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郭杰 《法制与社会》2015,(4):228-229
近年来,自然人民间借贷在我国进行的如火如荼,相关民事纠纷也不断涌现,已成为法院审理的一种主要案件类型,此类纠纷能否正确审理,直接关乎当事人利益,更关乎经济金融秩序的有序运转、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在司法实践中,此类纠纷有诸多法律适用问题存在困境,急需明确,如自然人民间借贷本金如何确定、自然人民间借贷之个人债务或夫妻共同债务如何确定,自然人民间借贷逾期利率如何计算等等,这些困境给司法审判实践带来了诸多困难,筮需破解.  相似文献   

2.
银行紧缩银根,连续提高储备金利率。众多企业、个人,纷纷寻求民间借贷资金,民间借贷热火朝天。月息6%、7%甚至10%,利率一路上浮。一些为借贷牵线搭桥的民间借贷中介也应运而生。面对民间借贷中介,投资者要注意你的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民间借贷弥补了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足,解决了农户、小微企业等主体的资金困难。但以利率为争议的民间借贷纠纷越来越多,给司法、行政管制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从民间借贷的新特点及其利率管制困境出发,探讨了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管制现状、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了国外相应的管制模式,提出了完善该管制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民间私人借贷日益增多。但证据缺失、利率争议或缺乏诚信、资不抵债等借贷纠纷时有发生,为了避免和减少此类矛盾的发生、“防患于未然”,现就民间借贷中所要注意的问题作如下提示:  相似文献   

5.
民间借贷是指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资金使用方和贷款方行使个体从事经济活动的权利,在一定范围内按照自己可以接受的代价进行的自由融资。民间借贷主要有三种形式:亲朋好友之间的借贷、中小企业借贷和发放高息借贷。一、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的区别(一)民间借贷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区别民间借贷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区别在于:(1)两者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间借贷日趋活跃,借贷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中小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正规金融的不足。另一方面,民间借贷由于疏于规范,其无序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本文从民间借贷的问题出发,在分析其法律规制缺陷的基础上,对引导民间借贷走回法律正轨进行了探析,并就立法所牵涉的规制范围、利率管制、准入机制、监管体系四个重要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窦鹏娟 《海峡法学》2013,15(2):78-85
国家富民政策的实施带来了民间资本的迅猛增长,源于资本逐利的天性和国内投资渠道的有限性,民间资本以民间借贷等不同形式活跃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但由于我国民间借贷法律制度的"碎片化"和滞后性,加之稳定性、协调性、严肃性和前瞻性不足等问题,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法律预期、法律获得以及法律适用等方面的障碍。针对我国民间借贷法律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应该从法律引导、制度完善以及利率规制等渠道对民间借贷市场发展的法律障碍予以制度回应。  相似文献   

8.
刘泉谷 《法制与社会》2013,(29):171-172
民间借贷在我国具有悠远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长久存在的借贷形式,民间借贷现象的存在还是具有一定的正当性的。不可否认的是民间借贷制度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与社会风险,这就需要法律对其进行更多的引导和规则,而并非一味的封杀。但是我国现今法律法规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管控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需要我们从立法角度、制度内容等方面对其进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民间借贷活动在社会生活中频繁发生,民间借贷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试从民间借贷的概念,发展现状,以及法律的规制三个方面分析民间借贷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性。其中,对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主要集中讨论民间借贷市场的主体准入、民间借贷的资金来源以及民间借贷的利率限制。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允许民间借贷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法律环境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加上国家信贷政策的收紧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多重影响,使得民间借贷在社会生活中崭露头角,但是民间借贷地位尴尬且缺乏有效监管,存在着一系列的风险及问题,需要对其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间借贷利率管制法治进路的检讨与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行以《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为中心的民间借贷利率管制进路源于相关机构及法律50年来对民间金融的负面道德评价和金融抑制。该进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制止了"金融三乱",但在当前民营经济与民间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其扭曲资金市场配置、导致逆向选择、妨碍竞争的缺陷日渐凸出,已成为民间金融发展的制度障碍。当前民间金融市场需求与管制进路之间产生了明显的声音隔离效应,而管制本身却仍在强化。我国未来的民间借贷利率管制法治进路应当主动摆脱对利息的道德偏见,构建以《放贷人条例》为核心的监管制度,推行分类引导、动态调整的民间利率管制体系,实现行政事前监管与事后司法监督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正规金融利率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府谷县民间借贷市场调研,发现府谷县民间借贷具有借贷资金规模大、利率高、资金流向集中的特点,在对府谷县民间借贷债权保护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基础上,找出债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府谷县的实际状况提出保护民间借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修正)》不适用于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糾纷,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利率不适用上述司法解释关于民间借贷LPR4倍利率保护上限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民间借贷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他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将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用于解决人们临时性的生活急需或生产经营需要,弥补了我国正规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融资不足。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民间借贷没有被根除,反而有越演愈烈之势,其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怎样对其进行监管也引起了学者及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梳理民间借贷的相关文献,从农村民间借贷监管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当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够提出一些方法和措施,为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吕虹 《法制与社会》2011,(12):76-78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民间有了更多可供支配的闲散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国家信贷政策的收紧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以及国家允许民间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法律环境,这些都一定程度地促使了民间资金流动的活跃,也使得民间借贷活动日趋频繁。因此,因民间借贷而导致的纠纷也开始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并对我们基层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将结合2006年至2010年杭州市滨江区法院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情况,分析案件特点,归纳审理难点,并积极探讨如何发挥法院的司法职能,做好此类案件的审理工作,减少民间借贷纠纷的发生,为民间资本的有序流通和有效利用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迅速增长的资金需求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公民和企业的资金供需严重失衡,中小企业资金匮乏现象尤为普遍.民间闲散资金投入资本领域势在必行,但是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民间借贷的行为.本文旨在探讨将公证制度引入民间借贷领域的优势,并努力发掘民间借贷在公证制度下的可行性、畅通性.  相似文献   

17.
超出正常利率范围的高利借贷行为对国家金融体系、社会经济发展、司法公信力和社会治安都产生了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因高利贷不属于法律直接处罚打击的对象,现行法律对它基本持放任自流态度。要规范民间借贷中的高利贷现象,需要集合立法、金融、税务、司法、行政等多部门力量,建立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在尊重正常民间借贷行为的客观发展规律同时,通过对合法民间借贷行为的疏导,压缩高利贷的生存空间,以此破解高利贷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18.
闫欣 《中国律师》2011,(9):41-42
近年来,由于银根紧缩,小企业通过传统的银行借贷融资十分困难.不少小企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以解决资金之急需。由于民间借贷利率很高,又缺少法律保护。发生纠纷后各地法院审理的标准不统一,造成同类型、同性质的借款纠纷经不同地区法院审理,出现完全不同的判决结果.给司法统一和公平、公正执法带来了冲击,亟待立法部门给予重视并规范。  相似文献   

19.
浅谈民间借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民间借贷的含义,并就民间借贷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间借贷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防范民间借贷危机。建议我国根据民间借贷的法律类别,在借鉴境外相关立法、结合本国立法习惯和现行模式基础上,有区别有重点地综合立法规制民间借贷。坚持区别原则,区别规制民间民事借贷和商事信贷;坚持重点原则,以规制商事信贷为重点,制定专门的"民间信贷保护法",着重从定义和规则、信贷经营主体、利率限制、监管机构、法律责任等方面加以规范;制定"利率限制法"和"非法金融整治法",通过多重立法综合规制民间借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