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华圣 《世纪行》2014,(12):25-25
本刊讯 12月18日,省政协副主席张柏青带队前往黄石市,专题调研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工作相关情况。 黄石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及所属县市区政协负责同志立足工作实际,汇报了黄石市协商民主建设情况,探讨了地方协商民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围绕规范政协协商民主的内容、形式、程序,健全协商民主的保障机制,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和党委对协商民主建设的领导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着眼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进行了全面规范,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协商民主、为什么要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怎样加强协商民主建设等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和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如何在协商民主建设中发挥重要渠道作用?在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上海市政协积极探索,提出制度性安排意见。最近,上海市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转发上海市政协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正>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必将进一步发展、充实、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为社会主义法治奠定坚实民主基础。中央3号文件《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推进和丰富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加强协商民主建设,进一步坚实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民主基础协商民主作为我国一种重要民主形式,与其他民主形式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意见》与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两种民主形式”重要论断,深刻总结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协商民主体现在很多方面,如政治协商会、听证会、民主恳谈会、社区议事会等。其中人民政协是中国协商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作为我国实行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人民政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仍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协商民主以其独有的丰富内涵和形式凸显出在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两个重大课题中的内在逻辑联系。新的时代赋予了协商民主在广度与深度上的创新和拓展。以新的视角全面准确地把握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要求和趋势,是有效推进协商民主具体化、现实化,实实在在"真协商"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人民政协是我国协商民主建设的核心平台,其协商民主实践有力推动了当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当前,我国人民政协自身管理与整体协商制度仍不完善,是出现政协协商监督弱,协商成果难以被采用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通过创新协商民主理念,提高人民政协地位,改进政协管理制度,规范政协协商操作程序等,打造新型政协协商平台,充分发挥政协协商民主实践的效能,促进民主政治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兴起了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热潮,国内的学者及时地将译著介绍到中国,一方面梳理、分析和探讨其基本的理论架构和内涵,另一方面关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状况,从现实的政治实践中发掘理论资源,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提供实践支撑。准确把握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探讨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现实路径,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建明 《理论月刊》2007,2(6):79-81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创造和特色。坚持协商民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本文从协商民主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协商民主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求,坚持和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这一民主形式等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八大报告第五部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总共294个字8句话,从国家政治体制的角度明确了人民政协在我围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重大理论创新,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协商民主指明了方向。多年来,尤溪县在基层民主的实践中,通过大力发展协商民主,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践及其制度建构的价值诉求看,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已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生活的基本形态之一、政府决策过程的必经程序、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健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和机制,亦应该从这三个维度上把握。如此,可使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获得程序化制度化理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泉市政协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作出重要部署,扎实开展协商民主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形成了全体会议集中协商、常委会和主席会议专题协商、专委会对口协商和通过提案办理等活动进行协商的协商格局,有效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吕朝颖  刘芳芳 《传承》2015,(3):50-51
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党的基层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得到了重新认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紧步伐的同时,党内民主建设也不断跟进。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协商民主为党的民主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李健强 《世纪行》2013,(8):9-10
党的十八大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高度,作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的要求。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广水市政协提请市委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中共广水市委关于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工作的意见》,并着力在完善政治协商程序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林燕 《新东方》2014,(6):23-26
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定性。当下中国面临政治体制改革的急切要求,协商民主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推进我国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应该从现有体制出发,在人民政协内部、政府部门以及执政党内进行协商民主活动的增量改革,并进而达到制度化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论党内民主建设的协商式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尧 《长白学刊》2008,(6):121-125
关于协商民主能否成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可行路径问题,需要基于比较的视野对这两套民主话语和实践作深入分析。一方面,党内存在发展协商民主的有利因素,一些原则、制度与实践同协商民主的要求有包容的成分;但另一方面,二者也具有本质差别。此外,党内民主协商在制度化和过程环节尚有一些问题。因此,必须科学认识党内协商式民主的可行性及其发展的限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多元文化主义,解决选举民主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应运而生。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根植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使得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协商民主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内涵。与西方协商民主相比,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民主政治制度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二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层次多、范围广的特点。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中,无论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还是基本政治制度,都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协商民主。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选举民主,进而实现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明确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笔者认为,发展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关键之一在于加强协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9.
1份指导意见,3份针对不同层面开展协商民主的规程,2份基层协商平台建设实施意见.构成“1+5”,搭建起浙江余姚市开展基层协商民主的“三化”体系-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将“协商民主”这一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举措中,让基层的协商民主定位清晰,任务明确。  相似文献   

20.
国家治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有效性的重要依据。因此,从治理视角看,西方协商民主对于自由主义民主是一种治理超越。西方协商民主力图通过对民主理念的改造来弥补自由主义民主的缺陷,帮助自由主义民主摆脱现实治理困境和合法性危机。然而西方协商民主终究走不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框架,使其许多理论上的美好愿景难以真正转化为实践上的治理效能。与西方协商民主不同,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民主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民主。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已经有实践探索,革命胜利后又以协商的方式建国,而后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政党协商到政治协商,再到社会协商,最后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西方协商民主又是一种治理超越,它在广泛参与、民主决策、多元共治、权力监督和主体培育等方面开辟了当代国家治理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