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体制下,如何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当前建筑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是在50年代原苏联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投资体制建立起来的一套概预算管理制度,是一种对计划经济下的生产资料在统一调拨价格条件下,以工程定额管理为主要形式的静态管理模式。在现实条件下,由于其不能适应市场价格、要素的变化,不能反映建筑工程的真实造价,已不再适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建筑业资金、劳务、技术和建材市场的开放,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和建立,出现了很…  相似文献   

2.
造价师在工程的概预算与决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不仅能对工程投资做出事先概预算给建设单位提供建设资金的估价咨询、而且能在决算审查中,为建设单位把好关,节约开支,使建设项目能做到经济合理,尤其是某些高冒、高估、高靠项目中造价师的作用更显得突出。笔者就在某工程审查中,严格把关,认真核对,一次性挤掉施工方所报价款中50%的水份,为建设单位节约了大量资金。  相似文献   

3.
造价师在工程的概预算与决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不仅能对工程投资做出事先概预算给建设单位提供建设资金的估价咨询、而且能在决算审查中,为建设单位把好关,节约开支,使建设项目能做到经济合理,尤其是某些高冒、高估、高靠项目中造价师的作用更显得突出。笔者就在某工程审查中,严格把关,认真核对,一次性挤掉施工方所报价款中50%的水份,为建设单位节约了大量资金。该工程是2001年3月竣工的某单位机关办公楼装饰工程,工程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送审工程装饰款为88万余元。在市卫生局、卫生防疫部门的领导大力支…  相似文献   

4.
工程造价管理是基本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必须贯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直至竣工决算的全过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朝着以往概预算管理向全过程管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趋势发展,其目的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建设工程的概预算、结算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长期以来,工程造价存在三超(即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建设工程概预算的静态管理现状与市场经济动…  相似文献   

5.
石涛 《前沿》2009,(4):65-68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在十九世纪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苏联布尔什维克和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这一理想,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曾实践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的多种限制,无论是苏联还是中国在实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程中,与计划经济理论形成很大差异,特别受教条主义的影响,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形成僵化的体制。针对这一弊病,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大大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但新体制还处于初建时期,如何在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这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有优势理应总结经验,解决好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呼唤妇女观念变革罗萍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这是我国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市场经济呼唤全社会观念变革,尤其是妇女的观念变革。(一)市场经济呼唤妇女变革就业观念我国妇女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劳动的。那时妇女就业是政府行为,妇女...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计划经济之下,社会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将劳动力组织成一个个固定集体,使他们与特定的生产单位(企业单位、农村公社)形成凝固的人生依附。这种情形之下,公民,首先是作为劳动力进入管理者的计划视野,劳动力则被看成是一种国家...  相似文献   

8.
资金分配观的变革从单项思维到系统思考姜月忠在中央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是民族地区经济运行主体,财政银行部门是资金供给的主导部门。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旧双轨体制并存时期,民族地区企业一只眼睛盯着市场,向市场经济开拓财源,另一只眼盯着政府,期望获得政...  相似文献   

9.
发挥优势 重在安置 下岗女职工再就业牵线搭桥哈尔滨市妇联哈尔滨市是国家“一五”时期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也是进入计划经济较早、退出计划经济较晚的城市。近年来,由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三项制度改革,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下岗女职工增多。我们感...  相似文献   

10.
人大理论研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刘毓汉一、市场经济对民主政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本质是权力经济,它是以行政权力为基础,以计划为媒介,由政府对企业直接发号施令,一切由行...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三个鲜明特点刘文烈第一、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革命性,首先表现在它的理论创新上。传统理论一直认为,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制度。根据这一理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宏观调控的基本条件探析□王乃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但在实际的政策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宏观调控,却总是跳不出计划经济的框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宏观调控的转变,必须把计划经济的基础转变为宏观调控的基础,即把...  相似文献   

13.
建国几十年来,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木质特征之一,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二者不能兼容,多年来,我们被这种左的、僵化的思想所禁锢,不敢越市场经济雷池一步。小平同志在总结建国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和市场经济温明孝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这是对马列主义的重大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和束缚,我们总认为计划经济好,市场经济不好,总是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我们原来是计划经济,政府的机构和职能是按照计划经济的需要设置和进行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但是投资、生产、分配和消费等,均由政府支配,资源配置由政府决定。因此政府机关庞大、机构林立,企业的经济活动,事事要经请示,要经过众多的上级机关的批准。投资项目是靠争来的。更由于条块分割,互不通气,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的阿里斯顿现象十分严重;投资分散,大而全、小而全,没有集中度,达不到规模生产,效益差。市场经济则不一样,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即资源配置市场化,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实现资金和债务…  相似文献   

16.
下岗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下岗现象的出现既有其客观基础和历史根源,又有着现实必然性。它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问题(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以行政手段解决就业问题,力图实现平均主义的低层次的“普遍就业”、“国家把企业包下来,企业把职工包下...  相似文献   

17.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或者说,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是计划经济。正确理解计划经济的含义,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什么是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8.
国家要发展,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应该根据本国实际,从发展计,灵活运用,不能刻板死搬,也不能从一个倾向转变到另一个倾向。市场经济是一种摆脱专制意识的自由,是竞争发展的动力,但也存在不少弊端,如:工人丧失主人翁作用,企业变成雇佣关系等。搞市场经济不是不要计划经济,而“医药”市场是“人命关天”的行业,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卷首语腾猿出没林海,来去自如,然而一旦落到荆棘杂陈的灌木丛中.就寸步难行了。大鱼邀游海中,网不能捕,钧不能钓,可是一旦失水滞留沙滩,任凭蝼蚁咬食,也无能为力了。人的所作所为,也是离不开客观环境的。作为人大代表,计划经济下有计划经济的行为模式,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0.
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使民族贫困山区群众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关键在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个是生产关系的改革问题,一个是生产力如何发展问题,对于民族贫困山区来说,因经济、文化、社会发育相对滞后,面临着诸多困难。困难之一:市场观念淡薄。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山区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除了留下自己消费的部分外,基本上由国家统一收购,无需农民自找市场,自行销售。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民族贫困山区干部群众市场观念淡薄。一是干部仍然沿袭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一套工作方法,“年初下达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