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打招呼”一词源出于何,盖不可考。国人常以为熟人朋友见面之候。 社会上别有一种“打招呼”与此大相径庭,似难相提并论。如因公调整调动、分配毕业生、评定职称、入党提干等。这本是党的事业的正常需要,“干卿何事”!可却有人拿着脸面开始打招呼了:“××应调进城里”、“××应提干”、“××、“××早就该评高级职称了”。九九归一不外乎要有关部门放弃正常安排,按“朕”的意思办。 为此,相关部门或领导深感头痛。听招呼吧,正常工作受到干扰,且长了打招呼者的势头,今后打招呼的人更多,事更繁;不听招呼吧,大凡能够出来打招呼或多或少都有点来头和面子,得罪了要“穿小鞋”过日子,甚至  相似文献   

2.
一、新形势下干部监督工作面临的现实问题一是领导干部傍大款。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某些干部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扭曲,他们为中饱私囊,获得物质利益的满足,置党性、原则于不顾,热衷于傍大款,大搞权钱交易。 二是领导干部傍黑道。近年来,骇人听闻的领导干部雇凶杀人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不管这些领导干部雇凶杀人的具体事实情节有什么不同,但他们要达到的目的却不约而同,即排除异己,清除升官的障碍,使 自己能够大权在握说了算。 三是领导干部乱“打招呼”。在干部选拔任用、干部违纪违法的某些敏感领域,“打招呼”已成为求得升迁、逃避…  相似文献   

3.
这里讲的“打招呼”,是指某些领导干部为办成某一件事情,不通过规定的办事程序,而是私下表达个人意愿的一种形式。它包括写在信笺上的“招呼”,也包括当面“打招呼”、电话“打招呼”,或让别人传递信息“打招呼”等等。 领导干部“打招呼”,内容包罗万象,可谓无所不有,无所不及。群众反映强烈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钦定”工程项目“打招呼”。有的领导不顾客观条件,不搞公平竞争,通过“打招呼”把某一工  相似文献   

4.
柳萌 《世纪风采》2009,(2):47-47
偶然读到一则消息:一位领导人在组织会议上说,要靠三个方面留住人,一曰“事业留人”,二曰“感情留人”,三曰“待遇留人”。这三方面的留人对策,可以说是新的为官思路。尤其是“感情留人”说,我看后颇有感触,接触过的那些官员,有情者与无情者,立刻都依稀呈现眼前。  相似文献   

5.
杨超 《党课》2013,(6):68-68
当前,一些干部下基层存在既定模式现象,影响了下基层的效果,笔者认为应该增加自选动作,多些“随意性”。一是多些时间上的“随意性”。下基层不一定要安排在固定时间段,而是一有空就可以下去,不要提前打招呼,防止事先安排;二是多些空间上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6.
观点集粹     
要警惕堕入“口号社会”胡晓义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1期撰文说,形式主义是党风建设中的一个痼疾,蔓延到社会,成了一种常见多发病。拣一个最普遍的症状来说,就是口号满天飞,标语满世界贴。时下,随便走到哪里,绝少有看不到斗大(及其以上)的字写就的标语口号的。“老派”一点的,依然用白灰或油漆在墙上一笔一划地刷;“新潮”一点的早就改成制作灯箱、大屏幕,图文并茂了。粗粗一分,标语口号大体有四类:一曰宣传型,如计划生育、资源环保、依法纳税等等。二曰警示型,举目止皆是惊叹号。三曰时髦型,什么时兴写(喊)什么,教…  相似文献   

7.
“廉”的六层含义“廉”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周礼》记载,“廉”的含义为:“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廉善”,指能行于事,能获得公众的好评:“廉能”,指能行政令,较好地贯彻各项法令;“廉敬”,指不懈’于位,尽职守责;...  相似文献   

8.
《党建》1994,(8)
“廉”字的六层含义“廉”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周礼》记载,“廉”的含义为:“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廉善”,指能行于事,能获得出众的好评;“廉能”,指能行政令,较好地贯彻各项法令;“廉敬”,指不懈于位,尽职守责;...  相似文献   

9.
归来吧!“三大作风”!陈亚,李文乾最近,听到一些群众谈论“三大作风”。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所说的“三大作风”,一曰理论联系实惠,二曰密切联系领导,三曰表扬与自我表扬。听罢,笔者心里颇不是滋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作风”,是指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  相似文献   

10.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位资深的股级领导给我面授机宜:“进咱这单位没有‘三平’不过关!一日文凭,二曰水平,三曰酒瓶。”听罢骇然,文凭好说,好赖大学毕业;水平嘛,慢慢磨练;唯独这酒瓶,我是心存余悸的。我天生酒精过敏,口一沾酒,便满口发麻,浑身难受。但为了工作“需要”,还是硬着头皮经历了一年多的“酒精”考验。期间大醉三次,小醉不计其数,酒量非但没有练就出来,反倒落了个慢性胃炎。自此对酒更是增加了一份恐惧,发誓有朝一日要关掉所有的酒厂!后来,我就干脆滴酒不沾。为此却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损伤了和气,疏远了…  相似文献   

11.
一忌蜻蜓点水。干部下访一要经常,二要深入.不能仅满足于为完成上级布置安排的某一项工作任务而下访。要将下访当作一项长期联系群众、心贴群众的工作方法,沉到基层,访贫问苦,解决问题。二忌前呼后拥。下访一定要轻车简从,不打招呼,放下架子,降低身段,下到基层之后不仅要带着耳朵、眼睛,还要具有一颗与民沟通的心,真正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把下访的过程变成听取群众思想反映和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2.
《管子·牧民》有言:“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四维尽绝,就会使国家由倾到危,由覆到灭。古人将“礼、义、廉、耻”放在立国安邦的高度,足见其重。当前,在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下,  相似文献   

13.
说“廉”     
说“廉”张述华为政之要,廉洁为本。不贪为廉,不污曰洁。既是为官者的官德,也是做人的品格和德行。廉的原意,比喻有棱角、锋利。引申为方正、高洁、清白、俭约、公平、不苟、明察等含义。《周礼·天官篆宰·小宰》记载了古代评价"廉吏"的六条标准:"一曰廉善,二曰...  相似文献   

14.
李玲 《先锋队》2011,(5):42-42
为了匡正换届风气,严肃换届纪律,文水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八严禁、八不准”规定:一是严禁跑官要官行为,不准托人说情、打招呼、走门子;二是严禁买官卖官行为,不准行贿受贿;三是严禁违规用人行为,不准封官许愿,任人唯亲,突击提拔;四是严禁徇私舞弊行为,不准隐瞒、包庇、纵容非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15.
1985年,余秋里将军其侄余黑古考军校,成绩过线,进京看将军,曰:“伯伯打个招呼,进好一点的学校。”将军曰:“没有必要。”后黑古转业时,将军亦不发一言。侄女余满秀1986年当兵,次年考军校,文化分不够,打电话给将军,盼给下面打个招呼,将军亦日:“没有必要。能上就上,上不了回家种田。”  相似文献   

16.
时下,在干部选任中,存在有少数领导干部向有决策权的领导或干部管理权属部门“打招呼”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甚至有蔓延成风之势。有的为同学、同事,亲戚、战友,甚至同学的同学、同事的同事的升迁去留之事,或打电话,或写便条,或当面直言心事,或黑夜叩门密谈,或在检查工作时、汇报工作后,寻找机会“请多多关照”;有的或利用原有感情、自身权威直接“打招呼”,或牵头请吃,请上级领导光临亲问,间接“打招呼”;有的或  相似文献   

17.
《当代贵州》2012,(35):65-65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日,‘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相似文献   

18.
金陵客 《唯实》2006,(8):128-128
《论语》一开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读懂《论语》,首先就要读懂这个“子曰”。  相似文献   

19.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二论杨洪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是一些人搞不正之风的心态和口实,也是世人十分反感和非议甚多的一句话。可是,深思细究,却不妨也可换个角度来论之。近有二点认识,且曰"二论"。一论,有权,为何不用?我们党和政府的各级干部,手中都握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早在两千多年前,《管子》中就提出“四维”之说:“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并提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事实上,礼、义、廉、耻不仅是维系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四项道德标准,更是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根本要求。礼、义、廉、耻这四项古人总结出的规范和准则,每一项都与新时代的党风廉政建设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