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等你     
我在等你,这句话永远是灯,照亮着我人生的征途。这是一种亲情的守候,是亲人间的寄托与希望。  相似文献   

2.
赵德光 《当代广西》2006,(24):53-53
吴振汉在亲情的“围剿”下,逐步滑入了犯罪的深渊,个中教训极为深刻,发人深思,令人警醒。亲情是美好的。我们在父母的微笑中到来,在亲人的关心下成长,最终还将在亲人们的怀抱中永远地离开,几乎每个人都是在亲情的呵护下走完自己的一生。因此,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亲情,都渴望亲情。但如何对待亲情,人们的观点并不一样。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亲情则是一块试金石。有的人,如周恩来总理,对家人“约法三章”,严格到不近人情的地步,死后没留任何财产,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人,面对亲友的要求,用尽手中之权,以损人利己为荣,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  相似文献   

3.
△在生命的旅途上,总有一天,我们都要到达同样的终点。在无法逾越的亲情和血缘上,能够永远照耀着我们的,是爱。  相似文献   

4.
世界只有一个中国,中国是一个大家,不论你在海角,还是天涯,家中的亲人都在把你牵挂。一道海峡隔不断亲情,两岸永远是一家。  相似文献   

5.
年愈古稀的父亲,儿女是他永远的牵挂。当获悉女儿有了婚外情家庭面临崩溃时,父亲不远千里动员全家出征,演绎了一番亲情大拯救……  相似文献   

6.
《台声》2020,(11)
正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这种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永远都无法改变的海内外台胞携手同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事实再次证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这种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永远都无法改变的。没有什么能割断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两岸同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涌现出了许多携手同心、共抗疫情的感人故事,展现出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命运与共的骨肉亲情。在疫情面  相似文献   

7.
章文 《政协天地》2008,(9):24-25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上承中原、吴楚,下续台湾、海外,鲜明地昭示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史渊源。海峡两岸闽南人亲情、乡情相连,是永远分不开的情谊;地缘、血缘相亲,是永远割不断的血脉;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和传承的闽南文化,是"闽台一家"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8.
陈海舟 《台声》2001,(9):4-7
7月16日,2300人规模的台北国父纪念馆座无虚席。第六届祖国大陆和平小天使赴台交流团正在此间正式演出。 “……这一次我们眼里饱含着泪水,这一次我们心里充满着期盼。我们不想说再见,我们只想到永远。永远的亲情!永远的团聚!永远的龙人!永远的中华!”小主持人深情的话语甫毕,观众们即报以热烈的掌声。演出结束时,观众纷纷拥上舞台,向小天使们的成功演出表示祝贺! 这是应台湾企划人协会邀请,进入新世纪后祖国大陆和平小天使访问团在团长苏民生和副团长郭长江、高锦松带领下首次到台湾岛内交流访问。该活动自1992年启动,已历时1…  相似文献   

9.
覃雪荣 《传承》2008,(1):46-49
每一个时代的春节都折射出每一个时代的影子,每一种春节习俗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虽然俗随时迁,但是无论过年的方式怎么变化,追求团圆、享受亲情的本质永远都不会改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主题语:欢度佳节,劳动最光荣美食:富强粉猪肉馅包饺子,点心算是"奢侈品"  相似文献   

10.
沅陵籍国民党将军戴锷戎马一生,颠沛流离,自视亲情、乡愁意切,终于两岸开放探亲后,于1989后春回到阔别40年的大陆,回到故乡沅陵,见到了早思暮想的白发亲娘,走近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听到了家乡永远不变的乡音。少年立志出乡关戴锷学名戴运珍,1929年3月18日出生于湖南沅陵县北溶乡朱红溪村青龙头组戴氏村庄。少年时,生活  相似文献   

11.
读《我们仨》,感动之余,有人叹息说杨绛很幸运,遇见了才华横溢而又专情的钱钟书,至此才有从一而终的美满回忆;也有人在泪光中唏嘘钱钟书何其幸福,虽经历运动,却始终有爱妻爱女相陪相伴,一生从未孤独…… 我却想:天若有情,天定会微笑,因为人间因这一份挚爱亲情而温情流溢,泽荫永远。  相似文献   

12.
汪冠兴 《台声》2024,(1):74-75
<正>台湾光复,乃是中华民族的胜利,也是两岸同胞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所取得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彰显了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的紧密联系,更展现了中华民族始终无法分割、永远不能分离的血脉亲情。回顾台湾光复的历程,我感到无比自豪。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时刻。在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下,  相似文献   

13.
亲情关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首先来自于亲情关系直接影响着一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进而使亲情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联系,即亲情关系的广泛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亲情关系的亲和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亲情关系的稳定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连续性、亲情关系的差序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亲情关系的自发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无意识性之间存在着种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1月4日,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可对历经坎坷的我们一家人来说,却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当一家三口围坐一起举杯相庆时,伴着芬芳瑰丽的香槟流淌的是浓浓的亲情,望着曾经失去又拥有的乖巧女儿和由女儿搭线与我此生长相厮守的丈夫,我的泪濡湿了双眼,酸甜苦辣的往事顿时像潮水一样从我心底涌出  相似文献   

15.
亲情教育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话题之一。新世纪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亲情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客观指出了当前大学生亲情教育的困境,并有的放矢地提出实效性的优化策略,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亲情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情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重视亲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美德。目前高校的亲情教育被弱化致使大学生亲情意识淡薄以至缺失。实施亲情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是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重要内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纵使有民进党当局掀起的一波又一波打着"转型正义"招牌"去中国化"的浪潮,也不论台湾当局如何口是心非、如何变本加厉、如何数典忘祖,终究改变不了的是两岸同文同种同宗同源的一脉相承,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亲情、乡情、骨肉情;"去中国化"去不掉的是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在他们内心,中华文化永远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更是古圣先贤留给两岸同  相似文献   

18.
当代著名作家刘庆邦是一位自我体验型作家,童年的成长经历直接影响他的小说题材的选择和风格的构建。亲情缺失是刘庆邦小说文本中一种典型的情感缺失现象,主要表现为父爱缺失和母爱缺失。因此,只有深入分析这种亲情缺失中父性母性的萌发、亲情缺失少儿的成长困境等,并进而探讨亲情缺失对少儿成长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才能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刘庆邦亲情缺失书写的创作动因。  相似文献   

19.
正一样的味道,一样的年;一样的期待,一样的梦。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喜庆、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着对春节的美好记忆,在这美好的记忆中成长、传承。每逢春节,不管你身在何处,家是你永远的牵挂和归宿,大家都会放下忙碌,背起祝福,赶着回家过春节,让家更温暖、让情更深厚、让传承更久远。这份浓浓的亲情,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大伯季方(1890—1987)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但他永远让我怀念,这不仅是因为亲情,更是因为他的革命精神和他的人格魅力使我难以忘怀。在他逝世30周年纪念的日子里,又勾起我无尽的思念之情。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1911年,大伯他投身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洪流。那年春季,他进入保定军官学校时,震动全国的武昌起义爆发了,清政府极度恐慌,害怕近在咫尺的保定军校入伍生队中的革命火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