关系稳定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及其框定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远远超出双边关系的意义,将给整个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结构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联合国创建70周年。中国是联合国51个创始国之一,对联合国的创建和《联合国宪章》的制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席位的44年来,在联合国内始终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坚定地支持联合国的各项事业,对联合国发展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中国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具有战略远见的思想理念,为联合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了联合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走长征路     
70年前,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这次伟大远征,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又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追寻伟大长征精神,不久前,由北京市文联、空军文艺创作室、北京作协、北京美协联合组织了北京文学艺术家“重走长征路”大型活动。此次活动开展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神长征……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2月日本举行了安倍再度执政以来第二次大选,安倍领导的自公执政联盟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第三次安倍政权于2014年年末正式启动。安倍着眼于长期执政,未来将会继续沿着修宪扩军、摆脱"战后体制"、实现"正常国家化"的右倾道路前进,而"一盘散沙"的在野党难以对其进行有力牵制。大选后安倍在对华关系上频频曝出消极言行,中日关系乍暖还寒。中日两国领导人2014年11月举行的两年来第一次正式会晤所营造的关系解冻氛围遭遇打击,安倍今后能否继续坚持中日四点原则共识、能否真诚改善对华关系有待检验。日本同其他邻国关系方面的前景也依然不容乐观。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日本战败投降70周年,安倍拟于8月15日发表所谓"安倍谈话",其内容和观点值得中国和国际社会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5.
5月7日普京正式宣誓就任俄总统,成为俄第六届总统。根据新宪法,总统任期六年并可连任。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胜利日阅兵式,庆祝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7周年。5月11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习近平表示,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双方领导人都对两国关系的战略性、长期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地缘因素和大国因素决定了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向。中国与俄罗斯身兼其二,既拥有漫长的边界线,又是世界上发挥重要影响的大国。由此,中俄关系无疑是中国外交活动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它的冷暖不仅能影响中俄两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国际关系的发展。了解中俄关系的演变史,不仅对解读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而且对诠释国际关系的历史与现状,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7.
在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出版这部控诉日本法西斯在马来半岛与新加坡对华侨犯下滔天罪行的书,显然是很有意义的。自安倍晋三上台以来,日本政府正加快右翼化的步伐,企图重新复活军国主义。这不能不引起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高度警惕。温故而知新。日本军国主义是什么样的货色,读读这本书就可以一目了然。1984年7月,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反恐战争"脱轨",中东极端恐怖势力"勃兴",中东国家和地区"失序",欧洲从"债务危机"走向"政治危机",美国急于逃离中东"泥潭"并"重返亚太",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和俄罗斯的"复兴",已经让1997年布热津斯基构想的欧亚地缘政治"大棋局"破局,并且让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具备了世界秩序的意义。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给国际关系带来新的变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开始面对"特朗普冲击"。中俄两国必须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才能"驯服"特朗普的野蛮冲撞,推动美国和西方的妥协和退让,与中俄两国合作构建一种新的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构建一种新的世界秩序。  相似文献   

19.
中俄新《条约》及合作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签定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是两国摒弃旧的安全观和思维模式,适应新时期国际关系发展要求而作出的合理选择.本文通过对中俄新<条约>的解读,就中俄关系发展趋势包括可能影响两国长远合作关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签署协议,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随后,中俄两国政府决定,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将共建自由贸易区。俄罗斯媒体在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有关"丝绸之路经济带"及其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大量报道表明:俄罗斯媒体对于"一带"的关注度与中俄关系、"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有关联,其报道立场及倾向性趋于积极正面。俄罗斯社会各层面对"一带"给予了积极关注和支持,但存在不和谐因素。"一带一盟"在俄备受关注、舆论环境良好的影响因素包括"一带"与"一盟"间的相互作用、互惠策略的激励、中俄关系日益亲近、乌克兰危机及欧美制裁等。因此,在"一带一盟"建设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参与者的实惠和利益、谨慎处理复杂的国际关系、重视传统观念的影响、客观认识不同文化思想的制约,科学规划、有效实施"一带一盟"的对接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