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哲学方法的形成,是以《易经》为标志、由《易经》而出的。这套方法对中华文明的创立起了指导作用。中国哲学方法包括方法论与思维方式两个主要内涵:即整体观方法论和形象整体思维。中国哲学讲求深入浅出,即要从浩繁纷杂的万事万物中把握其最大的方面,这是深入;一旦把握到这个最大的方面,再去研究具体事物就单纯简单了,就整体现方法论讲,一句话就可讲清了,这是浅出。现个整体观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为宏观的同义词。虽然二者有区别,但不是很大,借用整体观主要是尊重历史沿革和习惯。中国哲学整体观方法论是独特的,它是在700O-6…  相似文献   

2.
近代思想史是一个已经形成了某些学术流派和有众多科研成果的领域。冯契的《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李泽厚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等著作代表了学术界对近代思想史构架的几种主要解释“范式”。然而郭国灿著《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一书却另辟蹊径,从材料到理论框架都有新的发现与突破。 首先,郭著提出了一个关于近代思想史的新的解释“范式”。如果说李泽厚是突出近代思想史的三大社会思潮的递嬗转换,冯契突出从古典哲学向近现代哲学转变、李华兴着重思想史的叙述的话,那么,郭著则从“人文精神的重建”即中国人的观念转型这个角度切入,从而以“戊戌”至“五四”作为一个基本时段建立了“人文重建”的近代思想史的解释范式,即将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发展历程视为一个“人  相似文献   

3.
汪轩宇 《传承》2013,(4):99-103
《大同书》是康有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作,闪耀着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异彩和奋进。求索的战斗精神,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郭红军 《前沿》2010,(15):29-33
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蕴含着丰富的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思想方法。学习《哲学的贫困》中这一思想方法,不仅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且能够得到许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是一个包括这一策略的前提、内涵和方法论在内的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前提指的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内核的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内涵指的是以暴力策略为基础的暴力策略与和平策略并举的思想;方法论是指融辩证思维逻辑与客观历史逻辑为一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运用由前提、内涵和方法论构成的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视野来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发现,后者是对前者的有中国特色的坚持与发展,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的理解,有助于我们继续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6.
著者在该书《序言》中介绍说:“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作者迄今为止所进行的有关中国法制现代化问题探索的一次初步总结。本书以20世纪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法律革命为叙述主线,着力研究了中国法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历史转变及其本质性趋势,旨在把握中国法制变革进程的特殊逻辑,认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政治逻辑与文化逻辑的统一,且文化逻辑更为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民为国本"的统治思想、"家国一体"的民族情怀、"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念是初心与使命孕育的文化沃土;近代东西方文明危机而导致的文化转型呼唤初心与使命的形成;对革命"本体论"与"方法论"的探讨而产生的红色革命文化推动初心与使命的发展;而在当代中国坚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则是对初心与使命的正本清源和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是一个包含基础、基本内涵和方法论原则在内的三维有机整体。具体言之,基础即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革命原则;基本内涵即以暴力策略为根本保障的暴力策略与和平策略并举的思想;方法论原则即融唯物辩证思维逻辑与客观历史逻辑为一体的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运用融基础、基本内涵和方法论原则之三维为一体的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视域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的认识,有助于继续完善关于恩格斯晚年革命策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而有助于我们继续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逐步地减轻直至"跨越"资本逻辑必然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果,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历史观变革既是“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与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相统一的革命宣言,也是哲学批判与生活现实批判内在一致的“新世界观”。为了避免偏离马克思思想内核而导致无根的理论僭越,应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以“在历史中”而非“超历史”的观点来思考人的历史及其发展,注重马克思历史研究的问题意识、思维逻辑、价值诉求和理论成就的整体性,自觉体认马克思历史观现代变革的思想真义。  相似文献   

10.
汪轩宇 《传承》2013,(6):99-103
《大同书》是康有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作,闪耀着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异彩和奋进。求索的战斗精神,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为系统的政治哲学论著之一,《大同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冯契先生理想人格学说所取得的成就与他对中国哲学传统的继承有关。冯契主要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关于通过教育、修养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的理论,关于理想人格培养过程中理性自觉和意志自愿相统一的原则,关于把人的精神发展看作是一个过程的思想,对中国近代培养新人学说和个性解放的思想也作了批判总结。冯契这一方面的研究在方法论上表现为分析和综合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一、科学的方法论系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毛泽东说过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当人们运用哲学观点去观察问题 ,去指挥作战 ,去进行工作 ,去议论人家的长短 ,它就变成了方法论。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思想基础 ,方法论是世界观的实践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实践性。第一次把改造世界的实践自觉纳入哲学视野的马克思指明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基于此 ,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了哲学的方法论意义。毛泽东曾这样提出…  相似文献   

13.
二元论的命运与确实性的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研究者都强调近现代哲学有本质区别,以为它们研究问题的原则、立场和方法都根本不同。其实,现代哲学仍继续追求近代哲学的一个根本的理想:确实性的理想。从表面上看,现代哲学对近代形而上学的全面反动似乎彻底打破了思想史上的连续性;但细究起来,现代哲学只是改变了近代哲学的设问方式,抛弃了它的一些基本预设,并在各个方面拓宽了哲学研究的领域,而没有完全否定近代哲学的基本精神。正如德里达所指出的,我们只能站在传统中来改造传统,思想史逻辑使我们不得不使用近代  相似文献   

14.
欧阳康 《探索与争鸣》2023,(10):33-37+177-178
<正>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简称“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因此需要继续努力。本文尝试探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演进逻辑,梳理已经取得的成就,探析尚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快构建“三大体系”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不仅需要正确的把握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自身,也要将某个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曾明确体现出的问题纳入到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体系框架之中。为了应对这项复杂的工作,遵循哲学诠释学方法论框架的逻辑思路是有必要的,因为哲学诠释学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揭示一种理论或思想形态是如何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地同时实现其自身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所以,从哲学诠释学角度出发,深入到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及其原始思想的内在联系与时代的实在性联系,对于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实际上首先是哲学理论基础上的创新。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找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自觉和发展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由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等各种哲学要素构成的严密体系,  相似文献   

17.
《实践论》、《矛盾论》被学界喻为"哲学星空明亮耀眼的双子座",它们不仅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化的中国道路,更成为陷入迷茫困惑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指路明灯;它们不仅仅深刻而有力地铸就了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密码。重温"两论"对于处于中国转型发展时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使命的各级领导干部有着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18.
王修智 《创造》2009,(6):8-13
历久弥新的《孙子兵法》以其独特的军事艺术魅力和哲学智慧灵光而被后世奉为兵家圣典,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直至今天依然给我们无尽的启示。中共山东省委原副书记王修智同志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分析了《孙子兵法》所蕴含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研读及领悟《孙子兵法》哲学精髓的窗户。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实践家 ,也是卓越的革命理论家。他撰写了大量的理论著作 ,创立了丰富独特、自成系统的革命理论。毛泽东的理论涉及面广 ,大体可分为三个层面 :关于中国革命性质、前途这些带有全局性问题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理论 ;论述专门问题的理论 ,如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解放农民的理论 ,革命战争的军事理论 ,党的建设的理论 ,统一战线的理论及群众路线理论等 ;关于哲学、方法论的理论。本文不打算介绍这些理论的内容 ,而是就毛泽东创立这些理论的基本方法 ,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一 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工具分析中国革命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巴黎手稿》中的异化理论远比《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更丰富,不仅包括对劳动异化的阐述,还包括对交换异化、扬弃异化的系统论述。对异化问题的动态分析是马克思用哲学方法考察经济学问题的第一次自觉尝试,蕴含着马克思关于方法论的思想萌芽,即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分析方法、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以及历史辩证法。由于马克思的思想正处于探索、变革和形成的过程中,这些方法在《手稿》中以萌芽的形式存在,但是它们为马克思实现唯物史观的变革,推进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展开了一条极为重要的道路。探析异化理论的方法论意涵,有助于深化对《巴黎手稿》中异化理论的理解,从而对这一理论做出全面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