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近日,学术界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研究方面迎来新的成果:中央民族大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宋才发教授的新作<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究>一书问世.该著作是继教授1991年出版的<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研究>之后的又一部宏篇巨作,从而构成了研究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
李永刚 《实践》2004,(4):44
继<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一书出版后,我区知名学者刘文斌教授的新著<文艺批评:实践与理论>又与读者见面了.中宣部刘云山同志曾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研究>一书中的“序言“中指出:“刘文斌同志不趋时,不媚俗,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情有独钟,潜心钻研,实属难能可贵.“新著使我们再次感受到作者的那种可贵精神及其对马列文论的知、信、行.……  相似文献   

3.
唐志斌  阎国来 《奋斗》2001,(12):11-12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必须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问题是一个党性问题、党风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还要坚持这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伟大的时代不断地推动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又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的新升华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蔺波 《实践》2004,(12):42-44
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内蒙古日报>发表了<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的专论,紧接着又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办的<调研信息>上发表了<创建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两篇专论正式提出了沙产业草产业理论,论述了沙产业草产业的必然趋势与发展前景,并预言这一产业将成为21世纪在中国出现的“第六次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5.
蔺波 《实践》2004,(11):42-44
1984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内蒙古日报>发表了<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的专论,紧接着又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主办的<调研信息>上发表了<创建农业型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两篇专论正式提出了沙产业草产业理论,论述了沙产业草产业的必然趋势与发展前景,并预言这一产业将成为21世纪在中国出现的“第六次产业革命“.……  相似文献   

6.
秦俊 《唯实》2001,(9):20-26
本文旨在阐述杜娜叶夫斯卡娅<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一书和1953年关于黑格尔的“绝对“的通信之间的联系.作为哲学瞬间的两个组成部分,1953年通信是杜娜叶夫斯卡娅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石,而<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则是1953年通信的具体化和回归.正是这两者的完成,最终宣告了哲学瞬间的实现.本文追踪了杜娜叶夫斯卡娅理论中的黑格尔、马克思、列宁根源,并重点分析了1953年“绝对“观念的突破.至此,理论和实践不再分离,一条通向总体自由的道路由此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联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一系列实践和理论活动,笔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又一新理念,是对古今中外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又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8.
王占阳同志长期从事毛泽东思想和社会学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不断有新的学术成果问世.1993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毛泽东的建国方略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曾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2004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又出版了他的新著<新民主主义与新社会主义--一种新社会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我认真地从头至尾拜读了这部著作.我虽然不完全同意他在书中提出的全部观点,但我认为这是一部严肃认真的学术著作,书中所提出的观点一定会引起学术界的讨论与争鸣.   作者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主要理论观点是:在最一般意义上,所谓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普遍幸福主义.效率、公平、自由、民主、人权、博爱、福利、正义等,只有符合公民普遍幸福这一最高原则,才是社会主义价值.苏东剧变中,真正失败的并不是作为普遍幸福主义的社会主义,而是某些非社会主义的实践方案.   ……  相似文献   

9.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高校学生管理新规定的颁布实施,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怎样体现以人为本,增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在此,笔者结合归因理论,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和红梅 《实践》2002,(2):10-12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宣传贯彻<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各级党组织及每个党员的重大政治任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本文围绕这一问题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全球化“的概念已广泛地流播于诸学科的学术话语之中,关于全球化问题的理论研究也由于其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影响力而成为学术界的“显学“,而关于全球化问题的论争则成为我国学术界一道亮丽的景观.导致全球化论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背后主要是世界观、方法论的差异.站在什么高度、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会大不一样.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徐艳玲教授等撰著的<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全球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的最终成果)一书,站在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问题认识的理论高度,比较系统地梳理了全球化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生长点和实践生长点的关系,从而打开了全球化理论研究的新境界和新视野.……  相似文献   

12.
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刻领会<意见>的精神实质,认真实践<意见>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和举措,是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娜仁 《实践》2004,(7):38-39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条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反映了全党意愿,集中了全党智慧,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转化为具体规定.这对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对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延清  甘家昌 《实践》2002,(5):21-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江泽民总书记在论述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时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结合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以开展多种不甘落后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四有“职工队伍,是交通运输企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以德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温茂芬 《实践》2002,(10):8
在<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一书中,江泽民同志从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素质全面发展的高度,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实际,深刻揭示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提出了文化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完整体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全面进步的核心内容等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这些新的思想、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蔡庆芬 《唯实》2002,(9):111-113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为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中宣部理论局最近组织编写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一书.<读本>全面准确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权威辅导材料.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把握<读本>的主要精神,省委讲师团领导组织理论教育室、理论研究室编写了宣讲提纲,现予刊发,供大家在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谢本书 《实践》2002,(8):44
马汉儒研究员主编的<哲学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前言指出:“创新也是哲学的灵魂、动力和源泉,哲学不创新就等于没有灵魂、动力和源泉,没有生命力.“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就是一个不断地创新的思想,艾思奇哲学思想的成就也是立足于创新这一基点上的.他研究问题、评论各种社会思想、分析各种社会矛盾时,力求做到客观;不拘泥于已有的理论观点,而着眼于实践发展对理论的需要;不囿于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而善于采撷百家之长,故能使新的思想不断萌发,新的见解不断涌现.不容置疑,这种新的思想,新的见解本身,是哲学思想内容的创新;而且哲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本身,也是一种创新,这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从而奠定了艾思奇哲学思想的体系.从20世纪30年代的<大众哲学>到60年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生动地体现了艾思奇在理论创新上的贡献,也标志着艾思奇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学习和领会<决定>的精神,结合武宁县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应着力提高四种能力,以夯实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其庆 《党史博采》2005,(4):116-117
法国学者、国际马克思大会社会主义学科主席托尼·安德烈阿尼在法国<思想>杂志(季刊)2005年第1期发表了<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吗?>一文,对西方媒体制造的中国必然向资本主义演变的舆论以及萨米尔·阿明等学者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批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