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行动单位可以是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户族和小亲族,也可以是国家在农村建立的行政村和村民组,行动单位的有效性在于其首先是一个认同单位。在江西省丰城市梅林村,其在10个家族村落基础上划分村民组,小组自我管理并部分延续着生产队治理模式,小组有完整的组织架构。村民组建立在以单一姓氏的家族共同体为基础时,实现了农民认同单位和行动单位的统一。行政村作为集体治理单位,村民组作为共同体治理单位,村民自治呈现出集体自治而非共同体自治,集体自治之下继续着共同体自治,两者遵循不同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2.
《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3):F0003-F0003
徐行村位于嘉定区东北榇行镇集贸中心区域,全村总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0亩,有21个村民组,村民户1193户,村民3687人。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77名,其中:在职党员60名,离退休人员中党员117名,党支部划分13个党小组,其中以单个村民组建立党小组的6个,以二个村民组建立党小组  相似文献   

3.
《求实》2021,(2)
学界关注到产权对农村治理的影响,但对于村组间纵向产权结构下的农村治理有待探讨。集体产权归村民小组所有是华南农村的普遍情况,调查发现这种“组有产权”村庄存在“软弱涣散”的治理难题。综合既有研究,提出“塑造—对称”理论,即在农村治理场域中,以责任为中介维续产权要素与治理要素的对称性。以“塑造—对称”理论为解释框架,将“组有产权”村庄的治理难题归因为:村组间产权单位与治理单位错位、行政村层面的“权责”不对称以及村民小组层面的“权责”不对称。对此,要以责任为抓手,强化“产权—责任—治理”间的勾连,通过深化党组织建设、设立责任机制、下移治理单位和健全监督体系等措施来解决难题。  相似文献   

4.
凤冈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总面积1883平方公里,人口40万人。全县辖14个乡(镇)、45个管理区(办事处)、348个行政村(居)、2446个村民组。从2002年4月起开始调整农村行政区划,撤销45个管理区(办事处),将348个行政村(居)合并为81个行政村(居),今年初,又开始对村民小组进行合并。目前,已有进化镇、何坝乡、绥阳镇、花坪镇、新建乡、琊川镇陆续合并了村民组,村民小组比原来减少三分之二。调整村组区划并组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各项制度逐步完善,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工作运转正常,工作效率提高,调动了村、组干部的积极性,推动了村级各项…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5,(1):23-24
余庆县小腮镇顺应村民意愿,创造性地在桥底村民组成立了村民自治管理委员会——组管会,探—索了适合贵州山区农民居住较分散的农村村民自治的有效模式,加快了农村村民自治进程,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成功解决了村民想办而无法办的难题。目前已在该镇佑水塘、青菜沟、大屯、格懂、断头等6个村民组成立了组管会。一、背景1、村民组长唱独角戏,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土地承包到户前,生产小队设有队委会,由生产小队长、副队长、会计、出纳、妇女队长、保管员等组成,凡本生产小队的大小事务均由其负责研究和实施。土地承包到户后,每个村民组只有一…  相似文献   

6.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组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实践十年的基础上产生的。从《村组法(试行)》到《村组法》,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十年的艰难探索,中国农村基层的民主政治已经大大地向前推进了。  相似文献   

7.
正赤水市两河口镇黎明村曾是赤水最贫穷的村组之一,失学儿童多、贫困光棍多、无业游民多的"穷三多"现象是压在村民头顶的"乌云"。而今,通过发展旅游、竹林产业,黎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穷三多"变成了"富三多",即产业多、老板多、收入多。据两河口镇镇长张新勇介绍,全镇辖六村一社区33个村民组,黎明村是全镇3个贫困村之一。一度,黎明村  相似文献   

8.
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农村的社会矛盾,对于做好党的农村工作,促进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新时期农村社会矛盾的特点:1.主体多样,内容复杂。从矛盾的主体看,村民、农户、家庭、村组干部及至乡镇人民政府,都可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当事人;从矛盾的内容看,既有诸如村、组行政职位、家族地位等农村社会公共权利的纷争,也有基于山林、宅基地、田土、农业水利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我被组织安排到散水村任支书。散水村辖9个村民组124户1307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小山村。刚来村里,无水、无路、无产业,国家的优惠政策得不到落实,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经济十分落后。上任后,我先要求所有村组干部自己干、带头干。由于我是“外来”支书,村民们对我的工作很不支持,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村里的工作做好,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需求的发展.这一思想和原则逐渐为世界各国基本认同,并融入到发展的行动之中,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指导方针和基本战略.在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进程中,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同时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对法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也必须依靠法治来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