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10,(4):34-36
她是一位乡村医生,她在维吾尔族乡亲的呵护中长大,她熟悉村里每家的情况,能用流利的维吾尔语与村民交流病情,村民们不仅把她当成医生,还当成了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大姐、阿姨、阿帕……她对乡亲的爱超过了对儿女、对家庭的爱。即使是两鬓斑白,这位年近60的母亲仍然没有离开她挚爱的乡亲回到儿女的身边,她就是夏忠惠。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2,(1):5-5
亲爱的台湾父老乡亲们:你们好!我们是久别故土居住在祖国大陆的台湾乡亲。今天我们欢聚北京,共同庆贺台胞之家———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成立20周年。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我们更加思念海峡彼岸的父老乡亲。美丽的宝岛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饱受外敌的欺凌与压迫。甲午战争后,台湾被迫从祖国的怀抱中分离出去。为了使台湾重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抗击日本殖民统治,我们的父辈兄长不惜以死相拚,前仆后继,牺牲达65万人,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展示了我们台湾乡亲…  相似文献   

3.
她是一位乡村医生,她在维吾尔族乡亲的呵护中长大,她熟悉村里每家的情况,能用流利的维吾尔语与村民交流病情,村民们不仅把她当成医生,还当成了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大姐、阿姨、阿帕……她对乡亲的爱超过了对儿女、对家庭的爱。即使是两鬓斑白,这位年近60的母亲仍然没有离开  相似文献   

4.
宜周 《台声》2002,(11):1-1
最近,由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乡亲组成的民间团体———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举行了第次全国台湾同胞代表会议。来自祖国大陆各地的乡亲代表,认真总结全国台联第6届理事会5年来的工作,选举产生了全国台联第7届理事会及领导成员。长期以来,全国台联和各地台联发挥乡情和亲情的优势,广泛联系台湾岛内外的乡亲,积极开展两岸民间的各种交流交往活动,反映台湾乡亲的愿望和意见,向台湾乡亲介绍祖国大陆的对台方针政策,介绍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团结海内外广大乡亲反对各种“台独”分裂言行。同时,在服务好生活在祖国…  相似文献   

5.
吴冬发是江西省南城县严和乡上兰村瘫痪在床20年的青年农民。近期,他在亲戚的护理下,踏上去西安东医之路。吴各发于1960年出生在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家庭,他刚出生不久,父亲因操劳过度而患病去世,撇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天有不测风云,一场发烧使还不到10岁的小冬发患下了小儿麻痹症,他双脚瘫痪,平时要靠母亲来照顾生活起居,而他的母亲也早已过了花甲之年。今#乡平县太难的房槽7de扶正件全身关节疼痛,日夜呻吟,母亲想给儿医治却没有钱,只有暗自流泪,暗自伤悲;,然而,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邻里乡亲没有抛弃他。当村干部了解他…  相似文献   

6.
藏匿青山的道德文章──读台胞梁岳先生的《怀母志》毛传书几年之前,一位朋友给我送来一份文稿,说是一位名叫粱岳的去台乡亲写的,准备刻石竖立在他母亲的墓前,要我帮助作些推敲,以求文字表述得更精确些。我接过一看,一个不寻常的标题──怀母志,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乡音》2006,(7)
母亲走了,走得那样匆忙,任凭儿女们再撕心裂肺地呼唤,再痛彻心扉地哭喊,也没有回应地离去了。 "做好人难,更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人。"母亲做到了,是用她对乡亲、对同事、对他人的满腔赤诚、宽厚胸襟写就了好人的一生。三年困难时期,母亲任村里(肃宁县玉皇庙村)的大队长,眼见乡亲们辛辛苦苦种一年庄稼,吃不饱饭,母亲第一个建议解散大食堂,实行生产队管理土地,乡邻互助度灾荒。母  相似文献   

8.
何标 《台声》2011,(2):56-57
2011年12月22日,是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的日子。30年来,全国台联始终坚持服务乡亲的宗旨,推动并组织两岸之间的交流交往,积极了解和反映台胞乡亲的愿望和诉求,努力维护台胞乡亲的福祉和利益,加强与全球台胞社团组织的联系与互动,团结广大台胞乡亲共同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9.
蔡世彦 《台声》2011,(1):54-55
2011年12月22日,是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全国台联)成立30周年。30年来,全国台联始终坚持服务乡亲的宗旨,推动并组织两岸之间的交流交往,积极了解和反映台胞乡亲的愿望和诉求,努力维护台胞乡亲的福祉和利益,加强与全球台胞社团组织的联系与互动,团结广大台胞乡亲共同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0.
1949年,我10周岁。 1949年8月17日,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州城,我在家乡的山上放牛。进城卖菜的乡亲回来说,国民党军队跑了,解放军来了。我们才知道解放了!卖了菜的乡亲得到的纸币“金元券”都是废纸。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乡亲对侨乡的捐赠活动具有数额大、范围广、内容多等特点,具有主动性、持续性、规范性等特征。海外乡亲的捐赠活动是中国慈善捐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慈善事业的重要优势。因此,研究海外乡亲对侨乡的捐赠活动,不仅有利于加深侨乡研究的内涵,而且对拓展中国慈善事业的研究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广东台山为个案,探讨改革开放以来台山海外乡亲捐赠活动的原因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菁 《当代广西》2009,(9):38-39
“梅花香自苦寒来”,邓荣志的创业发展过程充满了艰辛。为改变乡亲养虾靠运气的局面,邓荣志上大学时就立志带领乡亲养虾致富,刻苦钻研水产养殖技术理论,到养虾基地进行实践,为回乡创业积极准备着——  相似文献   

13.
1999年12月7日,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和台湾”海峡两岸文教经贸交流协会”共同组织的,1999海峡两岸文化巡礼──教育研习营一行50余人,来到全国台联进行座谈。全国台联杨国庆会长,石四皓、苏民生副会长及各部室负责人热诚欢迎岛内乡亲光临。此行乡亲多为桃园市的小学教师,并多为第一次来北京。杨会长亲切地向他们介绍了全国台联、各省市台联为台湾乡亲服务的宗旨和机构组织情况,并介绍了大陆34000多台湾乡亲的概况。台湾教育研习营此行团长苏家明先生是桃园市民代会主席,他在座谈会上说,近年来两岸交流加快了。祖国统一是百年大计,…  相似文献   

14.
杨骅 《台声》2001,(12)
作为联络海峡两岸乡亲情谊的“台胞之家”———全国台联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笔者在全国台联近20年的工作经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一年的国庆节都是联络工作最繁忙的时候,也是海外、岛内乡亲回国人数最多的时候。记得全国台联成立的第3年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大庆,筹备工作十分繁忙,当时只有几十个工作人员,会里第一次邀请了来自美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欧洲等地的200名台湾乡亲。那年的10月1日,200名台湾乡亲全都登上了天安门西侧的观礼台,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到邓小平检阅陆、海、空三军的盛况…  相似文献   

15.
2011年6月13日,台北市温州同乡会的29名温籍乡亲,在林亦冲理事长的带领下踏上温州这片令他们魂牵梦萦的故土,进行为期一周的“乡亲返乡之旅”。  相似文献   

16.
慈善事业社会化是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途径,以社区为依托是实现慈善事业社会化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海外乡亲在中国侨乡的慈善事业与侨乡社区建设的结合,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中国社会转型和侨乡社区对慈善事业的需求,侨乡社区建设与海外乡亲慈善理念的吻合,侨乡慈善事业社区化与海外乡亲慈善心理倾向的契合为两者的结合创造了条件。因此,发展海外乡亲慈善事业应以社区为依托,将海外乡亲的慈善事业列入社区规划,大力引导海外乡亲在社区设立或者资助慈善组织,培育海外乡亲支持侨乡社区慈善事业的示范点。  相似文献   

17.
致富不忘乡亲 热心兴办教育鄢陵县政协常委、县工商联执委张爱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先后办起了砖瓦厂、养鸡场,固定资产达100多万元,成为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并被评为市、县劳动模范。他致富不忘国家,不忘乡亲。他经常对人讲:“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  相似文献   

18.
福建后坑村海外乡亲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捐赠体现了捐赠的持续性、捐赠的家族性以及子继父业、世代相传等特点,反映了海外乡亲历久常新的“乡土”情结和对宗族、血脉的留恋和认同。  相似文献   

19.
兰岚 《政协天地》2010,(4):59-59
【本刊讯]由泰国福州会馆和泰国古田乡亲筹委会联合主办,马来西亚古田乡亲筹委会协办的第三届世界古田同乡恳亲大会3月20日在著名旅游城市泰国芭堤雅市隆重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古田乡亲共聚一堂、共话家常、共叙乡谊、共谋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光正 《台声》2001,(3):31-32
国际知名考古学家、前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张光直乡亲于 2001年 1月 3日不幸病故。光直先生杰出的一生,令人钦佩;不幸病故,令人痛惜。本刊在此特别发表光直先生长兄张光正(何标)乡亲的文章,以志哀悼和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