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年前,他退而不休,来到中国。 4年里,在异国他乡,他用拳拳爱心,为广西贫困山区的孩子撑起了另一片天空。 书店里,即使不会中文,他也要细心地为山区的孩子们挑选每一本书;商场里,从服装专柜到鞋子专柜,他亲自为贫困孩子们精心挑选衣服和鞋子;教室里,美妙的英文歌飘扬,他从英文歌曲入手,激发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操场上,他亲手把字典发给每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2.
章法 《民主与法制》2008,(12):60-61
当一个孩子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他(她)代表着喜悦、新生、幸福和希望。而有一个孩子却没这么幸运,他的出生有着另外的负载……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保姆     
小安的两次不同经历 心酸的眼泪:“农村来的孩子也有自尊!”小安第一次离家闯社会,经亲戚介绍,来到南平某学校一位教师家当保姆。对于老师,小安一直比较尊敬和崇拜,认为教师之家肯定知书达理,对人很好。没想到,事实和想象完全不一样,这位身为教师的主人,经常在他的小孩面前讽刺小安说:“农村来的人不讲卫生,学历又低,不懂礼节,还特别爱钱……”  相似文献   

4.
冬至这一天,陈美丽冒雨来到丈夫的坟头:“云林,这下你可以安心去了,欠乡亲们的钱我已经还上了,妈妈我也会养老善终,两个孩子我一定把他们拉扯大……”  相似文献   

5.
易靖茗  孙学宇 《台声》2013,(11):92-95
“如果我不从奥克兰去看他,他就不会帮我转学:如果他去澳大利亚我没有跟着去,我们也不会有后来的事;如果我回北京他回台湾了,我们也不会在一起……”原乃彭一直说,如果当初两个人对感情的意志薄弱一点,或许就不会有现在的结果—— 与原乃彭聊天,总有一种错觉和穿越感。她看起来太年轻了,她是大陆新娘,也是一个性格爽朗的东北女孩。在她身上,找不到岁月的痕迹,交谈中,她扑闪着的大眼睛仿佛也在跟你说着话。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已经结婚12年,有了两个孩子的妈妈。  相似文献   

6.
有人曾经讲述过这么一段经历──“这是几年前的事了。一个星期天,我带着我的小孩到教堂旁边的一个饭店就餐。不一会儿教堂礼拜结束,大批信徒蜂拥而出,其中有一位衣衫褴褛、干瘦矮小的老人来到饭店,在我的桌旁就餐。我的小孩吃饭时爬到桌上拿筷筒玩。我很生气,骂了他几句,还顺手打了一巴掌。这时那位老人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呢﹖这是亵渎神明的。孩子还小,应该爱护和劝导他。在上帝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尽管他是孩子。“我很惊讶,这个穿着破衣烂衫的老人,竟会对我提出这样的批评。我想,这或许就是宗教的力量……”宗教的力量──这…  相似文献   

7.
高亮亮 《今日上海》2014,(11):32-37
这一年多来,王玉珂的大儿子肯定觉察到妈妈有点不一样。王玉珂常常有意识地来到孩子跟前,蹲下身,拥抱他,这种亲密的接触让读幼儿园的大儿子很开心。过去那个事事强势的妈妈,渐渐被这个更懂他、更爱他、更好的妈妈所替代。  相似文献   

8.
1980年10月,庄则栋结束了被监护审查的岁月,来到山西出任教练工作。然而,从1962年到1985年,庄则栋的工资收入始边是对)元人民币,这其中30元给夫人和孩子,20元名老母亲,剩下的就只有20元。而庄则栋初到山西体委,不算正式教练,没有伙食补贴,全靠自己掏钱买&。一天,庄则栋在食堂买饭,头发花白、胖胖的郭师傅突然叫住了他:“任教练,吃完饭不准带走饭盒,知道冯/第二天午饭的时候,庄则栋去拿饭盒,他觉得盒子用外沉,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牛肉和鸡蛋。而郭师傅只收他一角钱,“郭大爷,我,这……”庄则栋双手捧着那饭,就像一…  相似文献   

9.
杨金平 《思想工作》2009,(10):25-25
在大石寨镇永和村有一个特殊的家庭,男主人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镇级人大代表,妻子是老实纯朴的农民,两个孩子都身有严重残疾。可两个孩子却跟这个家庭没有一点血缘关系。这位男主人就是大石寨镇中心校教师赫崇利老师,年近六十,25年来一心扑在对这两个孩子的养护上,为了这两个孩子,赫老师一直也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历尽了苦难,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养大,被众乡亲传为佳话,区盟电视台也多次对他的事迹进行采访报道。鉴于赫老师的感动事迹,盟委、盟行署2000年授予他盟级助残先进个人称号。  相似文献   

10.
故事的线索来自于一条已经不太新的新闻──五年前,一个12岁的陕西少年大义灭亲举报了自己父亲的犯罪行为,于是父亲进了监狱,少年成了全国闻名的“中华好少年”。五年过去了,人们已经渐渐淡忘了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和他所做的惊世骇俗的事情,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有那么多的情感故事需要我们自己来塑造来演绎,别人的离奇经历已经很难再引起我们的关注。然而今天再见到那个“好少年”,深入了解了他这几年的经历之后,我们确实有一种比同情或欣赏更深也更远的思索……那孩子有个吉祥的名字,叫做净瑞。他一懂事就知道这名字里面蕴含着长…  相似文献   

11.
老午 《民主与法制》2010,(16):58-60
12年前,他在煤矿打工时,一岁多的儿子被抢走。为了找到孩子。他寻遍大半个中国。花光了40多万钱财,即便骨折了也要拄着双拐前行,为此他一贫如洗,靠救济生存……  相似文献   

12.
8年前,杨金花攥着借来的3万元钱.走进了福利院……如今,湖北省黄冈市社会福利院旧貌换新颜,不仅彻底解决了200多院民的生活问题,而且还创造出了600多万元的资产……1992年,一纸调令将杨金花从黄海古塔精神病院调到黄冈市社会福利院,一副千斤重担压在了她的肩上,她掂了掂轻重,卷起铺盖来到了黄州。当地踏进社会把利院时,迎接她的是严峻考验当时,福利院有干部职工36人,孤寡老人、残疾儿童44人,每月财政拨款才5500元,且不说孩子上学、老人就医,就连吃饭也不够。更有甚之,时值修建中的团黄公路从福利院穿庭而过,几间赖以栖身的…  相似文献   

13.
新婚妻子对他说:“我结过两次婚,还有一个10岁的女儿……”他听后沉默无语。妻子生下了他的孩子,又说:“儿子死了……”他不禁顿生疑窦。历经许多波折,他得到了一个骨瘦如柴的孩子,然而,这是自己的儿子吗?  相似文献   

14.
于培建原在山东烟台港务局工作,并已结婚,有了可爱的孩子。1991年10月25日,他不慎从自家平台上摔下来,脊柱神经严重摔伤,留下了左腿拐瘸的终生残疾。船漏又遇顶头风,妻子不愿和一个穷苦的残疾人一块生活,带着孩子离地而去……于培建的命是够苦的,但他不向命运低头。他不能干体力活,就尽其所能为社会服务。本村原有一座幼儿园,可由于幼儿教师因为工资太低,就隔三差五放假,特别是每到农忙季节,就干脆不上课,渐渐地幼儿园便停学了,村里的孩子成了满街跑的“野孩子”。赋闲在家的于培建,主动把几个邻居的孩子照顾起来,教孩子识…  相似文献   

15.
布莱叶是当今世界盲人都在使用的盲文点字符号的发明人。他的发明对盲人贡献巨大,他的奋斗经历也感人至深。 布莱叶生于1809年1月4日,是一个农民家的孩子,他住在离巴黎大约五六十公里的名叫ESBLY小镇上。由于他的贡献巨大,政府把他的故居改造成了博物馆。我早有意愿,想对他的事迹作多一些的了解,这次难得有机会来到巴黎,时间也充裕,就安排一个上午去他的故居参观。  相似文献   

16.
王坚 《中国残疾人》2010,(10):66-67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陷入黑暗的深渊。为了能活下去,他来到盲哑学校,躲开了键全人;十年之后,他带着相同命运的妻子.回到绵阳,开始了难以想象的创业。如今,他的盲人按摩店,已成为许多健全人身体和心灵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7.
正蔡国雄简介蔡国雄,1951年出生,台湾台中人。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常委,台盟北京市主委。1969年1月参加工作。工学博士,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时光回溯到1959年,一对台胞夫妇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从日本乘船漂洋过海,毅然回到祖国大陆,来到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其中的小男孩,正是当年7岁的蔡国雄。北京城庄严古朴,这里的人们热情和善,说着他听不懂的普通话。父亲是研究高压电的专家,工作总是忙忙碌碌。中国花茶和榨菜浓郁的味道,他也是第一次闻到……当年的情景蔡国雄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19日上午,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莱山分局滨海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给我,说他们遇到了一起特殊的案件,一个正在居民家中盗窃的少年被抓获后,哭着对民警说:“叔叔,你们就别让我出去了,我在看守所比在外面好,这里有活干,有饭吃,民警待我也挺好……”民警听了他的经历,一阵阵心酸,希望我能前去采访一下这个少年。下午,我冒着淅沥的春雨,来到了烟台看守所。面对“光头少年”那忧伤的面孔,我的心受到强烈震撼,反复在想,如此稚嫩的孩子,怎么就成了惯偷呢?他叫小明(化名),男,1984年6月23日出生在烟台市牟平区长…  相似文献   

19.
在山东临沂的大街小巷,人们时常见到推车叫卖年糕的王广明夫妇。他们辛勤劳作,节衣缩食。2004年5月,王广明来到蒙山深处,见到孤儿王浩和他80岁奶奶住的家:一间低矮草房内,居然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佝偻身躯的奶奶一说起可怜的孙子,就吧嗒吧嗒地掉眼泪:“从懂事起,这孩子就没有要过零食吃,穿的也是好心邻居换下来的旧衣服。”  相似文献   

20.
蝶影飞舞蝉声噪,考试结束暑期到。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年里最开心的日子来到了,一长段玩耍、休憩的大幕要拉开了。你我他,作为一群“老学生”、过来人,完全能够理解孩子们的期盼吧。 不过,且慢高兴。家长们的认识不尽相同哩。有的朋友说:“暑假一放几十天,孩子在家太无聊。还是利用时间,给他补补课吧。”于是乎,语数外理化生,课程表一张张排列起来,一个个“家教”来跟孩子会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