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中国与越南界河——北仑河奔流入海的地方,有一片广阔的滩涂,滩涂上生长着成片的红树林。这些红树林用遒劲有力的根,死死地抓住海滩的淤泥,任海风侵袭、海浪起伏,屹立不倒,筑起一道坚固的"绿色长城"。红树林默默守卫着这片海湾,而一群人默默守望着红树林。他们每天在1300多公顷的红树林里巡查、采样、监测、修复,常年的头顶烈日,风吹雨淋,海水侵蚀,没有动摇他们的初衷。守望,是为了让那里的生态环境一天天变好,让那里的生  相似文献   

2.
红树林长于滩涂淤泥,支撑起物种多样的沿海生态系统。但近年来受海岸过度开发等影响,红树林屡遭生存危机,面积持续减少。浙江是中国红树林分布的最北界,海上造林难度更大。浙江沿海滩涂养殖密布,新栽红树林还需要海上“退养还林”腾出空间,牺牲部分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种树木,其小苗掉在海水中,即使被海浪千番冲刷,也能随波逐流,数月不死,一遇泥沙,数小时后即可生根成长。它们抗风力强,被称为海岸卫士,名曰红树林。在海口市美兰区东北部的东寨港,演州河、三江河、演丰东河和西河四河交汇,流入大海。暴雨季节,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港内沉积,形成广阔的滩涂沼泽,筑就红树林的梦想家园。绵延50公里的红树林将东寨港整个海岸浅滩点缀为"海上森林公园",造就"一港四河、四河满绿"奇观。乘小舟深  相似文献   

4.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滩涂和河口浅滩特有的常绿乔木群落,是一种远古久有的稀有木本胎生植物,因树皮一经划破便呈现红褐色故称之为"红树林"。全球约有55个红树林品种,中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浙江沿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6)
正张宝全创造了"红树林","红树林"也成就了张宝全。在某种程度上,张宝全和红树林有着不谋而合的特性,都有着一种坚韧、不服输的精神,一样有适应环境甚至改造环境的能力,顺逆均有备,咸淡总相宜。在三亚市的亚龙湾有一大片保护性植物,名叫红树林,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盐水中,被视作三亚的"海岸卫士",具有极其强大发达的根系,  相似文献   

6.
胡妍 《小康》2023,(17):22-23
<正>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木本植物群落;不仅有着“海洋绿肺”的美名,还有着“海岸卫士、鸟类天堂、鱼虾粮仓”的美誉。红树林在净化海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红树林湿地系统处于淡水河海水的交互地带,具有净化水体的功能。随着大量污水、废物源源不断地排放入海,红树林湿地的水体净化功能正日益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表明,  相似文献   

7.
如今的红树林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被人们誉为"城市绿肺"和"国际候鸟驿站",并以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吸引了大批游客。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与香港隔海相望,占地面积300多公顷,是全国惟一的处于市区也是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黑嘴鸥、白琴鹭、  相似文献   

8.
王际娣 《小康》2023,(17):26-27
<正>红树林是处于海陆交界处的独特湿地生态系统,其具有较高的食物供应量,为各种海洋和陆地生物创造了独特而复杂的栖息地。迄今为止,在我国红树林湿地记录到的生物物种数超过3000种,红树林也因此被称为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巡护的时候经常能见到蛇咬着青蛙准备进食,鸟儿在林中筑巢孵蛋,每当退潮,鸟儿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捕到滩涂上的小鱼、虾、蟹……这种肉眼可见的生态链条每天巡护都能看见。”  相似文献   

9.
走近委员     
<正>周春霖,省政协委员,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省盐土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盐土农业研究,先后筛选出适合沿海滩涂种植、具有开发前景的耐盐经济植物30多种并在沿海滩涂试验推广,研究运用了新围滩涂水稻直播栽培技术和滩涂四季供草养殖配套技术,探索建立了盐土快速利用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利用海水浇灌植物海蓬子的引种和栽培研究及在蔬菜上的应用取得了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0.
越泽 《当代广西》2010,(17):24-25
上海世博会广西馆围绕"绿色家园,蓝色梦想"的主题,集中展示广西"铜鼓绣球、漓江风景、龙脊梯田、红树林、北部湾"的风情和魅力,给众多海内外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和丰富联想。  相似文献   

11.
湿地之“失”福建省沿海滩涂广阔,是我国沿海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现有天然湿地面积约80万公顷,主要包括浅海水域、潮间沙石海滩、潮间淤泥海滩、红树林沼泽和河口  相似文献   

12.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08,(12):56-57
到过越南的人,不会忘记那片海边的红树林。 他们坚守在海岸线上,默默与大海相对,时刻保护着海岸不受海水侵蚀.防御着狂风暴雨的侵袭。与其说那是一片树林,不如说它们更像钢铁战士.忠诚无畏,  相似文献   

13.
宸晶 《当代广西》2008,(11):56-56
[画面一]白浪逐银沙,海豚跃水面,鸥鹭邀蓝天,红树映碧海,南珠临清风……广西北部湾被誉为“中国大陆近岸最后一片洁海”,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红树林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海水淡化器”等美誉,能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调节气候、再造陆地…… 北部湾能长久保持洁净,红树林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12,(16):34-36
这是一座"城在海中,海在城中"的美丽港城。这里,日有所新,月有所异,曾经的小渔村,如今新楼群、新景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鳞次栉比。这里,有"海洋卫士"之称的红树林与正在发展的城市睦邻而居、繁荣生长;世界唯一的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茶族皇后"金花茶灿然绽放;每年数十万只白鹭翩跹而至,与这里的人们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5.
《政协天地》2014,(7):10-11
我省是湿地资源较丰富的省份,由滩涂、红树林、河口及浅海组成的滨海湿地面积占天然湿地总面积85%以上。近年来,由于开发的不合理、资源利用过度、环境污染等原因,福建省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功能下降,加强福建省湿地的研究与保护刻不容缓。6月20日,省政协副主席郑兰荪约见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听取他们对加强福建湿地保护的意见建议,收集社情民意。  相似文献   

16.
正国发[2018]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滨海湿地(含沿海滩涂、河口、浅海、红树林、珊瑚礁等)是近海生物重要栖息繁殖地和鸟类迁徙中转站,是珍贵的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我国滨海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大规模围填海活动,滨海湿地大面积减少,自然岸线锐减,对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造成损害。为切实提高滨海湿  相似文献   

17.
保护这片海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3,(20):M0001-M0001
遥望北部湾,尽露浓郁的亚热带滨海风情,湛蓝的海水、纯净的蓝天、洁白的银滩、茂盛的红树林和独特的火山岛……这就是我们美丽的生态家园。能够在生态保护中开发好海天一色蓝、山水一片清的这一片海,我们何其有幸。保护好北部湾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相似文献   

18.
方怡晖 《小康》2023,(17):30-33
<正>广东现有红树林面积达1.06万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9.3%,是全国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多年来,广东一直走在全国红树林保护、营造修复的前沿,广东各地都依靠自身的优势进行保护红树林的探索。近日,广东印发《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对高质量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妍 《小康》2023,(17):18-21
<正>红树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也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强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保护与修复意义。随着红树林“国宝”的地位愈发凸显,红树林也成为我国保护力度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工作,曾于2017年4月19日实地考察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在详细了解红树林作为“海洋卫士”和“海上森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后指示“一定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保护好”。  相似文献   

20.
漫步在防城港市区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鸟儿清脆而愉悦的歌声,一阵微风吹过,海岸边的红树林绿浪翻滚,远远望去,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缠绕海岸,为防城港的海岸构筑了一道安全的"海上屏障"。目前防城港的红树林面积有2390公顷,占广西红树林面积的30%左右。因为有防风防浪、护岸护堤、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红树林素有"海岸卫士"的美称。而在这些"海岸卫士"背后,也守候着一群热心保护红树林的志愿卫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