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进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涵的四个规定,即: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都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异化。要消除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就必须扬弃异化劳动,消除产生异化的土壤——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理论对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梁伟 《前沿》2008,(11):45-48
异化问题是生存于现实中的几乎每个人都面临的根本问题。本文以异化的根源为线索,分析了马克思和卢卡奇对该问题的追问。马克思主要从物质生产说明异化,认为强制性的固定化分工是产生异化的直接原因,私有制使其实现并加深。卢卡奇通过剖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普遍的商品化是物化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异化”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借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思想资源,试图在二者的互动中,澄明以下三个问题:在思想史的背景中厘清对象化、异化和物化及其之间微妙而又深刻的交融和差异;异化和物化都是对现代社会人的存在境遇的哲学表达和真实写照,反思卢卡奇提出物化的时代必然性;在克服异化的途径上,马克思强调“生产之路”,卢卡奇侧重“意识之路”。笔者以为,要真正克服异化,必须借助马克思和卢卡奇的思想资源,同时只有将二者更好地整合起来,才是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早期的物化异化观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物化”是卢卡奇早期理论探讨的中心话语 ,也是他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思想武器。卢卡奇认为 ,物化的本质在于人的活动、劳动的产物成了异于人并控制、支配、压制人的东西 ,人成为物的奴仆 ,具体表现在人的数字化、原子化、平均化和主体的客体化等方面 ,并且这种物化现象在 2 0世纪进一步普遍化和深化。客观地评价卢卡奇的物化异化理论 ,对于当今正确看待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郑智辉 《前沿》2006,42(11):26-28
青年卢卡奇的物化观是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为思想源泉的,在对异化、异化劳动的内涵及其消除方式的分析上,其基本思路、研究结果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大致相同,"基本上是用马克思的思想真谛来解释马克思的思想".但在分析异化概念的出发点和目的、异化劳动的具体表现上又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对于异化的消除,卢卡奇没有像马克思那样把它与私有制的消灭联系起来,存在着"根本的和严重的错误",表现出"马克思主义学徒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在机器大工业时代产生了物化现象,卢卡奇与马克思分别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视角展开了"物化批判".当现代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物化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数字异化,人们相应拥有了"数字人"和"视觉人"的双重异化形态.消解数字异化需要解蔽现代人的异化样态,构建一个全新的社会.为此,它呈现为两条不...  相似文献   

7.
高茹 《理论月刊》2010,(3):46-49
虽说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的提出先于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公开发表,卢卡奇本人在晚期时候也曾对《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思想作过反思和自我批评,其晚期社会存在本体论也正是在对前期思想批判的基础上才完善了理论自身和实现了理论的自我超越,但笔者认为还是有必要对卢卡奇早期物化理论作一个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从而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卢卡奇思想前后发生变化的轨迹和卢卡奇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8.
胡纯华  刘卓红 《求索》2012,(6):216-217
《青年黑格尔》是卢卡奇中期异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该书中卢卡奇通过研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异化思想以及受马克思在《手稿》中对黑格尔异化观批判的启发,重新认识异化的内涵,卢卡奇的异化观较之早期《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物化观出现了向唯物主义转向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李玉娟 《前沿》2001,23(7):62
乔治·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他青年时期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是本世纪最早、最系统提出异化理论的著作。异化问题可以说是贯穿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一根红线 ,为此它成为当代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试图对青年卢卡奇的异化理论进行简要的述评。一首先 ,卢卡奇从商品结构开始分析物化。卢卡奇的异化理论主要来源于他的“物化”概念。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出发 ,卢卡奇直接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中得出了他的物化概念。他引证马克思的话 ,“商…  相似文献   

10.
葛星 《传承》2011,(29):22-23,51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却出现了劳动的异化,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其类本质相异化以及人与人相异化。异化劳动产生了诸多消极后果,如劳动者身心健康堪忧,工作倦怠。当前超越异化劳动,提升劳动者幸福感的举措有: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占GDP比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工会建设,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基层民主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1.
沈斌 《人民论坛》2011,(12):178-179
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人的本质的异化,但他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不像费尔巴哈所说的那样,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中,到处都存在着异化现象。"劳动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雏形。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人的本质的异化,但他认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并不像费尔巴哈所说的那样,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中,到处都存在着异化现象。劳动异化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雏形。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带有鲜明现代人本主义色彩的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深度浸染,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在商品世界中的真正所指问题长期以来被人们所忽视。通过回归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语境的分析,作者认为,马克思异化概念在商品世界中的真正所指是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这一指认对于修复被肢解与割裂了的马克思思想的历史发展,还原“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思想的“艺术的整体”,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柱海 《传承》2008,(12):20-21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在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理论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包括生产结果上,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上,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在人之间关系上,是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并且其对现实有重要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在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理论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包括生产结果上,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异化;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上,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在人之间关系上.是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并且其对现实有重要的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人与类的统一、人与类的异化以及人向社会复归的三阶段。《资本论》把这种哲学思辨过程具体化为科学理论,基于异化劳动的人与类转变为基于剩余价值的人与社会,但扬弃异化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人与社会关系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伟大理论创新,资本主义世界人与社会的异化并不在于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和占有,而在于剩余价值永远脱离劳动者和社会整体。把剩余价值向劳动者和社会整体复归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7.
异化消费:异化劳动的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可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由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过渡,异化劳动成为异化消费的根源。异化消费被认为是对异化劳动中人的不自由的补偿,而消费异化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矛盾,不过是一种虚假的“自由”补偿。必须扬弃异化消费,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走合乎正义的消费之路。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和批判,揭示了劳动者异化的真相。经过宗教批判的过渡和推动,在区分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之后,马克思指明了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的基础是人的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发生了极大的异化。人只有摆脱了一切阶级关系和阶级差别,在普遍的世界历史中彻底实现自身,才能进入到"自由人的联合体",人将实现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理论的指导,探索经典理论显得尤为必要。韦伯的合理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以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合理化和异化是社会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社会发展过程是合理化与异化相互制约、此消彼长、共容共存的博弈过程。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即是对合理化与异化的扬弃过程。  相似文献   

20.
雷雪芹 《传承》2010,(24):38-39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根据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认为异化消费引起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危机,因此主张应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消费观念,树立"可持续消费"的新型消费观,解决异化消费和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应该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辩证看待异化消费和生态危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