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彬 《岭南学刊》2000,(5):81-83
妇女人权作为妇女应当享有的自由平待的权利,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从太平天国领袖男女平权的朦胧意识到早期资产阶级妇女人权思想的萌芽,从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为中国妇女解放作出的努力、,中国妇女人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妇女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婚姻家庭权利、人身权利等各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从国际范围看,妇女人权从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女人权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妇女人权作为妇女应当享有的自由平等的权利 ,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从太平天国领袖男女平权的朦胧意识到早期资产阶级妇女人权思想的萌芽 ,从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为中国妇女解放作出的努力 ,中国妇女人权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妇女的政治权利、劳动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婚姻家庭权利、人身权利等各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从国际范围看 ,妇女人权从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向实有权利方面的转变还要走漫长的道路。今后一个时期内 ,中国妇女人权的发展还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 ,共同努力 ,才能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3.
略论南宋妇女的财产与婚姻权利问题唐自斌新发现的明刻足本《明公书判清明集》(以下简称《清明集》)是宋代一部诉讼判词和官府公文的分类汇编,它为研究宋代特别是南宋法制史,提供了丰富而翔实的史料。本文拟从《清明集》出发,对南宋妇女的财产与婚姻权利问题略作论述...  相似文献   

4.
人身权利是关系中国妇女生命、健康、生存、自由、安全,不可剥夺的权利。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保障妇女权益和促进妇女发展的法律体系,从各方面对妇女人身权益进行保障。同时规定了妇女权益受到侵害时获得救济的途径,对妇女自身也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5.
胡茜 《人大论坛》2009,(5):12-13
现阶段,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为支撑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它全面规定了我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权利,妇女权益得到了全方位的保障。但在现实中,妇女权益保护工作仍面临许多问题:妇女土地权益、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婚姻家庭权益、人身权利等受侵害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关注社情民意,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进一步关注我省妇女权益受侵害问题,努力营造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公民意识:促进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和公民资格为分析当前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公民意识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我国妇女的公民身份意识、权利意识以及参与意识的薄弱是当前影响我国妇女政治参与的主要障碍之一,应当从继续推进市场经济、努力培育第三部门、强化大众需求和精英主导的互动推进及培育新人文精神等路径推进我国妇女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7.
毕发认 《今日民族》2008,(10):18-22
《古兰经》有许多章节论述了妇女的社会地位、经济权利、人格尊严、婚姻家庭等问题,伊斯兰教依据《古兰经》的昭示,对“蒙味时代”阿拉伯妇女的地位进行了变革,最大限度地解放了妇女,极大地维护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和应有的社会地位,对穆斯林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睢雪 《中国妇运》2003,(2):35-36
实现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体现在具体问题上,应该说让妇女平等参与,让妇女自身价值得到平等实现,让妇女在社会中得到平等发展的机会,让妇女在家庭中得到与男子平等的地位,既是社会发展和家庭进步的推动者又是享受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一位瑞典诗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妇女要为自己的权利站起来,如果不是这样,别人就会站在你身上。”每一位妇女都不会希望有人站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何为妇女的权利?一句话,就是…  相似文献   

9.
王国红 《新东方》2007,(8):40-43
近代女子留学教育的兴起,是中国教育史、妇女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初步改变了千百年来妇女崮守家庭、被剥夺一切社会权利包括受教育权利的局面,推动了中国近代妇女教育事业和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间妇女法律援助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中国民间妇女法律援助实践及笔者从事该项工作两年的体会,试图从妇女的立场出发,探讨民间妇女法律援助问题及特色.认为民间妇女法律援助和妇女维权是不同的概念,民间妇女法律援助是以妇女的需求为前提的诱致型制度创新.妇女的特殊权利障碍需要为妇女提供特殊的法律援助,并应该建立以妇女为本位的权利和援助策略.  相似文献   

11.
宗妍 《中国妇运》2010,(3):17-19
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17个国家的100名妇女代表参加。会议讨论了保卫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取八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的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和杰出领袖克拉拉·蔡特金主持会议,她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多数与会代表的拥护。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妇女与男子权利并没有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妇女权利问题仍需要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妇女解放是要使妇女从被压迫、被剥削、被束缚中解放出来;使妇女从愚昧、落后中解放出来,获得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生活这五方面实现男女尊严、价值、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妇女的解放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彻底铲除剥削、压迫妇女的男权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法律上的男女平等;第二步是废除土地工厂的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中国妇女已基本取得了法律上的男女平等,并在第二步取得了开拓性的成绩。但是,现实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申逐步解决,以最后实…  相似文献   

14.
女权保护不仅是立法的任务,更须在司法中得到落实,如何适用法律对妇女权利保护至关重要。在民国一起妇女诉请别居案中,虽然《中华民国民法》并未规定别居制度,按照民法传统理论,当事人不能享有诉请别居的诉权。然而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官秉持社会本位司法理念,突破法律常规,以保护妇女权利的社会价值共识指导司法过程,赋予妇女诉请别居的诉权,并在别居后的权利义务安排上予以照顾,从而使妇女权利得到了保护。  相似文献   

15.
谭琳 《中国妇运》2010,(6):21-23
一、妇女参政:百年国际妇女运动贯穿始终的主题 从全球视野来看,妇女参政是贯穿百年国际妇女运动的重要主题之一,也是考察男女两性权利、机会是否半等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妇女参政权     
妇女参政权妇女所要求的享有和男子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主要是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西方资本主义政权建立初期,妇女没有选举权。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妇女为争取男女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利,发表了《女权宣言》。此后,各国妇女相继提出了这一要求。1...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8,(9):44-44
性质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联合国在维护妇女权利方面制定的最重要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书,也是第一个把性别平等和非歧视要求法律化的国际条约,它建立在男女平等和保障妇女人权的原则上,被公认为国际妇女人权宣言,所以被称之为《妇女权利宪章》。  相似文献   

18.
完善妇女参政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颁布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确认了妇女的六大权益。即: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益、劳动权益、财产权益、人身权利、婚姻家庭权益。政治权利是六大权益之首,是各项权利的核心,而参政权又是政治权利的核心。《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十年来,妇女的各项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六项权利中,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妇女参政的重要意义、妇女参政的历史和现状及完善妇女参政的法律对策等方面,提出个人的见解。妇女参政的重要意义妇女的参政状况如何,是检验男女是否平等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唐莹玲 《求索》2013,(12):66-68
在传统中国社会,民间的争占、钱债、婚姻、骂言等纠纷不时发生,但基于宗族传统观念。厌诉之风盛行。在中国古代。每当家族或宗教团体之内有所争端时,会先以民间私了的方式来解决.只有关涉命案或牵涉庞大利益时,才会请讼于官方。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微薄,妇女对财产几乎毫无权利.同时也不易于诉诸法律。随着商品经济的萌芽,明代争端解决机制悄然改变,妇女经济能力上升.并逐步改变了经济上依附男性的状况,所以,明代妇女已有见识和勇气突破传统,寻求法律对其财产保障上的帮助。现代社会,无论从道德观念,还是立法抑或司法实践,妇女地位已得极大提升.当财产受到侵夺或与他人发生财产争议时,我们要从司法层面保障妇女财产权益,促使妇女维权正当化.并强化妇女诉讼权利保障机制,实现男女财产权平等化保护。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这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对妇女问题的高度重视。对于中国女性而言,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更多体现为各种现实权利的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从具体操作层面保障妇女享有与男性相同的发展权利就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