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郁  杨培林 《西部社会》2002,(12):19-20
我国回族人口的地区分布,一直是西部多,东部次之,中部最少。1953年的“一普”,西部10省区回族人口184万多,比东中部之和还多,占到全国回族人口总数的52.12%;东部12个省、市、自治区比西部少了近一半,为93.82万人,但比中部要多近20万人,占全国回族人口的比重也比中部高5.32个百分点。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西部回族人口已达572万多,占全国回族人口比重高达58.28%;东部回族人口突破200万,达到209.86万人,分布比重虽比“一普”少了5.19个百分点,但比中部要高1.03个百分点。诚然,中部只有9个省区,回族人口在“五普”已接近200万,应该说,总量可谓不少,只不过相对于西部和东部而言,从占全国回族人口比重看,称其“少而小”。  相似文献   

2.
丰厚的研究土壤云南回族研究,在当前我国地区回族研究中,是势头旺、成果多的。这除了老中青研究人员齐备,领导得力、得法外,还由于这里研究土壤丰厚,从昆明到大理,从滇东北的昭通到滇西南的保山到滇东南的建水、沙甸,都有回族历史文化的宝藏。元代的赛典赤肇基了云南回族历史,明代的郑和弘扬了云南回族历史,清代的杜文秀树立了云南回族革命斗争传统,他们是历史上云南回族三杰,是云南回族、也是中国回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人物的杰出,说明了历史的杰出;人物的众多,反映了历史的丰富。元代赛典赤长子纳速刺了先于赛典赤到达云南…  相似文献   

3.
第九次全国回族史研讨会在郑州召开11月5日至7日,第九次全国回族史讨论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内蒙古、河南。河北、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院校、科研单...  相似文献   

4.
林辉奉 《新东方》2001,10(4):68-71
如何实现海南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我们的思路应该是结合海南实际,认真探索 振兴海南经济的模式;整饬史治,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发展高 新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加速海南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海南金融业要有力地促进海南经济发展战略和本行业发展战略的双重实现,就必须明确以下基本问题:海南金融业发展与海南经济发展之间联系的内在规律性;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的确立、实施和海南金融业发展战略的相应确立;在大发展的格局中海南金融业的发展对海南经济发展战略的主动配合;在大发展的格局中海南金融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认为海南金融业要推进双重发展战略的实现,应遵从“一个规律”,实践“两个战略”,创造“三种比较优势”。一、遵从“一个规律”:全融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青云 《新东方》2008,(3):18-21
近几年来,海南省对农村小额信贷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007年主题为“小额信贷、服务三农”的中国(海南)农村小额信贷国际论坛的举行也是海南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契机。海南作为中国唯一以农业、农民为主体的经济特区,60%是农民,80%的土地在农村,约33%全省生产总值来源于农业,农业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具有基础地位和支柱地位,海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急需小额贷款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包亚宁 《新东方》2012,(1):22-25
不同区域在中央指导下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式构成了国家总体发展模式,也是党的事业发展交相呼应的构成要件。本文以海南发展历史过程为线索从海南建省办特区,拓展新的区域发展方式;提出建设海南生态省,探索包含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三个方面解析海南改革探索,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海南生态省建设认识的深化轨迹,加深对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海南民俗文化是中原文化的一个细胞,其成份多为平和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性的,如汉、黎、苗、回族民俗文化的积淀,既有封建文化的溯源,又有西方近现代文化的影响,其多种成份的相互渗透,又使海南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兼容性。汉唐以来,先进的中原文化随汉族移民逐渐传入海南岛,并同黎族文化交融汇合。由于族群的来源比较复杂,人口的迁移期较长呈陆续状态,海南除了苗族和回族之外,黎族和汉族在本民族之间的行为文化、生活习惯、风土习俗、方言等均存在着较大的地域性差异,仅黎族的、杞、润、美孚、赛五大方言族群之间,既有共同的民俗文化特质,也存…  相似文献   

9.
省情月报     
《今日海南》2008,(1):4-4
像抓大项目那样抓干部培训——首批23名海南干部,赴美攻EMPA;2008年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2008年海南经济工作要认真解决四个突出问题;推动小额信贷 切实服务“三农”——中国(海南)农村小额信贷国际论坛在海口召开;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区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庆典活动徽标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0.
他们意气风发,热情饱满,悉数五年团结奋斗丰硕收成;他们全神贯注,同心同德,共商海南未来发展大计;他们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选出新一届省委和省纪委;唇边的微笑流露出他们内心的激动,阵阵的掌声饱含着对海南发展前景的无限希冀和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11.
“国际旅游岛”猜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治平 《新东方》2009,(12):1-1
打造国际旅游岛,是海南近两年讲得最火,全省上下用力最多的一件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的新思路终于打动中央,有可能由地方性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海南又将迎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时间,股市上的海南板块全线窜红;一时间,房地产价格见天刷新;一时间,国内外商家成来问讯。而更多人开始对国际旅游岛的未来作着种种猜想。  相似文献   

12.
走出贫困     
走出贫困海南省妇联蔡黎明摄海南省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份,也是除台湾外中国唯一的岛屿省份。全省有汉族、黎族、苗族、回族等37个民族、701万人口。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海南1988年建省时,全省19个市县中就有12个贫困市县、120万贫困人口,其中妇女占到7...  相似文献   

13.
国家文化复兴战略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毋庸置疑,旅游产业是海南未来的希望所在,因为海南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气候条件在国内首屈一指;而我国稳定的政治局势、快速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是海南成为世界首选文化旅游休闲圣地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读者表达     
海南改革开放的灵魂 作为一位关心海南的读者,读第3期封面故事《海南:20年求“特”之路》,感慨良多。文章从实际出发将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20年,准确地概括为“求特”之路。一个“特”字,是海南改革开放的灵魂。魂在,海南就士气昂扬,发展迅捷;魂失,就落魄,陷入滞缓低迷。  相似文献   

15.
人人担当起责任,生活会更加美好;争做文明海南人,争创文明大环境。承载着这样的价值取向的海南文明大行动,席卷琼州城乡大地,洗礼人的精神面貌,在向不文明行为宣战中挽回海南的面子,树立海南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海南》2007,(12):20-25
2007,海南使人心动,海南更加精彩!这一年,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为全省各族人民构绘了一幅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美好蓝图;昌江霸王岭上省委理论研讨会激荡的“头脑风暴”,让我们对发展的差距和不足有更清醒的认识,并对加快发展确立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海南各项改革发展喜讯频传;洋浦保税港区获准设立、国家新航天发射场获准在海南文昌建设、农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东环铁路开工、“新海大”成立……回望即将落幕的2007年,我们希望能用一组镜像回放海南发展进程中的部分精彩场景,重温这一年的那些人那些事。  相似文献   

17.
2009,海南很努力,既定目标实现,我们送走了一个剧变的年份;2010,海南更气壮,愿景曙光初现,我们迎来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年份。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今日海南》2010,(4):17-17
首先,海南不但要树立一个环保、绿色的形象,同时也要将环保、绿色的理念注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当中;其次,海南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游客进出的方式,对于一个发展旅游业的小岛而言,航线资源非常重要;第三,海南发展旅游业虽然已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但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还不够,还需不断大力推广。——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相似文献   

19.
刘新宜 《新东方》2001,10(1):65-67
中部地区应重点发展养牛制奶业。其理由是: 1、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适应当前海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畜牧业是农业步入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想选择,且中部地区宜牧土地多; 3、养牛制奶见效快,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就业门路广,适合各阶层,特别是农民经营; 4、海南养牛制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5、市场扩容快,潜力大。  相似文献   

20.
张浩文 《新东方》2008,(5):55-60
海南文学的新时期是指从1988年建省至今的时间段,这与通行的中国当代文学的新时期有别。新时期以来海南的小说创作成绩骄人,就纵的方面来说,它创造了近代以来海南小说创作的最好记录;就横的方面而论,在同一时期的所有文体写作中,小说的成就最高,它提升了海南文学在全国文坛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