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日浙江》2014,(20):68-68
正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13年2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2013年7月,省政府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要求各市、县(市、区),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  相似文献   

2.
正桂政发[2013]60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通知》(国发[2013]9号)精神,做好我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我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大意义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我区第一次全国地理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强对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领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国务院决定成立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4.
《江西政报》2013,(14):9-10
赣府发[2013]22号2013年8月15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我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山西政报》2013,(9):3-4
晋政发[2013]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为了贯彻落实《通知》精神,做好我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渝府办发[2013]195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加强对我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组织领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精神,市政府决定成立重庆市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职责负责全市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审定普查工作计划,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二、组成人员  相似文献   

8.
桂政办发[201 3]7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切实加强对第一次全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领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国发[2013]9号),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第一次全区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辽政发[2014]26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14]3号)精神,全面完成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任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地名普查的重大意义地名是重要的国家地理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国情调查,是加强和改善地名管理服务的重要基础,是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举措,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迫切要求,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客观需要。第一次全国  相似文献   

10.
《湖北政报》2010,(13):21-23
<正>鄂政发[2010]3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人民政府决定于2010年至2012年开展第一次全省水利普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普查的目的和意义水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资源环境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全省水利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的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通知的要求,生态环境部牵头联合15个单位和部门于2017年-2019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这次污染源普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背景下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对全面摸清建设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家底和生态环境安全“敌情”的一次重大国情调查,摸清了全国各类污染源的基本情况,取得海量数据和资料,科技含金量极高。  相似文献   

12.
【正】京政发[2013]4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要求,为做好全市范围内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5年一次的全国经济普查,是国家为全面详细了解我国二、三产业发展状况而统一组织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国家为摸清"家底"、掌握国情国力而采取的有效方法。开展经济普查是《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刚性规定,是国务院作出的重要部署。做好经济普查有以下重要作用:服务于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普查得到的客观、真实反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全貌的信息,能够为国家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服务于宏观决策。面对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国情国力,各级政府需要通过普查取得在常规统计调查中难以取得  相似文献   

14.
《河南政报》2013,(10):5-7
豫政[2013]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部分)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健全文物保护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可移动文物普查是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由专业部门采用现代信息手段集中调查统计的方式,对可移动文物进行调查、认定和登记,掌握可移动文物现状等基本信息,为科学制定保护政  相似文献   

15.
《贵州政报》2013,(8):4-5
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3]13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2]54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结合实际,现就我省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意义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健全国家和我省文物保护体  相似文献   

16.
经济普查是和平时期的重大社会动员,涉及数十个行业、数亿从业人员。切实摸清经济家底,对于科学决策及政策更加精益华意义深远根据国务院的通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即将于明年启动,这是我国在新时期开展的又一次国情国力调查。随着经济发展及所有制的日益多元,摸清经济家底变得殊为不易。2004年启动的我国第一次经济普查,便将我国2004年的 GDP 总量从13.58万亿元一次性提升为16万亿元,这一重大数据修正,以及有关二、三产业结构及规模的数据变动,引发了一系列政策调整;这次普查还成为十一五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并为此后的宏观调控、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藏政办发[2008]5号(二○○八年一月九日)各行署、拉萨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开展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全面掌握我国环境状况的重要手段。为做好我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增补自治区经委等八部门负责同志为西藏自治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成员,现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10年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开展了工业、第三产业、农业、人口和基本单位等项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并且都取得了成功。这些普查,摸清了“家底”,深化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国力的认识;掌握了丰富的基础资料,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进行科学决策特别是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大量基础数据,为提高核算质量和推进统计调查体系改革奠定了基础,使我国统计工作在与国际一般规则接轨方面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广西如何做好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自治区政府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自治区统计局局长廖新华。  相似文献   

19.
正黔府办函[2014]109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直各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14]3号)精神,切实做好我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经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的和意义地名普查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的国情调查。开展地名普查,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国防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社会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提高政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用好普查成果,对于北京以及各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议从决策层面、执行层面、社会层面三方面加强风险普查成果应用,辅助政府智慧应急下的自然灾害综合应急决策能力建设、实现主动应急下的多灾种风险综合协同治理,构建全民应急下的政府-社会-公众一体化减灾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