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实中的各种腐败现象严重侵犯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坏着党的形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容轻视。如何制约腐败的滋生蔓延,有效地惩治腐败,已成为当务之急的大问题。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在党内绝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这是共产党人对待腐败的态度,更是共产党人反腐败的决心。党和国家正在设法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本文谨从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惩治措施等方面做一些粗浅探…  相似文献   

2.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治,要害在严。循着我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高擎反腐利剑,大踏步走在正风反腐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任务十分繁重。时至今日,在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之下,有些人依然不收敛、不收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还远未形成,即使是在不敢腐上也未取得压倒性胜利。"王儒林书记在我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会上的讲话,如今依然回响在耳畔。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长期积累,  相似文献   

3.
秦建宇 《先锋队》2014,(12):12-13
没有有效的监督,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变成"一纸空文"。当前,我省正处在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面对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问题,省委结合山西实际,确定了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弊革风清、重塑山西形象、促进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结合晋城实际,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在于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关键在于落实好"两个责任"。  相似文献   

4.
人民群众理应是反腐败斗争的主体,但现实情况却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严重缺失。只有把人民群众反腐败斗争的主体地位具体化,落到实处,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的蔓延。要提升人民群众素质,使人民群众"会"反腐败。要完善体制机制,使人民群众"能"反腐败。要调整保护措施,使人民群众"敢"反腐败。要加大惩罚腐败力度,使人民群众"愿"反腐败。  相似文献   

5.
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年的一次调查,超过78%的国人认为腐败问题是中国第一位的社会问题。应该讲,我们党和政府一直是旗帜鲜明地反腐败的,腐败在某个时期也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如同寄生在有机体内的"癌细胞"一样,腐败非但没有得到根治,反而呈扩散和蔓延之势。因此,如何有效地遏制和防治腐败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富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过去的反腐败的实践证明,运动式的、事后惩治性的反腐败只能起到有限的"治标"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6.
柯元  陶礼军 《求实》2001,(12):15-17
毛泽东与邓小平都很注重端正党风和廉政建设的密切关系 ,都认识到腐败的严重危害性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 ,都强调在反腐败斗争中要做到立足加强教育与实行严厉惩处相结合 ,两者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脉相承。毛泽东与邓小平对产生腐败根源问题分析的视角不同 ,由此决定了他们提出的廉政建设的模式和工作思路迥异 ,后者克服了前者的片面性 ,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对我们党和国家正在进行的反腐败斗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发布的公报中,透露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和中央纪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本次全会最大的亮点是总书记讲话中提出了对腐败‘零容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表示,当前,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对腐败"零容忍"体现出党中央坚持有信必办、有案必查、有腐必惩、有风必纠、  相似文献   

8.
郑琳 《理论导报》2007,(12):13-14
腐败问题如果不从源头上抓,而是事后去查,就会使反腐败斗争始终处于"扬汤止沸"的被动状态,造成查不胜查,堵不胜堵的被动局面。因此,应当注重防范,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从深层次和根本上解决问题。一、加强思想教育,筑起抵御腐败的牢固防线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腐败现象在一些方面和一些问题上还在滋生蔓延。一是顶风作案突出,新发生的案件仍占相当大的比例,大案要案窝案一直居高不下,一些重点部位的腐败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  相似文献   

9.
正反腐倡廉工作是关乎国家昌盛、人心向背的核心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令人振奋,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让法律制度刚性运行。"这标志着当前我们反腐败斗争正在由集中反腐向法治反腐、长效反腐转变,是对过去反腐模式的超越与革新。法治是反对腐败的最佳路径法治是迄今为止人类能够认识到的最佳治国理政方式。在化解社会矛盾、克服社会难题、调整社会关系上,法治具有其他治理方式所不具  相似文献   

10.
防止腐败,世界各国采取了许多对策和高招,然而腐败问题依然困扰着人们,同样,腐败问题在我国也非常严重,党中央明确提出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因而解决腐败问题不仅要打击腐败行为,查处腐败案件,而且要建立反腐败的长效法律机制,并从制度创新入手,针对产生腐败的原因,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采取预防性法律对策,铲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只有既治标又治本,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腐败。一、腐败的成因及表现产生腐败的原…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国正在开展反腐败斗争。研讨新形势下反腐败的理论和实践,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而以权力谋取私利的“权力腐败”现象,是我们这次反腐败斗争的焦点。为了更有效地反对权力腐败,我们有必要对近来理论界关于权力腐败问题的研究和争论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也是一场长期的艰巨的斗争。发生的一件件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例,给我们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也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腐败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总书记在三年前的“中共十五大”报告中严肃地指出 :“反对腐败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 ,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将腐败问题提到如此高的程度 ,可见反对腐败,研究反对腐败和遏制腐败蔓延是十分重要更是十分必要的。一、从目前我国反腐斗争情况看我国权力腐败问题的成因和强化党内监督的必要性应当肯定的是 ,自“十五大”以来 ,我国反腐败斗争的鼓声的确是越擂越响 ,一批批的腐败分子被查处 ,受到了应有的法律惩罚 ,顺应了民心 ,得到了人民的赞扬。特别是20…  相似文献   

14.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呈现出系统治理、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各方面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滋生腐败的土壤仍然存在,党风廉政建设仍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腐败现象在有些地方、有些领域、有些岗位易发多发的问题仍很严重。要深刻认识腐败对一个执政党的致命威胁和对党员干部个人前途命运、生活幸福的致命打击。能否有效地遏制腐败,坚决地惩治腐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能否做到清白做人,廉洁从政,关系到一个党员干部的前途命运特别是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幸福。解决腐败问题,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我们自己必须坚定战胜腐败的决心和信心。应该看到,第一,我们党是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有决心解决腐败问题的。第二,我们党在反腐败问题上始终是旗帜鲜明的。这是决定反腐败斗争成败的关键,也是判断反腐败形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世界以民主治理腐败的经验、困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清 《学习论坛》2009,25(6):15-18
民主是专制和腐败的天敌.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主权"为核心内容的民主理论,并逐步构建了以现代民主制度为核心的反腐败制度体系.然而,西方式民主能够遏制腐败,也会催生新的腐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民主治理腐败方面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同样遭到"民主制度"下腐败问题的困扰.认真总结当代世界以民主治理腐败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执政党反腐败动力机制必须重点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慎海雄 《党建》2014,(2):29-2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影响恶劣、亟待解决。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同志为新闻媒体撰文,向全社会发出强烈呼吁:要认真探究治理腐败问题。这是一位已离休的老共产党员真诚地关心党、爱护党和爱国、爱民的肺腑之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腐败问题仍相当严重,我们不能指望一下子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彻底胜利。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从“治本”入手,先认真治理各系统、各部门的用人腐败,然后全方位推进,逐步夺取反腐败斗争的全面胜利 !用人腐败的表现 所谓用人腐败,是指用人权行使者违背用人权的本义、排斥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的正确方向和原则,将国家用人权力变为个人或小…  相似文献   

18.
夏华     
《奋斗》2005,(4):36-36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既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又要认识其长期性。当前。反腐倡廉的任务仍十分艰巨,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不移地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毫不动摇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把反腐败寓于各项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我省干部大会上指出:“山西的政治生态存在不少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我省今年以来连续出现的腐败问题,不仅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严重损害了山西的形象和声誉。中央决定对省委班子进行重大调整,表明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相似文献   

20.
腐败问题,是人们关心和议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当前,我们在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前提下,必须努力寻求反腐败斗争取得胜利的正确途径和造就消除腐败的根本保障,这就需要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作指导,以邓小平的有关理论武装头脑。 近几年来,反腐败斗争从中央到地方声势是大的,措施也是得力的,但有些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仍未得到根本遏制。党员领导干部贪污贿赂、失职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