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土地伦理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分析了土地伦理利用的意义,然后阐述了土地伦理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最后提出了促进土地伦理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中土地发展权的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的亮点在于打破了政府的征地垄断权,农民集体可依法享有土地发展收益。这一新政策为正在进行的《土地管理法》修改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给予农民集体的土地发展收益更加稳固确定的保护,在土地管理法的修改过程中,立法者有必要将土地发展收益上升为农民集体的土地发展权。同时有必要将农地转用审批制度与土地发展权制度结合,以实现保护农地与合理分配土地发展收益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3.
1978年以来,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创新一直没有停止过,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农户替代生产队与合作组织替代农户并存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绩效为论证制度为什么重要贡献了经验证据。本文以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截取土地家庭承包制、土地流转制度、土地股份合作制等三个断面展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的概貌。文献研究表明:(1)不论土地国有化、私有化还是集体所有完善论,一致认为明晰土地产权是前提,但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赋予农民长久不变并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更符合中国经济渐进转轨的路径依赖要求。(2)生存危机和自发演进为土地家庭承包制变迁和创新为什么会发生提供了生动的经济学解释,而博弈、政治参与及意愿等为土地家庭承包制如何变迁与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经济学解释,但应注意土地制度呈现地区差异性与多样化创新的同时,也存在地权不稳定性及福利保障化锁定等问题。(3)土地承包权流转和土地调整是边际意义上的制度变迁,有或多或少的效率和公平的双重作用。以土地流转为中介形成的土地股份合作,是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稳定和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而出现的合作组织替代农户的制度与组织创新。  相似文献   

4.
土地征用与土地征收之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征收是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 ,按照法定程序 ,强制性取得他人的土地所有权。至于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亦可使用他人的土地 ,待使用完毕后 ,仍将土地归还所有人或使用人 ,事件的紧急与否并不影响其的适用。在设计国家基于非公共利益需要土地的土地征购制度时 ,应注意使失地的农民生活得到保障 ,同时 ,因在我国土地的所有权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 ,为了充分保护农民的利益 ,应赋予土地征收的性质为民事行为。  相似文献   

5.
土地租赁论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已成为事实,但如何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依《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9条规定,分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租赁、作价出资或者入股三种方式。实践中往往采取以土地使用权出让为主,土地租赁为辅的模式,但是从土地使用权出让理论的形成历史以及其他国家的法律规定来看,土地使用权出让就是土地租赁,我国应在今后的立法中抛弃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理论,采用土地出租的理论,避免重复立法。  相似文献   

6.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特征的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1993年开始,在原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稳定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这就广大农民来说是吃了颗定心丸。然而,对于现行的农村土地政策及对“土地延包三十年不变”的不全面理解,在实践中存在着突出的矛盾,本文通过对土地延包的浅析,以期使得“土地延包三十年不变”的土地政策能发挥其既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延边州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扩大专业农场规模,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保障农民利益,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尽快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建设土地流转交易平台,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金融机构要加大土地流转支持力度;创新经营理念,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8.
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性质模糊是造成我国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本文评述了我国法学界对农民土地权利法律性质的几种主要观点,即"承包经营权说"、"土地使用权说"、"新型总有说".用经济实证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农民土地使用权物权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石油企业因为不同历史阶段发展的需要,以及科学用地、节约用地和内部单位迁址等原因,形成了大量的存量土地。存量土地既是石油企业巨大的财富,也会给石油企业生产成本带来压力。所以,为在新形势下合理盘活企业存量土地,要建立石油企业存量土地档案,建立健全内部使用土地宏观调控体系,挖掘土地商业价值,将偏远废井、路、站等存量土地与地方政府协商置换,石油企业农业用地实行内部承包的方法继续耕种。  相似文献   

10.
沈晖 《理论前沿》2006,(5):37-38
政府既是规则的制订者、执行者,又是市场的管理者和交易者,对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乃是我国土地资源流失与失控的深层次原因。应以土地权利为核心,以物权理论为基础来构建、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健全土地法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1.
按照我国现行制度之规定,土地从农业用途向非农业用途转换过程中的价值补偿以农业收益为依据,这有悖于现代土地估价理论。现代土地估价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公开市场价值为目标,以未来最佳用途为原则,当土地面临用途转换时,其价值取向应为转换后的土地收益。  相似文献   

12.
土地财政有效地缓解了分税制改革后地方上的财政困难,也曾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但同时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农民合法权益、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也产生不少弊端,因此,土地财政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必须改革规范现有土地财政,在规范土地出让金管理、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政绩考核机制、增加地方税源、规范土地抵押贷款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老挝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当前都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文首先介绍和简评老挝土地法律制度 ,在比较中国和老挝两国土地法律制度的异同中探讨老挝土地立法的成功与不足 ,并针对两国土地立法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出完善老挝和中国土地立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我国《土地管理法》确立的土地管理基本制度之一。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一个方面,亦应遵从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合同内容违反土地用途管制的土地流转应认定为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而归于无效。合同履行中单方违反土地用途管制的为土地流转的违约情形和合同法定解除事由。违反土地用途管制的土地流转不仅会引起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的重合,而且两种责任在责任承担方式上亦存在重合之处,这时应优先适用行政责任。司法实践中宜对土地用途管制作适度的扩张解释。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以来,土地使用权的招标、拍卖,以其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对建立、完善我国土地市场秩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从多年的实践看,这一制度的实施还存在现实的问题.笔者对这一命题的评述,旨在引起理论界的重视,从而在理论上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建立真正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秩序提供更为广阔深远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土地制度变革已经从所有为重心的私有化转向利用为中心的市场化。在土地利用的二元体系下,俄罗斯法大幅缩限了终生继承占有权、土地永久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适用范围,建立以土地租赁权为中心的土地使用制度,这是一种适合在大国且土地市场不完善的社会中实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和流转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从土地改革到农村集体化,再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土地观的演变轨迹颇为明显。农民究竟是如何看待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以及他们与土地的关系,对于完善我国当前的土地制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 ,我国“土地承包法”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起了重要作用 ,同时 ,也对土地的流转进行了规定 ,然而 ,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的流转 ,土地流转的方式 ,程序需要进一步规范 ,以促进土地流转的有序化。  相似文献   

19.
张慧芳 《理论前沿》2007,(11):16-18
本文探讨了土地征收补偿的三种原则及其理论基础;研究了土地征收完全补偿费用的理论构成,并以公式的形式清晰地表示出来;划分了土地征收补偿范围和标准的不同情况并分析了其适用条件;提出了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应遵循的原则及补偿范围和标准的理论构成.  相似文献   

20.
由于土地用途和所有权方面的原因,集体所有的农业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首先要通过土地征收将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这一产生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制度已不合时宜,既侵害了农民的土地产权又不利于有关土地管理的行政法治,也不能充分保护土地资源。应根据产权理论和行政征收原理加以改革,分别建立独立的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和农地转用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