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金丝雀·银丝面那天,我拖着疲惫的步子迈进家门,来不及喘口气,就听到“咚咚咚”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哦!是我的一个学生,而且是一个曾经多次受到我严厉批评,并在背后诅咒过我的顽皮学生,后边还跟着一个姑娘。多年不见,他已长成一位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男子汉了。我把他们让进屋,心头总感到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还是学生先打破沉寂。他好象很坦然,说了一些感谢我过去对他严格要求的话,然后从女朋友手里拿过一只雕刻精巧的鸟笼,里边是一只五彩羽毛的金丝雀,那样小巧玲戏,我心里一阵高兴,一身的疲劳消失了许多。“老师,这…  相似文献   

2.
我是中学政治教师,要上6个班级的课。每布置一次作业就有二三百本作业要处理。别说认真批改,就是只翻一遍也要花很多时间,其效果也很难说好。于是我请教了一位老教师。他叫我听听他的作业处理课。 一课听完,很受启发,受益匪浅。这位老师作业处理很有特色,他布置作业后并不是按常规一本一本地批改,而是采用课堂集体讨论法进行。 第一步,先让同桌同学互相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令没有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学生自动站起来报学号。说也怪,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真的乖乖站起来报了学号。除被责令限期完成作业外还被打了个“2”分。我悄悄问学生…  相似文献   

3.
王学仲 《协商论坛》2008,(11):63-63
海林是我的学生,我们最早认识是27年前的事,那时,他在北京军区某部从事宣传工作,给我的印象是淳朴、正直、很有才华,文学功底扎实,书法写得很好,记得是1980年,他的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一届书法展览,当时他是入选作者中年龄最小的,还不满30岁,作为组织者,我为他高兴。  相似文献   

4.
铁窗内的抢劫犯罪嫌疑人刘建锋听说我是公安记者,显得稍轻松一些。我递上一支中华烟,帮他点着,说:“随便聊聊。”他贪婪地吸了两口,睁大双眼望着我,我读出了他眼中的迷惑,说:“就谈谈抓你的那个人吧。”   抓他的那个人名叫易东古,是个下岗工人,被刘建锋用砖头砸成重伤,如今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昏迷不醒,当然,这些情况刘建锋并不清楚。   “我很佩服他,同时更感激他。”他的语调很缓慢、很低沉,也很真诚。这点,我信。   “他比我矮一大截,也比我瘦弱许多,我手中还有刀,可他就是什么也不怕。当时,他见我正在抢一名…  相似文献   

5.
小王是个课上得不错的政治老师,他的课语言生动幽默,讲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很喜欢上他的课。作为教导主任的我,有一次突击听他的课。只见他低垂着头,没精打采地走上讲台,课堂上也一直阴沉着脸,既没有生动形象的事例分析,也没有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整堂课小王从头讲到尾,学生反应漠然,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到30分钟,授课内容全部讲完。大概是不好意思让我还干坐15分钟,小王走到我身边轻轻对我说:“帅主任,您是不是先走一步?”下课后,我把小王叫到办公室,他说,前一天和妻子打一架,心情不好,课没…  相似文献   

6.
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与著名舞蹈家资华筠同是全国政协委员,因常在一起开会而相熟悉。2002年春季的一天,同时参加政协会议的孙冶方听说资华筠是著名学者陈翰笙的学生,就对她说:“你的老师是我的引路人。我是在他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并且对经济问题发生兴趣的,我很感谢他。”  相似文献   

7.
记得在我校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当年在班里很有名的“坏学生”。他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去网吧玩游戏,上课睡觉,不交作业,欺负同学,打架。我与他也是在“战斗”中不断增进友谊的,并使他从“坏学生”变成了我的助手。一次课外活动,我发现他篮球打得较好,跑得也很快,还有领导才能,于是在班里对他赞美一番,并大胆地让他进班委去做了体育委员。他本人也觉得受宠若惊,体育工作干得很出色,还当上了体育特长生,顺利升入了高中。当他毕业后不久来到学校看望老师时说:“我永远忘不了老师对我的评价,从那时侯起,我才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优点。”从他那一…  相似文献   

8.
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突然提出要退学,他的理由很简单,没有一个老师表扬过他,哪怕仅有的一次。望着他那失望的眼神,我无话可说,拉着他回到了教室,开始了我的政治课。 第一次提问他,内容很简单,简单到只读本框题的大黑标题,我表扬了他。 第二次提问他,内容也比较简单,简单到 只复述几句话,我又表扬了他。 几天后的一节政治课上,我讲到作为中学 生,应如何赡养扶助父母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只见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目光中有几分自卑,把手举得很低很低,几乎让人意识不到他在举手。我微笑着走到了他的桌前,用手轻轻拍了一下…  相似文献   

9.
朱东育 《半月谈》2005,(1):53-53
一位过去的学生到我家小坐.临别很郑重地说:“老师,您像以前那样批评我几句吧。”我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他说:“那时您批评我。虽然心里挺难受,但总有一种奋发向上、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勇气。可现在,批评成了奢侈品.我都不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了.”  相似文献   

10.
大都市青年的心理按摩来自上海心理咨询热线的对话□邢邦志青年人心灵的呼唤与回响悦耳的电话铃声不时送来阵阵青春的烦躁和内心的希冀:低微的女声中还带有几分颤抖。“这里是青春热线,请讲。”咨询师仲先生热情地应答道。“前些时候,我结识了一位很有钱的外地老板。也许是有缘吧,一段时间的接触以后,他非常喜欢我,我也很喜欢他。遗憾的是他已经成家。现在,他准备给我一笔钱,有好几万吧,希望我能陪他两年。您说,我该怎么办呢?”看来,这位不知名的小姐此时已陷入欲走还休、欲罢不能的境地了。守候在“太阳热线”旁的咨询师曹小姐清晰地听到电话的那端传来了另一个年轻而又苦涩的声音:“我长得丑,仿佛事事不如人,我难以摆脱这份坏情绪。小时候,我对自己的长相很不在乎,可现在,与那些漂亮的女孩相比,简直要逼我发疯。我讨厌戳心的美。我讨厌这个世界。我,我讨厌我自已。”年轻的女孩被自己的容颜搅乱了方寸。“我是一个补考的学生。放假回家后父母对我很冷淡,常骂我笨,还当着别人的面数落我。现在,他们对我实行了很多方面的强制,除看书学习外,他们不让我做任何事情,我觉得这样活下去大累了,我甚至想到……”咨询师邢老师手持“名人热线”的电话认真地倾听着。“很奇怪,我竟然  相似文献   

11.
我很早就认识文峰了!他算得上是广东省委会的一个名人,省委会的送医送药、扶贫义诊活动经常都少不了他,而我作为工作人员,认识文峰就理所当然了,再加上时不时从别人的口中也听到他的名字,感觉就很熟悉了。在我的印象中,文峰是个很低调的人,白净的脸上总是架着一副大框眼镜,微笑着,斯斯文文。  相似文献   

12.
田立 《文明大观》2001,(10):35-35
这里的榜样,特指传媒所“树立”的、供我们普通人学习的先进典型。我对榜样的怀疑,缘于初中时亲历的一次“树榜样”的过程。我的一位化学老师被定为省级先进。他口才不好,讲课平铺直叙,令人昏昏欲睡。好在他很善良又负责任,因为讲课质量不好,所以自习课他常常下班辅导,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没弄懂的问题,不厌其烦。因为下班辅导花的时间多,所以他常常需要加班加点改作业,因此而成了全校最符合先进形象的人: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以校为家。所以他一直当着学校的各种先进。这次如果一如既往地评他当劳模也很正常,问题是这次评先进是在“四人帮”倒台之后,按形势的需要这次评先要突出业务成绩,这就麻烦了。  相似文献   

13.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14.
秋天的枫叶     
在时间过程中,最能让人惊叹不已的便是人的文化嬗变和精神飞跃了。我认识王平,是在27年前,他正是翩翩少年,在一所高中读书,我是他的语文教师。他修长的身材显得有些瘦弱,也有一种那个年代少有的雅致,一双弯弯的笑眼,犹如女孩子般的柔和,然而我却发现在他柔和而又晶莹的目光中,却流动着调皮和散淡,也深藏着独立思考和超越流俗。他很内敛,表面上很守纪律,只有年轻的教师,只有像我这样不守绳墨的年轻教师才会发现他的棱角和个性。后来他参军了,在东海舰队当了一名海军战士,大约是惺惺相惜的缘故,他从遥远的大海上给我写信,…  相似文献   

15.
闻君小记     
闻君小记特约撰稿人乐秀拔闻君是我在台湾的亲戚,年过半百,已退休了。他身材较矮小,皮肤黝黑,但很精神,很健谈,知识也很丰富,经济、文学、政治、礼仪,他都懂;但他所专长的,是建筑装璜业,对建材、电料、五金等特别懂行。然而,我知道他是苦出身,大概是初小文化...  相似文献   

16.
欲哭无泪     
平萍 《人民公安》2006,(2):53-53
我与菁都是警校生,同岁但并不同校同届。我亲眼目睹了这个黑眸子女孩如何首先让同事惊异她的与众不同:因一周去向不明,菁被局里通报批评并延长实习转正半年。那时她真的还是很纯情很幼稚的.泣不成声:“那个小男生竟然敢听从他母亲的话与我分手了!我什么都给了他了,他竟敢不要我……你看吧.我这一辈子一定要让他后悔!后悔莫及!……我要让他永远不能忘怀我!”  相似文献   

17.
正我教过一个学生,他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对他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刻。直到收到他从北京一所知名高校寄来的信,我才知道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个学生家在农村,从小没了母亲,当年一直寄宿在亲戚家,与同龄人相比,条件相当艰苦。在信中,他说在初中时很幸运遇到了我教他语文,这期间,有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干部人事月报》2011,(2):15-15
多年前,我主管的部门缺少人手,当时,我聘用了一名实习生小A,因是同事推荐,所以未经面试直接上班。他是一位"三流大学"的大四学生,相貌也很普通。他住得很远,但每天到班上很早。我们当时手头的工作很忙,所以也没有人专门负责带他,他的上司就直接扔给他一堆活,大概解释一下,让他自行解决。他绝对谈不上聪明,学习东西也不快,但总是一个人闷头想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同舟共进》2013,(10):83-84
北京阎长贵(求是杂志社老干部)看到贵刊第8期“专题策划”中对黄苇町关于整风的采访,感到很亲切。黄苇町是我的同事和老熟人,我以前知道他是经济学家,看了你们的采访后,得知他还是“党建研究专家”。对整风、党群关系等话题,他谈出了真知灼见,我很为他高兴,祝贺他。算起来,我是有将近6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我1955年18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对这次整风、整党有很高的期待,  相似文献   

20.
我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从小就渴望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06年,大学毕业如愿当上老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孩子王”,从此就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最高追求,把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当作最大幸福。我坚持旁听老教师授课,找出自己课堂的有效点和无效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听懂吃透知识。我坚持带学生出早操、上自习,引导他们培养好习惯,即使在怀孕初期也未曾间断。由于工作超负荷,导致我和期盼已久的宝宝“擦肩而过”。失去了宝宝很不幸,但我觉得学生也是我生命里的孩子。赶上下雨,我就把伞留给学生;学生没吃早饭,我就备下一箱桃酥;发现一名学生家庭困难,我就从每月不足千元的收入中拿出100元悄悄塞给他;有学生生病住院,我就去探望和照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