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青少年维权和社会管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二者统一于服务青少年成长与和谐社会建设,建基于共同的理论基础和体制结构.从社会管理视角分析,青少年维权存在着主体局限、制度局限和机制局限等现实局限性.现实操作上,青少年维权可结合社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从诉求渠道的建构与拓展、维权对象的甄别与应对、维权内容的区分与把握、维权工作的评价与矫正等四个方面来进行匡正.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新媒体以其成本低、自主性强、互动及时、覆盖率高、信息承载量大等特点,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社会形态,并逐渐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与获取知识的最主要渠道。共青团组织需要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发挥新媒体的正能量,通过创新共青团工作、创建宣传教育平台、培养青年志愿者、加强网络立法和青少年维权等方式,实现共青团引导青少年、组织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工作总目标,实现团青融合。  相似文献   

3.
韩国青少年领域的研究机构包括政府出资的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大学青少年相关院系及民间青少年研究机构等,这些机构均十分活跃地开展着有关青少年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韩国青少年开发院,作为韩国青少年研究方面的权威机构,在韩国政府制定青少年政策和青少年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青少年自主性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背景下青少年工作的变化及其借鉴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趋势影响和冲击着世界各国的青少年发展和青少年工作,使青少年发展多元化、青少年工作事务化、青少年服务系统化、青少年社团独立化。世界青少年工作不断开发青少年需求,治理青少年问题,整合青少年资源,创新青少年组织,扩大青少年交流。中国应借鉴各国经验,结合本国特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改革和创新青少年工作。  相似文献   

5.
消费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国民传授消费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文明的消费观念和维权意识,提高消费者自身素质的一种社会教育活动。加强青少年消费教育的对策包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消费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要重视学校消费教育,建构遏制消费主义的阵地;要加强青少年理财能力的培养;家庭要形成一种健康的消费环境;要在整个社会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消费大环境。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青少年发展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青少年发展政策不断完善并形成体系.这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发展及青少年工作、采取立法与政策手段切实保障青少年发展、设立专门的青少年组织并使青少年工作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密切相关.当前,青少年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必须围绕发展权这一核心价值,从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维度规划和完善青少年发展权保护的政策体系.以实施高质量、均衡发展的教育为重心,为青少年发展提供平等的条件.同时,进一步强化和明晰政府、学校、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相关社会组织对于青少年发展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对安徽合肥、蚌埠和亳州三城市在校中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青少年消费知识状况不容乐观。数据分析显示,城市、性别等人口统计特征在消费者产品知识、促销知识、购买知识及维权知识上差异显著。基于青少年消费知识的社会化状态,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主体应发挥应有作用,并共同致力于青少年消费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8.
从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考察中国青少年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的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弱势群体逐渐形成,其形成与目前我国青少年政策形式分散、体系不完善等直接相关。为维护和保障青少年弱势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权益,我国青少年政策必须强势关注青少年弱势群体发展的利益,鼎力支持青少年弱势群体利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对安徽合肥、蚌埠和亳州三城市在校中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青少年消费知识状况不容乐观。数据分析显示,城市、性别等人口统计特征在消费者产品知识、促销知识、购买知识及维权知识上差异显著。基于青少年消费知识的社会化状态,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主体应发挥应有作用,并共同致力于青少年消费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数量快速增长,且再犯罪率很高,这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相关情况,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提出一套涵盖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原则、工作方法、矫正资源、矫正工作人员及青少年社区矫正机构的整合模式,以期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使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地融入到主流社会中。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青少年生存和发展中某些悖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建设和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进行协调均衡,但当代青少年群体,无论是整体,还是强势或弱势部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因而,建设与治理和谐社会首要的问题就是要重视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的权益保护,提供经济保证,整合教育模式,加大教育投资,构建适合青少年生存与发展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法制教育主要体现为威慑、规制、保护、评价、激励、信仰等六大功能。威慑功能预知法律后果,警戒以身试法;规制功能明了规范基准,调整法律行为;保护功能实现法律权利,维护自身权益;评价功能以法律为准绳,衡量善恶是非;激励功能彰显法律正价值,鼓励正义行为;信仰功能调整内心需要,坚定法律信念。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村土地资源匮乏、农业劳动的比较效益较低和追求城市生活方式等原因,农村青少年大量流入城市,16岁-23岁的流动青少年在庞大的流动人口中占很大的比重。作为城市社会结构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各项劳动权利经常被侵犯,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政府应首先更新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这类问题,从根本上保障流动青少年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志愿服务国家性立法的缺位,导致青年志愿服务中的诸多纠纷日益暴露。根据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立法现状和我国地方性志愿服务立法的有益尝试,借鉴志愿服务成熟国家的立法经验,要健全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法律保障机制,目前亟须做好三项工作:(1)出台《志愿者组织法》,规范青年志愿者组织;(2)科学细化青年志愿服务的责任;(3)明确保障青年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为现代化、城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城镇建设的人力资源,这支力量的主体是青年。在这一过程中进城农村青年经历了很多艰辛,主要表现为权利平等、权益维护、人格尊严、资源共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缺失,即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加强对进城农村青年的人文关怀、推进市民化进程,需要制定政策、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16.
“知识青年与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建立、执政以来革命、建设、改革的重要思想,近90年来共领导、发动了三次有组织成规模的运动,成为理论和实践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范例。“知识青年与农村建设相结合”是科学发展观的人与城乡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历史经验,体现了人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机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推动了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民主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青年是面临失业的主要群体,这一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特别是青年研究界越来越多的关注。青年群体有别于传统失业群体,有着自身的特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较为有效地控制青年失业率,主要是因为实施了积极的就业保障措施来促进青年就业。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解决青年群体就业问题的政策取向必须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