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流出人口在给流入地城市社会治安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会对流出地农村社会治安产生重要影响:农村人口外流,导致流出地社区防范能力减弱;农民流出流回,加剧了城市治安对农村治安的辐射作用;农民流动,使流出地农村成为流动人口犯罪的关联地;外出农民季节性回流,给流出地社会治安管理增加了压力;农村人口流动,降低了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2.
大批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大城市,虽然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给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中部分人员的违法犯罪活动也给城市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带来了消极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童年留守经历对犯罪产生巨大影响;踏入社会后边缘化状态诱发犯罪;社会管理不足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分析,探究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并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结合起来,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形成令人瞩目的农民工群体。这个群体流动规模的逐渐扩大对我国农村的养老模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观念上的冲击、结构上的挑战、经济供养上的变化、照顾方式上的影响、精神照顾的匮乏。本文借鉴人口流动理论,简要分析了农民工流动现象。并从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出发,论述了农民工流动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他们难以适应城市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极端表现为犯罪。预防流动人口犯罪,应当以加强流动人口城市适应为切入口,注重流动人口的素质教育,将社会外部要求转化为自我内心尺度,从主观上消除或减弱犯意的产生;通过科学管理、规范其社会行为,割断可能导致犯罪产生的外部条件,防患于未然;针对犯罪问题,则应采取果断手段依法严肃打击.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与青少年犯罪史柏年一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城市生活方式扩散影响到农村的趋势和过程。在社会发展评价中,城市化程度的高低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进步所达到程度的高低,因此,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他们难以适应城市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其极端表现为犯罪。预防流动人口犯罪,应当以加强流动人口城市适应为切入口,注重流动人口的素质教育,将社会外部要求转化为自我内心尺度,从主观上消除或减弱犯意的产生;通过科学管理规范其社会行为,割断可能导致犯罪产生的外部条件,防患于未然;针对犯罪问题,则应采取果断手段依法严肃打击。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农村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找出预防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对策,以此来减少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刍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农村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的比例。留守儿童犯罪增多,除遵循青少年犯罪的共同缘由外,根本原因在于“留守综合症”作祟:在缺少父母关爱监护,社会的有效监护、关心和教育等情况下,留守儿童更多地暴露在不良社会环境中,使得原本薄弱的学校教育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大打折扣,从而造成社会化过程扭曲。他们存在着较普遍的心理和性格方面的障碍,学业更容易受阻,行为也更容易越轨。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已成刻不容缓之事,我们应从建设和谐家庭入手,国家、社会、部门以及家庭齐抓共管,把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的监管中,得到真正的关心、爱护与良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少年因长期享受不公平国民教育而导致的教育不良是其犯罪的重要成因."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将使农村青少年与城市青少年一道公平地享受国民教育,必将有利于改观目前农村青少年教育不良的境遇,具有效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