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康维尔公司的B-58是美军装备的第一种实用超音速轰炸机,1960年3月进入美国空军服役,虽然在服役过程中未曾投掷过一枚炸弹,但该机确实成为美国空军战略司令部60年代最主要的空中打击力量,该机有着以前任何轰炸机不曾拥有的性能和复杂的航空电子设备,代表了当时航空工业的最高水准,但B-58的服役生涯却和其研制费用、性能不甚相符,战略空军司令部没能留住这种优秀的轰炸机,造成这种悲惨现象主要归结于该机追求超音速飞行而使用了许多不太成熟的新技术,由此造成该机故障率出奇的高,当然除了本身的技术员原因外,弹道导弹的服役也是该机的过早退役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2005年,美国开始调整其在西太平洋的基地群,攻击核潜艇、B-2隐形轰炸机、F/ A-22A隐形战斗机纷纷进驻关岛。美军的动向引起了亚太地区国家的密切关注。本文编译自美国海军作战学院纽波特报告第26 号《重新部署作战力量——21世纪的美军海外部署》。作者安德鲁·艾里克森,现任美国海军作战学院战略研究系研究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博士学位候选人。曾在莱勒·戈德斯坦主编的《中国核力量的现代化》报告中撰写了《中国反制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一文。贾斯汀·米科雷,美国海军上尉,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并在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目前服役于美国海军“圣胡安”号攻击核潜艇(SSN-751)。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该地区不稳定形势的潜在根源;解释了加强关岛港口设施建设,并将其转型为一个能全面支持美军在东亚地区实施作战行动的中心基地的原因。本文在编辑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3.
B-50是美国空军使用的最后一种全部采用活塞式发动机的重型轰炸机,绰号“超级空中堡垒”,该机是为了填补B-36以及B-47等新一代轰炸机服役前出现的轰炸机空缺而研制的一种过渡性飞机,堡垒家族的最后一员。不过,毕竟其设计原型是二战时期的B-29,B-50虽然有9吨的载弹量和超过8000公里的肮程,而且在美国战略空军司令部(SAC)初创时期为其撑起了门面,但在喷气式轰炸机即将服役的压力下,B-50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受到了冷落,没有能够像B-29以及B—17那样,驰骋沙场,只能为堡垒家族画上一个不太完美的句号。  相似文献   

4.
美军在打击阿富汗塔利班作战中,频频出动战略轰炸机,采取以B-52为主、B-2战略轰炸机为辅的空袭编队,以中、高空突防手段,摧毁了大量的塔利班军事设施,致使战略轰炸机在战争中的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除了F/A-22、B-2和F-35外,FB-22项目无疑将会给许多国家的防空力量带来新的压力,可以认为FB-22是“猛禽”家族的新成员,但它在美国未来全隐形空中力量中所扮演的角色却与F/A- 22完全不同,美国空军对其的定义是全新的——“区域轰炸机”。  相似文献   

6.
随着苏联的解体及俄罗斯大幅削减核武器,美国对核武器的数量进行了大幅削减。尽管如此,美国仍然维持着“三位一体”核战略。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战略轰炸机。目前,美国正在全球调整军事部署,探索军事转型,寻求合理化建设。在新的转型中战略轰炸机根据搭载武器的不同,可以有许多其它用途。战略轰炸及其平台早期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从1992年B-2隐身轰炸机停产以来,美国空军就将大量的经费投资到短程空中打击平台的发展上。但随着以参谋总长麦克尔·莫斯利将军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入主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有望东山再起。不出意外,在未来几年中,更远、滞空时间更长、飞行速度更快的美国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将进入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要问谁是世界轰炸机的老大?您一定会想到B-52。您的答案不全对。B-52的确是世界上最重的轰炸机,但在B-52之前有一位更魁梧的轰炸机老兄,那就是康维尔公司在40年代末研制的B-36和平缔造者巨型轰炸机。  相似文献   

9.
随着美国国内对美国的自由霸权战略的日益不满,一种名为"克制战略"的战略主张日益受到美国精英和社会的重视。"克制战略"的主张者将其历史渊源追溯至华盛顿及亚当斯,指出冷战后美国的国家战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诸多纰漏,并将减少美国的军事盟友与海外军事部署和削减军事预算作为其核心政策主张。虽然许多研究者将"克制战略"与"美国衰落论"联系,但克制战略的主张者更支持一种对美国国家力量的乐观主义,这也使得其对华政策主张更为平和和理性。"克制战略"在美国未来的大战略中的影响有其现实基础,它对于国家安全战略中军事手段的反思也值得中国在建立海外利益保护机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后,印度加紧自选研制大中型舰艇,从1997年开始,印度国产最大的水面战舰——德里级驱逐舰陆续服役,这是印度迄今为止自行建造的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水面舰艇,它将与印度海军的航空母舰一起构成水面舰艇编队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F-111战斗轰炸机的国家,在对这些战机进行改造后,它们将服役至2020年,到那时F-111将为澳大利亚皇家空军(RAAF)服务47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它的研制国家--美国则早在1996年7月就将服役仅22年的F-111轰炸型号退出了现役,1998年电子战型EF-111A也退出现役。F-111具有核攻击能力,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攻击性武器系统只有美国及其最为重要的盟国才能装备。但是在英国皇家空军取消订单之后,F-111被出口到了一个英联邦  相似文献   

12.
“秋水”(Shusui)是二战末期日本为应对美军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大规模轰炸而研制的一种火箭战斗机,该机以从德国获得的Me-163战斗机的技术资料为基础。日本曾对“秋水”寄予厚望,希望能用它来有效遏止美军的战略轰炸,但“秋水”仅在二战结束前夕进行了一次试飞,未能在战争中发挥任何作用。由于出现的时间过晚,且没有参加实战,这种飞机的存在鲜为人知。近些年来,日本陆续披露了大量“秋水”的资料,使我们能一窥二战日本末日战机的面貌。  相似文献   

13.
研制背景1947年,冷战爆发,美国叫嚣着用300 枚原子弹毁灭苏联,西方强有力的战略航空兵成为苏联领导人的心头之痛。当时苏联的核弹投送工具只有苏版“超级空中堡垒”图-4轰炸机(北约代号“公牛”,B- 29仿制品)一种,但喷气时代的来临使其还未来得及大规模列装就显得过时了。美国B-47、英国3V轰炸机等喷气式后掠翼轰炸机的研制成功,再加上喷气战斗机在朝鲜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无疑强烈刺激着苏联领导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14.
面对五角大楼2008年前将全部52架F-117战机退役的要求,美国空军内部发出了反对的声音。本文作者科林·艾尔顿少校认为由于F-22A的服役速度过于迟缓,其武器系统(亦由B-2“幽灵”隐身轰炸机采用)作战能力不足,至少未来十年,F-117无可取代。五角大楼高层着眼更多的是预算、经费以及军队结构和未来发展方向,而以艾尔顿少校为代表的美国空军中层指挥官则本着一切以实战为出发点的原则。两者之间出现矛盾分歧在所难免。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作者毕业于美国空军学院,先后驾驶过28种机型,累计飞行时间超过2500小时。作为曾经驾驶F-117参加海湾战争的美国空军一线部队指挥官,艾尔顿的意见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它代表着美国前沿存在战略的最新发展。它是美国全球海军伸向浅水的触角。它将揭开未来濒海水域战斗的序幕。2006年9月底,美国濒海战舰计划预生产型第一艘舰“自  相似文献   

16.
提到世界上最成功的轰炸机,很多人肯定会想到美国研制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在二战中,B-29取得了非凡的战绩,正是因为它,美军才能以较少的伤亡迫使日军无条件投降,提前结束了太平洋战争,B-29轰炸机先后对日本多个城市进行了轰炸,时间长达15个月之久,空袭次数达380次以上。另外该型机还向广岛、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彻底地摧毁了日本帝国的持久战梦想。而这些B-29正是隶属于美陆军航空队第20航空队,本文将把第20航空队的组建过程、指挥体制以及行动任务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托马斯·R·麦克卡比现为美国空军预备役中校,“9.11”事件后相继在军事基础设施办公室、情报分析指导委员会、国防情报署和位于华盛顿的鲍林空军基地工作。他曾因《纵深攻击的局限性》一文获得美国《空间和太空力量季刊》1993年度“艾拉·伊克奖”。本文原载于美国《空间和太空力量季刊》2003年秋季号,作者指出,预测中国将成为美国下一个强有力竞争者的分析家们通常将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工业化潜力作为其论点的例证,如果他们的观点正确,那么美中关系的关键点之一将涉及到从战略、组织结构和作战原则等角度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这一问题。这是因为,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些独特之处来看,它并不倾向于把传统作战方式作为其战略基础。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德国是最早在实战中使用战略轰炸战术的国家之一。在一战后期,德国曾多次使用“哥达”轰炸机对伦敦进行火规模轰炸,在英国民众中制造了极大的恐慌。但在战后重建空中力量过程中,德国对战略空军的建设上始终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从1935年德国空军正式成立到1945年德国战败这10年时间里,德国虽然曾提出过  相似文献   

19.
从1979年建交到2018年经贸摩擦升级为"贸易战",中美关系经历了40年变迁。自特朗普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对华认知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国内利益集团推波助澜,急于寻找竞争对手。特朗普本人及其执政团队的保守主义倾向加快了美对华示强的步伐,将中国定性为"修正主义者"和"战略竞争对手",美国要与中国进行"全政府""全社会"竞争。美国对华战略的重大调整导致中美关系遭遇建交以来的艰难时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已发生"质变"。从美国战略目标和实力匹配度、中美力量再平衡、两国相互依存度及大国关系等方面看,在构建新的力量平衡过程中,中美关系会有起伏和波动,但总体可控,两国关系发生"质变"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20.
B-50C是为了发挥出B-50最大的潜能而设计的,装4台新型的R-4360-43涡轮增压发动机.重新设计了机身结构,机翼面积增加并且机身加长,起飞重量也增加至97吨,比其他型号的B-50增加了22吨。 早期生产的一架B-50A被改装成B-50C的原型机YB-50C,生产型的B-50C于1948年定型。美军共订购了14架B-50C和29架RB-50C。美军认为该机的性能比A型和B型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是为此决定赋予该机一个新的编号-B-54。不过,正当美军雄心勃勃开始发展该机时,美国国防经费陷入了困境,1949年是美国国防经费最为困难的一年,大批的项目被迫取消.B-54受原型性能的限制,性能上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该机由于机翼加长,需要在机翼外端加装支撑轮,为此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