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立群 《德国研究》2006,21(1):21-25
本文主要从德国历史、战后两个德国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其互动、极左翼和极右翼势力问题、和平主义运动及反美情结、融入欧洲作为德国政治文化的主流及其发展趋势等角度阐述和分析德国当代政治文化的脉络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新纳粹是存在于今日德国的一股极右势力。它的极端排外、仇外和狭隘民族主义的主张及行为已引起全世界的焦虑。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分析了新纳粹势力产生的背景、概况以及德国政府反新纳粹的主要措施,所论足以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德国统一以来,德国出现了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惑。文章从经济增长与投资支出;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与对外贸易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及德国政府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德国保障国家经济的主要政策措施韩军德国政府和民众普遍认为,德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在二战的废墟上重建,以致创造战后持续增长的经济奇迹,关键在于原联邦德国在立国之初就选择了社会市场经济这一道路。所谓社会市场经济,单从字面上看就是社会和市场的综合体。因此...  相似文献   

5.
在六八运动50周年纪念和右翼民粹势力崛起的背景下,本文尝试通过对文化和社会事件及其论述的公共话语的跟踪,梳理当下德国的"左倾"自由主义政治遗产。作为"左倾"政治一向特别关注的边缘群体,土耳其移民及其后裔为主的外来移民、犹太人以及东德人是研究以记忆、融合与认同为核心的德国话语的重要样本。当下的德国在厄齐尔事件之后已经无法继续维持多元文化主义的"酷德国"想象,维系战后德国认同的"历史反思"叙述必须回应对于文化中心主义的批评和来自新的犹太主体性的挑战,而愤怒的东部德国人也以正在形成中的"东德人"意识呼吁德国修正统一以来的历史书写话语。由身份认同纠缠展开的话语转向正在德国悄然酝酿。  相似文献   

6.
吴志成  常婧 《德国研究》2008,23(3):26-30
德国是欧盟的创始成员国,也是欧洲一体化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轴心.德国的欧洲政策直接反映了德国政府对欧洲事务的战略与态度,也体现着德国的根本国家利益,成为德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支柱.德国统一后,由于国际背景和国内环境的变化,德国政府的欧洲政策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对欧洲一体化支持的内在动因、具体目标和实际政策都进行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法国遭受的恐怖主义袭击和国内移民问题是极右翼民粹主义势力抬头的重要原因。法国主流社会同移民群体之间的裂痕不断加深,而背后深层次的是法国公民身份与移民多元身份诉求之间的矛盾。在传统的共和主义身份模式失效的背景下,极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提出的身份纯粹化纲领有可能将进一步激化矛盾。只有在法律平等承认的前提下,提倡宪法爱国主义、加强社会内部的情感维系、增强信任与团结才能走出当前的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8.
困扰德国社会经济的劳动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阐述了德国目前的劳动就业市场基本情况。分析了造成严重失业问题的原因及德国政府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德国高失业率的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高失业率的原因及其对策王继平德国今年二月份的失业人数达到了战后以来的最高点,官方统计的失业人数达427万人,失业率为11.1%,虽然三月份稍有回落,但接下去并没有持续回落的趋势,从实际效果上说,这一点儿变化根本与事无补。总之,人们不能再粉饰太平了...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欧盟语言政策:从边缘化到重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3,18(2):31-37
本文追溯了德国政府对于德语在欧盟机构的地位问题从边缘化到重视的历史演变过程 ,揭示了德国政府对外语言政策方面的价值观转变动因 ,通过翔实的事实印证了德国为提升德语在欧盟机构中的地位所做的工作 ,分析了这些努力带来的效果 ,并阐述了笔者对于欧盟语言机制模式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唐艋 《德国研究》2015,(2):45-57,141
从2008年开始,向德国寻求庇护的难民人数持续上涨,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了欧盟国家中申请避难者最重要的目标国之一,难民和难民政策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追溯德国难民政策的历史发展,整体呈现出收紧的趋势,一方面避难申请的审核程序越来越严格,对难民的甄别和权利的区分越来越细致;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将本国的难民政策置于欧盟共同难民政策的框架之下,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难民问题。尽管德国难民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庞大的避难申请人数使德国政府依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唐艋 《德国研究》2015,(2):45-57
从2008年开始,向德国寻求庇护的难民人数持续上涨,德国目前已经成为了欧盟国家中申请避难者最重要的目标国之一,难民和难民政策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追溯德国难民政策的历史发展,整体呈现出收紧的趋势,一方面避难申请的审核程序越来越严格,对难民的甄别和权利的区分越来越细致;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将本国的难民政策置于欧盟共同难民政策的框架之下,与欧盟其他成员国进行合作,共同应对难民问题。尽管德国难民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庞大的避难申请人数使德国政府依然面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每年到8月15日前后,在许多亚洲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们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日本如何对待历史问题上。今年也不例外。正当世界人民为了争取永久和平,重温这一段本来不愿年年触及,又不得不年年触及的苦难史、悲壮史时,从西方和东方,又传来了极右翼势力的喧嚣。它们还在为新法西斯扬威,为老法西斯招魂。  相似文献   

14.
自德国政府提出和实施Agenda 2010改革方案以来,遇到了诸多方面的挑战和来自社会各阶层对改革实施的压力。德国政府现在实施的改革涉及百姓敏感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迫不得已,这有诸方面的因素:15年前完成德国统一所致的巨额统一负担;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市场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德国著名经济史学家维尔纳·阿贝尔斯豪塞在《1945年至今的德国经济史》这部力作中将史实与经济理论相结合,阐释了二战后德国经久不衰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于威廉帝国时期形成的社会生产体系。这一论断挑战了将二战后德国经济的成就归功于与传统决裂、全面引入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德国战后"经济奇迹"的首要原因不是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货币改革或社会市场经济的引入,而是当时特殊的、不可重复的历史条件。阿贝尔斯豪塞有关制度变革历史和文化特殊性的阐释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制度改革和经济政策的调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苏联对华政策的主旨 二次大战结束前后,远东的国际关系和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日本侵略势力在远东的消失,英法等列强殖民势力在亚洲的削弱,远东成了战后迅速崛起的两个大国——美国和苏联激烈争夺的场所。象把欧洲分成西欧和东欧、分别成为美苏的势力范围一样,通过  相似文献   

17.
论德国移民的社会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全成 《德国研究》2006,21(2):43-47
从近代移民发展的历史来看,德国始终存在着移民现象,并经历了从移民迁出国到迁入国的根本变迁。特别是到20世纪末,德国越来越成为事实上的非典型的移民国家。但德国的移民并没有融入德国主流社会,而是成为边缘性的少数民族群体,德国人针对外国人的暴力排外行为也有增无减。为适应移民的社会现实,德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新移民法。但德国的移民社会一体化的任务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创新体系在德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政府对于创新政策和科技政策也越来越重视,近年来加强了从上到下的政策支持。本文采用德国联邦州创新活动的数据,着重分析德国创新体系要素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对于创新产出有积极影响,同时,联邦政府的资金投入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06年以来德国政府开始对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进行系统性的支持,从研究结果来看,联邦政府的资金投入发挥了显著的积极作用。此外,地区的产业特征对于联邦州的创新绩效也有影响。不过,德国产业发展存在"能力陷阱",优势产业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强,而新兴产业难以有效发展。德国创新体系也未减弱这种路径依赖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9.
自德国政府提出和实施Agenda 2010改革方案以来,遇到了诸多方面的挑战和来自社会各阶层对改革实施的压力。德国政府现在实施的改革涉及百姓敏感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迫不得已,这有诸方面的因素:15年前完成德国统一所致的巨额统一负担;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市场经济的挑战;本国资本流向海外,导致税源不足;经济不景气和经  相似文献   

20.
一、两个德国出现的历史德国是两次大战的祸根,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德国曾两次把世界人民推入战争的火海,使千百万人民遭到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英三国首脑,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上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处理战后德国问题。在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提出把德国肢解成五个小国的方案,邱吉尔、斯大林都赞同战后把德国肢解,虽然具体方案不同,但把德国肢解,以免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