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孩子对万事万物都具有好奇心,随时准备敞开心胸接纳新的事物,也愿意尝试任何事物。然而幼儿所接触的事物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都是幼儿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那在科学领域中如何将教育做到生活化,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以下是我对这一问题的几点思考。一、科学活动选材源于生活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就是从好奇开始。只有当幼儿感到所要学的内容是他想要知道的东西或想要解决的问题,才能积极主动去学习和理解事物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2.
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轻重的作用。《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贯彻学习《纲要》精神,我再次对班级如何开展区域活动作了调整与改变,带着如何创设主题活动相应的需要?如何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如何让区域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对一些问题再次开展了探索与实践。一、细心观察,创设区域游戏(一)从孩子生活中来开学两个星期了,班里的孩子都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他们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桌面游戏,把塑料插片做成很多  相似文献   

3.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育者的精心培育,也离不开良好环境的滋养,更离不开个体与自然、社会的充分互动和体验。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一院经过多年对开展体验式活动的研究与实践,深深体会到为幼儿创造接触大自然和社会的机会,让幼儿在亲身经历的活动体验中感悟生命,提升认识是使幼儿获得成长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深受启发,是关于美国教育和中国教育的。美国小学教育被称为知识的吝啬鬼,因为它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努力。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知识的贪婪鬼,把知识无限量地输入到孩子的脑海中。相比之下,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在孩子努力寻求知识的过程中,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去动手,去体验,然后得到知识。可想而知,知识虽少,但是得来不易,  相似文献   

5.
中班年龄的幼儿形成了与周围人交往的需要,而交往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孩子间往往出现不会合作交往,或合作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一日生活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对幼儿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6.
孩子们之所以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源于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孩子对音乐天然的热爱和向往,对我们发出了信号: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每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因此,音乐启蒙教育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培养兴趣”不仅是指对音乐的兴趣,更是指由此引发的对世间一切的兴趣,音乐可以使幼儿更加热爱生活。其次,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美感,为其今后的健康生活及终生的艺术学习培植动力、奠定基础。在艺术…  相似文献   

7.
备课卡片     
儿童需要培养什么性格一位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当今世界,孩子最需要培养的性格是: 1.自信心。只有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迎接各项挑战时,他才有可能战胜它。 2.热情。缺乏热情,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成功。热情对大多数儿童来说,都是生而有之的,然而不使其受伤害,继续保持下去,却不容易。因为热情是脆弱的,千万不要伤害它。 3.富有同情心。如果一个家庭经常关心他人,那么,自然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同情的种子。 4.灵活性。应变能力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是一种起决定作用的性格。 5.希望。这种特性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敢于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8.
《时事报告》2012,(10):80-81
科学家发现,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需要和大自然有足够多的接触,就像需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一样。一个和大自然缺少接触的孩子,甚至会有“大自然缺失症”——“大地母亲”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大自然缺失症”,这也许是很多令人担忧的儿童行为异常的原因。这一代孩子已经离大自然太远,这种远离自然的结果是更多的儿童肥胖症和更多的儿童心理疾病。当孩子在自然环境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肢体的以及心理的感官都会受到限制。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及地区医疗中心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每天多看1小时的电视,在他们7岁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可能性会增加10%。  相似文献   

9.
《小康》2008,(7):46-47
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其实都是幸存的孩子。幸存的孩子会更珍惜生命幸存的孩子会更真情感恩幸存的孩子会更敬畏自然幸存的孩子,有理由活得更好!——廖晓义《谢谢孩子》心若在 梦就在$《小康》!记者@李漠~~  相似文献   

10.
一、多方准备推动选择在选择区域活动前,需要让孩子了解,要让孩子喜爱,介绍是不可少的程序。幼儿对区域内容各有偏爱,在介绍各区域时,我们老师往往会站于各区域中间,眼神环视孩子,手指指向各个区域,以饱满的语言,有时以导游身份娓娓道来,有时像推销员一样激情澎拜,让孩子知道有哪些区域、清楚各区域位置,帮助孩子思考。教师以自己的热情感染孩子,激发幼儿兴趣,推动幼儿去"选择"。有"规则"才有"自由",当孩子行为与规则相符时,在游戏中才会享受更大自由。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建立自己的规则,  相似文献   

11.
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探索。 观察、喂养小动物孩子最喜欢观察昆虫的活动,蚂蚁、蜻蜓等都是他们喜爱的对象。告诉孩子,哪些是害虫,哪些是益虫;蚂蚁的力量有多大;蝴蝶是由青虫变来的;观察蜻蜓的体态结构,追逐蜻蜓时训练了孩子的视觉能力。孩子还喜欢喂养兔  相似文献   

12.
刘子和 《黄埔》2010,(1):58-59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面向大自然》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愿意给文明以新的定位,那么它已经靠向自然一边。人性,也已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以前的对手——自然。”回归大自然是人性所趋,老子和庄子似乎早就预见一切: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们只选自然。要讲文明之道,唯一的道就是自然。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神话一旦被创造加工出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就受到人类其它意识形态的影响、渗透。它里面有宗教的内容,有历史的影子,也有哲学的因素,甚至里面也包含着原始科学的萌芽等等。今天的神话学者们,宗教学者们,历史学者们,哲学家们,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需要去利用它们,去解释它们,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然而我们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神话首先是作为一种原始的文学艺术而存在。它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文学艺术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诗歌与自然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于坚是一位长期生活在云贵高原的诗人,云贵高原的高山河流、湖泊小溪在诗人笔端氤氲着神秘的氛围;大自然博大仁厚,宁静恣肆,柔软坚硬的气质,流淌在诗人温情的感动和激情的畅想中,弹奏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自然的沧桑、受难撩拨起诗人锥心的苦痛,也抒写着诗人被灼伤的目光。阅读于坚的诗,我们被诗人赞美自然的炽热情怀和保护自然的真切呼唤深深打动。一大自然神韵的诗意流动于坚对大自然满怀一腔深情,他对自然的吟咏,不仅仅是为了主体真切地再现自然,而是潜入到自然中去,让自然言说。这样,我们读到…  相似文献   

15.
一、老师勤沟通,家长善改变在幼儿出现各种问题时,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发现,大多在学校表现出自私、任性、霸道性格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在谈到家教经验时模棱两可,父母双方在家中的地位认识不清。有些权威型的家长牢牢把控孩子的每一件事情,而把幼儿园当成一个出钱临时看护的场所,往往独断专行,认为家园合作是没有必要的。尤其现在幼儿园的教学效果想要长久保持深远而稳定的影响,都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比如材料准备、活动延伸等。在家园工作中,教师应该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儿童好游戏乃是天然。"《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任何幼儿都离不开游戏,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它能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童心嬉戏的世界。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不同年龄幼儿的角色游戏有不同的特点和水  相似文献   

17.
线绳类游戏就是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将线绳变成千万种不同造型、不同玩法的游戏活动,在此过程中,孩子们对提供的学具进行想象创造、操作摆弄,这是一种思维的过程,也是由抽象感受到具体感知的过程,不仅促进了孩子左右脑的协调发展,而且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线绳类游戏的开展,探索一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帮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和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03,(1)
时光荏苒,从1993年1月在已故的前省委书记普朝柱同志关心下《创造》杂志正式出版,我们期刊和读者、作者一道在需要创造精神的路上前行,已经足足有10年了。10年,说长,但在我们编辑的感觉里,它却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飞梭般地过去,每一期都有新的任务在等待着我们的艰苦劳动,每一个选题都需要我们全身心投入地去构思、策划、实行;可说短,这又毕竟是整整10年光阴!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老一辈的编辑付出了他们的智慧与辛劳之后,把一种敬业、进取、创新、求索的传统留了下来,年轻一辈的编辑人又在孜孜不倦地工作——一种党的理论刊物编辑特有的理论责任感和关怀社会问题的人文精神,得到了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9.
朱汉民 《湖湘论坛》2001,14(6):58-60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都有一个终极的依托,它代表该民族对宇宙人生的最基本态度,它决定着该民族的精神现象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化精神的终极依托是道。道不仅表达出中华民族对宇宙人生的最基本态度,亦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特点,成为历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因此,关于道的学问向来是中国最高的学问,原道从来就是中国学人最高的精神追求。一、道的追寻人类能够从大自然中独立出来,是由于他们不是消极地以自己不断演化的生理状况去适应大自然,而是要按照自己的观念、意志并通过社会实践去改造大…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给孩子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能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能够学一点自己渴望学的学问。幼儿刚入园时的懵懂无知,到懂得向老师问好、学会唱儿歌等等。爸爸妈妈看到幼儿这么懂事了感到欣慰,认为在幼儿园中的学习使得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但是孩子真正得到了妥善照顾了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