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商界最近表示,中国大陆一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为两岸经贸深层次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条件,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将出现新高潮,有利促进两岸“三通”、打破“戒急用忍”的限制。如果今年中国大陆正式加入WTO,台湾也有望在大陆之后以“台彭金马关税领域”名义加入。大陆入会后关税降低,限制减少,市场进一步开放,将为台商在大陆的发展创造更广阔、更良好的发展商机,有利于促进两岸贸易增长,使两岸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祖国大陆进口关税降低,有利于台商进口原料与零部件降低成本,促进台湾增加对大陆出口,提高出口竞争…  相似文献   

2.
声音     
《台声》2014,(2):14-15
马英九:台湾经济要想更上一层楼,必须打破两岸关系的僵局。唯有打破僵局,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同时台湾也要适时因应大陆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两岸产业合作,才能有助于台湾拓展大陆市场,也比较容易参与区域经济整合。——1月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发表元旦祝词时作出上述表示。  相似文献   

3.
檀国柱 《台声》2011,(7):88-89
6月14日,台湾亿光电子宣布推出两个LED(发光二极管)照明品牌“Everlight”丢疆“zenaro”.zenaro以欧美市场为主,Everlight则着眼于大陆市场。LED竞争非常激烈。公司董事长叶寅夫呼吁,两岸要整合合作,抓住当前两岸难得的发展机遇,以台湾的基础结合大陆的市场,建立全球第一的LED华人品牌。  相似文献   

4.
台湾爆发“3·18”学运的一个深刻背景原因是近年经济持续低迷不振。台湾经济困境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物价变动及劳动市场等方面。由于民间消费与投资增长乏力、出口竞争力明显下降、工业生产增幅小、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导致总体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造成台湾经济困境的原因,除了全球景气衰退与台湾自身结构性问题外,近年台湾经济还面临一些新问题的严峻挑战。一是区域经济整合潮流对台湾的冲击效应日益明显;二是台湾应对大陆经济转型发展乏力;三是经济振兴严重受困于政治因素。台湾突破经济困境的路径,关键在于要排除非经济性因素障碍,深化与大陆经济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大陆市场和区域整合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台湾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经过前17年的持续发展,到近年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根据台湾“陆委会”的估算,1995年两岸贸易已达225亿美元,台湾已成为大陆第二大进口地区,大陆也成为台湾第四大贸易伙伴。同一时期,台湾对香港的贸易,更显突飞猛进,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两岸三方的经济交流,已出现全方位互补合作的格局。 过去17年的交流,对两岸经济的发展,产生许多正面的效应。对台湾而言,大陆市场的开拓,不但有助于出口与经济的持续成长,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也加速内部产业  相似文献   

6.
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比分析海峡两岸制造业服务化现状,研究其互补特征,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法,用经济体制造业出口中所内含的服务行业增加值比重来衡量制造业服务化,可对1995—2018年海峡两岸制造业服务化现状与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发现如下:(1)台湾整体制造业服务化水平高于祖国大陆,但大陆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较为迅速,台湾却有明显退步,两岸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均落后于发达经济体。(2)大陆运输仓储、金融保险等中低端服务化水平高于台湾,而科学技术、信息通信等高端服务化水平以及批发零售服务化水平则低于台湾。(3)台湾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对岛外服务要素的依赖性较大。(4)大陆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发展较为滞后,台湾在此方面领先于大陆。未来两岸应进一步推动形成双方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优势互补布局,在深化两岸经济融合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临近,未来两岸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态势也愈来愈明确,两岸进入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双方均对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表示出高度重视。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就职两周年的记者会上提出:“台湾的产业结构一定要改变,台湾的经济策略也一定要调整。”大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日前台湾联合报举办“为台湾经济开路高峰会”,讨论与诊断台湾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寻找台湾经济发展的出路。就在此时,台湾经济学者马凯教授却发表奇谈怪论,认为台湾最大危机不是在韩国,而是太过依赖大陆。他表示,台湾这十多年来中上游原料生产在台湾,但下游组装在大陆,出口市场在欧美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大陆5年前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严重冲击台湾经济命脉。他进一步表示,“台湾的经济成长率里,高达75%来自大陆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两岸“三通”对两岸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仪 《统一论坛》2004,(5):47-48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大幅增长,自台湾出口大陆的机器及中间产品亦随之大幅度增加。由于台湾方面管制自大陆的进口,造成进口金额不大且增长缓慢,因而使台湾在两岸贸易上享有大量的出超,对大陆经贸的依赖程度也快速增加。就贸易依存度而言,1993年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已超过总出口15%,仅次于对美国的出口;但就贸易顺差而言,大陆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如果两岸真正实现“三通”,大陆的商品可能会大量涌入台湾市场,台湾贸易顺差的状况虽然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两岸经贸发展前景仍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欧美消费驱动型增长模式难以维持,先后推出再工业化政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两岸既有的以欧美市场需求为终点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在当前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大背景下大陆克服"中等收入陷阱"以及台湾走出"中上等收入困局"均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推动两岸经济发展转型,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中时 《台声》2002,(4):26-27
两岸经贸关系变化最近备受关注。据“经济部国贸局”最新的统计,去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总出口之比率(即出口依存度),上升到19.6%,台湾已是全球对大陆市场依存度最高的“国家”。由于对大陆出口持续成长,台湾产制的货品在大陆的市场占有率,去年达11.23%,仅次于日本,高居全球第二位。台湾对大陆出口依存度升高,是大陆经济持续发展必然的后果。据统计,去年大陆出口成长7.7%,总金额为2666亿美元,进口成长8.2%,总金额为2435亿美元。去年大陆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101亿美元,一举超过加拿大与意大利,成…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4,(2)
<正>两岸产业分工合作一直是各界关注的话题,而随着大陆产业快速发展,两岸产业的竞合关系也在发生剧烈变化。台湾产业优势正逐渐流失,发展空间受到压缩;大陆产业则遭受重复投资、产能过剩问题的困扰,两岸产业已出现竞争多于合作互补的现象。尽管两岸在商品市场、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竞争可说是大势所趋,并非全不可取。但当市场上的竞争愈演愈烈,甚至形成恶性竞争,对两岸经济健康发展必然不利。近年来,两岸产业主管部门通过"搭桥项目"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两岸经贸关系的进展与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利娟 《台声》2001,(1):15-17
70年代末两岸贸易的恢复与发展,开始了两岸经贸关系的新篇章,而在两岸贸易的带动下,80年代初期,台商投资大陆迈开了步伐并迅速发展起来,两岸经贸关系逐步形成了以台商投资与两岸贸易为主体、其它经济交流与合作形式跟进发展的格局。据台湾“经济部国贸局”的统计,两岸贸易额从1979年的O.77亿美元,增加至1999年的257.58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3.73%。20年间,两岸贸易总额累计己超过1600亿美元。  目前,两岸已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台湾是大陆第5大贸易伙伴和第3大进口市场;而大陆(包括香港)则是台湾第2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台湾经济持续低迷不振,甚至出现战后以来罕见的经济负增长窘境。对此,台湾岛内有舆论认为,是大陆“磁吸效应”造成两岸经贸关系过密的后果。然而事实却正相反。两岸经贸关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日益成为台湾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自2002年以来,两岸经贸往来已进一步成为台湾经济增长决定性的因素。2002 年台湾经济走出上年负增长的局面而呈3.54%的低增长。从支撑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看,台湾经济整体需求“外温内冷”,而外部需求回升,则主要依赖两岸经贸关系的加速发展,大陆市场已经成为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2003 年台…  相似文献   

15.
14年增21倍两岸贸易持续扩增台湾“经济部国贸局”近日统计显示,两岸贸易自1987年到2000年共增长21倍,大陆已经成为台湾的第3大贸易伙伴,第2大出口市场。台“国贸局”预估两岸加入WTO后,贸易额将进一步扩增,台湾在国际市场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将在大陆有更大的商机,诸如电子资讯产品,纺织产品,汽车零组件,机器设备等均是在大陆开放市场,减让关税后的优势产品。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两岸经济关系出现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是国际经济变革、两岸经济转型与两岸关系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从全球背景看,海峡两岸经济虽然发展阶段不同,但经济发展方式有相同之处,即出口占GDP比重偏高,主要依赖欧美市场。在出口扩张带动经济增长形态下,两岸同时存在着内需较弱、社会资源向出口部门集中、经济结构与贸易结构低端趋同等现象。面对全球经济再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构建了包含消费、投资、出口和国民收入恒等式在内的联立方程组模型,选取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考察了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两岸贸易对台湾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并且台湾自大陆进口能够"创造需求",其对台湾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于台湾对大陆出口。在此基础上,以2008年为模拟基期,以2013年为模拟期,模拟了ECFA早期收获清单的实施对两岸贸易及台湾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ECFA早期收获清单的实施无论对两岸贸易还是整个台湾经济都具有较为显著的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18.
大陆是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外销的重要市场,20多年来,台湾农产品对大陆出口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本文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1992-2011年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的变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WTO以后,规模效应逐渐成为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市场的主要来源,而ECFA协议的签订将这种效应进一步放大;竞争效应在初期是保持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大陆农产品市场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台湾农产品的竞争力出现了衰减,竞争效应逐期下降,并出现负数,这应该引起两岸农业决策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台湾宝来金融集团,2005年1月主导完成了台湾“正隆”收购大陆A股上市公司山鹰纸业公司百分之十二股权并购案,使台湾“正隆”成为山鹰纸业国有股之外第一大民营股东,实现了两岸第一宗优势互补的产业整合案,也是第一家台湾上市公司以“战略投资人”方式投资中国大陆A股上市公司的案例。台湾宝来金融集团“大中华资本市场”总经理黄齐元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指出,台湾券商进入大陆,首选着力点应该在投行业务方面,实践将证明,很多成功的案例正在逐渐出现。黄齐元认为,大陆企业欢迎具有内涵的外资战略投资者,欧美的外资因为太大,很难介入中型企…  相似文献   

20.
赵郁美 《台声》2000,(2):11-11
最近以来,台湾业者普遍认为:大陆加入世贸组织为期不远,台商拓展大陆内销市场刻不容缓,他们呼吁台湾当局放弃“戒急用忍”及两岸“三不通”政策,协助台商抢攻大陆市场。台湾“建大工业”董事长杨银明、东弟台商协会名誉会长叶宏灯等近日指出,现在台湾当局对投资大陆限制太多,阻碍了台商发展脚步。随着大陆“入世”后市场逐渐对外开放,预期台商加工贸易为主的经营形态将会改变。当局“戒急用忍”的僵化政策应尽快扬弃,努力营造两岸和谐关系,以适应新形势发展。台湾学者侯家驹发表文章说,台商已因“戒急用忍”而丧失许多投资良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