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9篇。它们是:1.贾谊《过秦论》;2.司马迁《报任安书》;3.诸葛亮《出师表》;4.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范仲淹《岳阳楼记》;6.文天祥《正气歌并序》;7.梁启超《少年中国说》;8.林觉民《与妻书》;9.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翻检了一下,有9篇。它们是:贾谊《过秦论》、司马迁《报任安》、诸葛亮《出师表》、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范仲淹《岳阳楼记》、文天祥《正气歌并序》、梁启超《少年国说》、林觉民《与妻书》,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3.
微图     
《台声》2014,(3):111-111
珍惜岁月: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杂诗》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唐)杜牧《送隐者一绝》前不见占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相似文献   

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名句出自《岳阳楼记》。千百年来,范仲淹的这篇作品丝毫没有因历史的变迁而被冷落、淘汰,相反,因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道德和政治财富,而愈显其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我的眼眶蓄满了泪水,这是当全场观众起立共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此时此刻怀着感恩、怀着敬意,忆先烈、忆岁月、忆我们。红色的历史其实从来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的血脉和情感,仍和那段历史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6.
范敬宜 《中国人大》2010,(23):53-53
北宋名臣范仲淹善文,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诵千古。但是范仲淹还善诗,则知者不多。其实范仲淹的诗不但写得好,而且写得多,收入宋刻《范文正公集》的诗赋就有268篇(首),其中多为警世之作。  相似文献   

7.
卞毓方:记者、教授、作家。已出版《岁月游虹》、《雪冠》、《煌煌上庠》、《长歌当啸》、《妩媚得风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历史是明天的心跳》、《季羡林:清华其神北大其魂》等著作10多部。近年在散文界长啸而出,独树一帜。作品已有10多篇被收入全国各省大中学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8.
民进中央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文联主席张帆(南帆)的历史文化随笔《历史盲肠》,近日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历史盲肠》南六篇回忆组成。是作者2012年应邀为《收获》杂志写一年的专栏随笔。全书以十余万字的篇幅,围绕作者自身的知青生活,以个人的文化视角,个体性的记忆,  相似文献   

9.
1982年5月5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轰动史学界的电讯:不久前.在沂源县骑子鞍山发现了距今40万年至50万年的猿人化石。在此后几天的时间里,《人民日报》、《文汇报》、《广州日报》、《解放日报》、《北京日报》、《大众日报》等先后刊载了这条电讯、沂源发现猿人化石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从此.沉睡了几十万年的沂源猿人拂去历史尘埃...  相似文献   

10.
当代要论     
《今日中国论坛》2001,(3):F002-F002
今年是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发表二十周年,这个决议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杰作,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还具有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他从小就养成了学习和背诵中国诗词典籍的习惯,《三字经》、《论语》、《唐诗300首》、《古文观止》……能整篇整篇地背诵。《长恨歌》、《琵琶行》,能背到一字不落。他研习《二十四史》、《易经》、《孙子兵法》,喜欢讲述中国历史故事。 他喜欢挑战,60岁时还要体验跳伞的刺激。他的座驾是一架直升机,他常常坐着直升机在马尼拉上空飞来飞去,指挥着他商业王国的运转。  相似文献   

12.
傅宁军 《台声》2002,(8):40-41
8集电视记录片《血脉》已经和广大观众见面了。正如片名所提示的那样,连接海峡两岸,使之经历岁月沧桑仍不可分割的,不仅是因为同一个中国的地理概念,更因为同一个民族的骨肉承传,由此而延伸的文字、习俗、情感等等的共同基因。作为《血脉》的撰稿,该用什么样的笔墨去发掘《血脉》的内涵?换句话说,以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才能让《血脉》的解说更加贴近主题?当我穿过成堆的参考资料、采访笔录以及拍摄素材,倾听着170多位历史事件亲历者与见证者的声音,并和总编导吴建宁探讨表述方式的时候,有一种触动心弦的震撼挥之不去。历史如…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0,(4):78-82
溪口,得名于穿镇而过的剡溪之水,澄碧如练,逶迤至远方。不远处武山雄踞于东。山水相映,山清水秀。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武陵源”相传指的就是这里,因为溪口的古称就是“武陵”。秀美的风光使这里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到了近现代,源于蒋氏父子的关系,溪口再度成为焦点。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潮流中.溪口一度躁动,继而空前繁盛,最终又重趋平静和散淡。这个秀丽的小镇,算得上是那段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相似文献   

14.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的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它记载了西周后期至春秋时期跨度达五百多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社会生活诸方面的重要史实。全书21篇,每篇的“对者”、“论者”、“谏者”、“教者”,纵谈历史,横览天下,着眼现实,预示未来,充斥着不少内涵深刻、昭启后人的劝世良言。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人大月刊》走过了20年的历程,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在此,我谨表示热烈的祝贺!翻开《上海人大月刊》的历史,它伴随着上海人大工作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走过了一段段不平凡的岁月。  相似文献   

16.
清风 《创造》2009,(1):92-93
一则故事,一帧图片,一方印章,一段历史。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新书《突围》,好比开启了时光隧道,把大家带进国门初开、改革开放初期的激荡岁月。  相似文献   

17.
佐人 《现代领导》2009,(9):31-32
我国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先生可谓卓具“空想”之能力了.池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不纳税、无徭役,老人和孩子都无忧无虑、悠然自得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5,(4):38-39
由中、日、韩三国学者联合编撰的历史共同读本《开创未来的历史》已于今年5月26日在日本和韩国同时出版。6月9日,这一读本在中国正式出版,名为《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相似文献   

19.
蒋建春 《台声》2006,(12):58-59
终于,《回归——记海外归来的台湾同胞》问世了.我开始收拾散乱的稿件和老照片,翻看着一篇篇的文和一幅幅的图.编书时冒出的种种感想又涌现出来.那时忙于编书顾不得整理那些时不时冒出的零散的感想,而现在正是时候……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新闻周刊》第24期报道.一场在新中国历史上涉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换届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