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前,许多来送礼的人还是有对策的."在杭州开出租车的戚师傅则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有些顾客会找出租车代送礼品,"前年,有一位象山的顾客叫我找7辆出租车拉海鲜,谈好价钱,我们就载着礼品根据顾客给的地址,挨家挨户送.去年底以来,我还没遇上让我们挨家挨户送礼的顾客,可能跟新的规定有关."  相似文献   

2.
附近一家超市新近有了自己的巧克力品牌,我到平常习惯的货架前逗留,服务员在一旁极力怂恿试试他们的新品牌,并言辞阵阵:“你喜欢的那家不过是广告打得好,包装不同而已,买我们的不但便宜,还有礼品送。”我虽不露声色,却甚觉不妥。有了自主品牌,就会极力排斥代理品牌吗?  相似文献   

3.
《法庭内外》2009,(8):60-60
法官: 今年“五·一”节期间,我找了一辆出租车陪70岁的母亲去300里外的福州市农村去看望年迈多病的大舅,当出租车司机兰某看到我母亲是一位老人时,便说路不好走,提出如果不是他出租车司机的原因造成人身伤害的话,我们不能让他承担赔偿责任。这样,我就和兰某口头达成了“出租车一方无过错造成人身损害不承担赔偿责任”的约定。  相似文献   

4.
简要案情 2005年4月19日凌晨1时许,犯罪嫌疑人胡某在某县城搭乘陈某驾驶的出租车要求去该县的白果镇,前行约200米,陈某打电话请示老板后告知胡某不愿去白果,胡某夺过陈某手机(价值2000元)假装打电话,并念道“我的刀呢?”然后胡某令驾驶员停车,随手拿走驾驶室的50元钱下车买烟,后对驾驶员说:“要么送我到白果,要么挨我两刀。”陈某害怕,乘机驾驶出租车离开现场。  相似文献   

5.
近日,我到“全国模范检察院”——石家庄市长安区检察院搞调查研究,听到这样一件事:某单位一副经理,因涉嫌经济犯罪被审查,其家属托人,分别给四个办案人送了礼,以求“关照”。第二天上午,四人不约而同地将“礼品”交给院领导。后来,被告人依法被判处5年徒刑,送礼人不服,就控告干警收礼受贿。当她得知“礼品”早已上缴时,自知是讨了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和儿子去加拿大维多利亚的表姑家玩。 我和儿子决定去维多利亚大学看看。我们向表姑问清了路线,但出发时搭错了车,找不到去维多利亚大学的路了。我和儿子拦不到出租车。儿子急得见车就拦。这个开车的是一位面善慈祥的老人。儿子用简单的英语打了声招呼,然后用中文说:“爷爷,你可以栽我们去维多利亚大学吗?”  相似文献   

7.
刘希 《政府法制》2011,(29):28-28
初到墨西哥的普埃布拉市,我发现当地的出租车竟然“分性别”。一天晚上,我们全家从朋友家出来,顺手拦住一辆出租车。我坐进副驾驶的位置,老公也迅速抱着女儿钻进车里。没想到女司机马上跳下车,打开后面的车门,做了个请老公下车的手势。女司机心平气和地答道:“这是粉色出租车,由女司机开,乘客也必须是女性。”  相似文献   

8.
近期,我们遇到一连串的“社会震荡”。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后,一些地方的出租车“连锁罢运”。这一连串的“行业罢运”现象,固然有其背后共通之处,但也有一种权益受损后,心理长期压抑导致的权利躁动。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国家的反腐败斗争一直很关注,希望通过这项斗争加强党的建设。我所提的问题是:1.收受礼品与正常的亲友之间送礼的界限是什么?2.正常馈赠与行贿受贿的区别是什么?3.收受礼品与收受贿赂的区别又是什么?刘玉林同志:您所提的问题很好,也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现在,我们就您所提出的问题逐一作简单解答,供参考。1.首先区别收受礼品与正常的亲友之间送礼的界限。亲戚朋友之间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送些礼物是正常的礼尚往来。因此,办案人员在处理接受礼品的错误时,一定要严格区别收受礼品与正…  相似文献   

10.
收受贿赂是渎职罪之一。对犯索贿、受贿罪者应从重处罚已为人们所重视,但对于行贿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它的危害性又有多大,应当如何处理等问题,有些同志还认识不足,以致使某些应当受到惩罚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放纵了犯罪。这确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例如,不少人至今还错误地认为,托人帮点忙,送些礼品示谢,是人情之常,不必大惊小怪,更谈不上有什么罪过。殊不知,在一定的条件下,送“礼”者和受“礼”者既非亲戚,又非知己,一方将“礼品”送给另  相似文献   

11.
雨非 《检察风云》2012,(10):12-13
说礼品经济是继人口、信息、金融等之后又一个可以用“爆炸”来形容其发展态势的事物,一点儿也不过分。作为中国人,也许我们对于每天发生在身边的送礼那些事儿早已习惯甚至麻木,而这恰恰证明了其普遍性。中国的礼品经济到底有多大规模?谁也无从回答。熙熙攘攘的表象之下,究竟是怎样一潭深不可测的“水”,还需一番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通州市三余镇有一位离休干部是纪检监察报刊迷,特别是对《中国监察》更是情有独钟,他不但自己年年订阅,而且每年还要另外订上好几份《中国监察》,以此作为礼品送给自己3个已当了领导干部的儿女,目的是让儿女们认真学、用这份杂志。笔者认为这种将《中国监察》当礼品送的做法实在好,值得许多单位及家庭学习、仿效。订购一份或几份《中国监察》花不了多少钱,以此作为礼品也不算多么贵重,但将此类礼品用于送人却显得很实用也很有意义。因为报刊是精神食粮,对人们钱来衡量的;加上现在喜欢看书读报的人越来越多,将报刊当礼品送也越来越受人…  相似文献   

13.
"贿选"招数种种 --送物.送物是一种传统的手段,常以联络感情的面目出现,送者,为自己日后一旦事发也好找个台阶下,收者,认为自己收下的只不过是一点礼品,收得心安理得.  相似文献   

14.
“送礼,送健康。”这是所有保健品最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时下,保健品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礼品。但送礼真的就送了健康吗?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保健品与食品、药品之间往往难以区分,造成了监管模糊的尴尬处境。这让部分商家有机可乘,一些保健品成了无需安检的“保进品”。  相似文献   

15.
防礼猫眼     
最近,湖南省常宁县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荣华正在听取出差归来的局办负责人的汇报,突然听到“咚!咚”的敲门声。他走到门后,透过猫眼看了一会儿,便不声不响地折回来,对迷惑不解的局办负责人连连摆手:“嘘──等会儿我告诉你。”来人又敲了几下门,见屋里悄无声息便走开了。张荣华这才说:“我这个猫眼是‘防礼猫眼’,看到刚才那种提着礼品上门来的人,就装着没在家,不开门。”说起用猫眼拒礼,还有一番来历呢!今年45岁的张荣华,是1994年10月担任县地税局局长的。有些人为了减免税款,常常揣着礼金提着礼物上门来找他。老张…  相似文献   

16.
明朝的《笑史》上记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神泉县张县令为显示其“廉政”,贴出了一张告示:某月某日是我的生日,各级各类人等,都不要送贺礼,望互相转告,众皆知悉。众人领悟其意,备好了礼品。生日那天,全县的官员士绅纷纷赶到他的府第,送去数不清的绫罗绸缎、金银财宝,张县令都一一笑纳了。  相似文献   

17.
清代雍正年间有个廉吏名叫叶存仁,当了30年的官却仍是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当他离任时,部属想给他送点礼物,怕坏了叶大人的名声,就特地在深夜送去。叶存仁知道了部属的良苦用心后,十分感慨,临行前他将礼品退回并附了一首诗,最后两句是:“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好一个“不畏人知畏己知”!作为一名封建时代的士大夫,尚且懂得拒绝行贿受贿之根本就在要“畏己知”。也就是说,清正廉洁的保持不能只靠法律的约束,还得靠个人以道德和自律的观念,将各种诱惑拒之于心扉之外。我们的官员被称之为“公仆”,为人民群众办事…  相似文献   

18.
“央视开通‘我有问题问总理’节目,让咱们“的哥”又意外又惊喜。”3月初,记者在北京时听到几位出租车司机如是说。  相似文献   

19.
过去有句老话:“官不打送礼的。”为何不打?究其原因是“礼”可饱私囊。所以“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时至当今,送礼者仍未断绝,所送礼品从烟、酒、土特产品到现金、有价证券等等,日趋见重。而我们也确有少数领导干部,见礼眼开,欣然笑纳,尔后就为送礼者大开方便之门。   据《中国监察》 2001年第 2期《权钱交易终受惩,法庭狡辩亦枉然》一文报道,河南省新乡市原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王德水在任职期间,先后收受 28人的款物,受贿折合人民币 26万余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 10年。王德水身…  相似文献   

20.
潇洒走一回     
后你就自己坐公共回来好了。”我赶到小车班时,桑塔纳已经在“恭候”了,经理的姨妹也已经上了车,我一到,司机就开车上路了。车本来应该上环城路的、可“姨妹”让车拐到中山路穿城而过。我看看腕上的手表,觉得离开会时间还早,也没说什么。车进了城,三拐两拐去了人民医院,司机靠边停了车。“姨妹”说:“我进去找个人说两句话就出来,耽误不了多长时间,等我一会儿。”5分钟,10分钟,直到40分钟过去了,还不见“姨妹”出来,我着急了对司机说:“开会的时间就要到了,是不是先送我到公司去,你开车再回来接她?”可司机说:“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