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对国民政府时期监狱官制的探究,即监狱官员的建置、任职以及考核方面相关规定的研究,可以看出其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为了解整个中国监狱的官员制度打开了突破口。但与此同时,关于监狱官员的任用、考核方面的制度未被真正地落到实处,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对于监狱官素质的要求过多地偏重于知识、学历,而对于其内在的素养却不予重视,这种现象是值得反思的。  相似文献   

2.
位于甘肃成县的《西狭颂》摩崖为中国现存汉代摩崖精品和甘肃摩崖文化遗存的代表,在国内外有广远的影响,对其本体的文化研究正逐步走向更细微的方面,但对《西狭颂》摩崖古代题记的研究还有欠缺。一些过去无考的相关人物,如北宋僧智诠、滔山僧思苻,明嘉靖官员甄敬、冯惟讷,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必要补说辨明,这有助于人们更多地了解《西狭颂》的文化经济价值及其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功用。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5)
党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我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学界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研究颇多,成果也较多。对其进行研究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掌握目前学界对其研究的状况,从版本、历史人物、历史意义等几个方面对该决议进行梳理,有助于总结学术界研究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总体上看,经典作家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上都是“非兼容论”者,他们更多地致力于解决在上层建筑方面跨越“卡夫丁峡谷”。市场经济解决效率问题,公有制解决了公平问题,两者的有机结合,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研究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实现经济基础这个难度最大、最本质的跨越,将大大发展马恩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对实现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化变迁的相关理论研究,如果要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大多数都是由于文化人类学中各个理论学派或学术流派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相互批判,以及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得以发展和形成的。在中国,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起步相对较晚,其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时间也不算长,尽管中国的文化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目前已积累了数量不少的成果与成就,但还有许多需要深入探索与研究的领域迫切要求我们去不断地进行思考与分析,而关于布依族文化变迁的相关研究正是这许多需要深入分析研究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相对而言,选择这样的一个课题去进行探讨、分析与研究具有重大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磊 《求索》2010,(7):239-242
中国与日本作为海上邻国,共处东亚文化圈。日本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有本民族自身的特色,又在制度、文化方面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广泛影响。但中华民族与大和族在背景、底蕴方面各有不同。关于"养子与继承"的观念差异,正是两个民族血缘观、家庭观存在区别的一个例证。本文以此为主干展开,对中日古代历史上的"养子制度"和"家"观念进行比较,为更好地分析、区别两国的价值观及其形成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文化在东南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曾给予东南亚各国直接、广泛、深入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某些国家的文化达到了十分亲密、水乳交融的程度,极大地影响了这些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方面对此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党政关系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联平 《前沿》2005,26(5):41-44
中国党政关系问题, 是个老问题, 也是个新问题, 更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造成我国党政关系问题的原因很多, 这方面的分析也较多, 诸如历史的、传统文化的、政治体制的等多种原因。正确认识我国的政党制度的历史现实, 分析比较中西政治制度包括政党制度的异同,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中国新型的党政关系应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 完善根本制度建设, 既坚持党的领导, 又坚持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  相似文献   

9.
历史制度主义作为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之一,在批判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缺陷和吸收其优点以及传承旧制度主义核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和推行一套新的研究理路,即从历史中探求制度的起源和变迁的不同过程,以制度为核心考察历史、分析历史,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效。历史制度主义尽管产生和成长于西方的文化土壤和学术环境,但总体来看,其对于中国政治学者研究和解释中国的政治现象与政治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管制吸毒是全球性的法律难题,由于各种社会因素和历史文化的影响,西方广泛关注的管制吸毒正当性问题在中国受到普遍忽视。国内虽然对吸毒问题和吸毒者研究的成果不少,但相当多成果对管制吸毒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实然性的制度构建层面。因此,研究管制吸毒的必要性,既是构建中国禁毒法的理论基础与核心价值的需要,也是解放更新认识和制度创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关于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的问题,这是道德思想研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家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基本倾向是对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都作了唯心主义的解释,没有真正地找到道德起源的依据。而王船山在这方面却作了比较接近科学的探索。 首先,王船山从考察我国历史发展入手,得出道德关系、礼乐教化同社会其他制度一样,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中俄政党制度的选择皆有其历史继承性,受到其"和"文化和专制色彩文化的影响。尽管两国政党在现阶段都存在代表性和监督性等方面的问题,但皆呈前进性的发展态势,俄国政党制度将朝着法制化方向发展,中国将坚持独具特色的政党制度。比较视野下的中俄政党制度将使我们进一步坚定对于中国政党制度的自信,并通过深化改革增强这一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3.
马烽 《前沿》2006,(10):144-147
历史制度主义是当前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其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丰富而有说服力。本文将简单地介绍历史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的主要观点,并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眼光来考量我国正在推进的行政体制改革,希望对于正确认识行政体制改革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4.
列宁在其"政治遗嘱"即晚年留下的三封书信和五篇文章中,集中论述了文化建设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所占据的"重心"地位问题。他从完成社会主义经济过渡、提高国家机关运行效率、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的客观需要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重心"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同时,还从社会主义国家应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文化遗产以及应建立怎样的国民文化教育制度两个方面,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途径。尽管列宁所处的时代条件迥异于当下中国的历史境遇,但其有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重要性和可行途径的许多论述,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仍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十分丰富。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5 000年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念和政策、中国传统文化与建军治军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等十个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中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传承、弘扬和升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安邦之道。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外论管窥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引人关注。了解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我们反观自身有益,也是对外交流中澄清偏见的必要。美国学者的研究注重结合实际事件作理论解读,包括策略方式、政府回应和后续影响等,体现了其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政治关切,其中的合理方面值得借鉴,而误解偏颇需要分析辩驳。展开相关学术对话,有利于中国了解世界,也有利于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7.
韦秋杰  闭雄壮 《传承》2009,(18):126-127
用英语向外国人士介绍、讲解中国历史文化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在旅游高等教育中开展《中国文化》双语教学是旅游专业特色和当代旅游人才市场对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是在新世纪主动积极地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时代需要,对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一、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四个自信"的必要实践新时代如何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需要世界客观地看,需要中国用心用情地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十分丰富。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5 000年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与廉政文化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念和政策、中国传统文化与建军治军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等十个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中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传承、弘扬和升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治国安邦之道。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种制度都是建构在一定的文化根基之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主制度建构,先后经历了断裂式的制度建构和创新性的制度重构过程,而伴随中国制度建构过程的是其文化根基的现代转型,以及文化建构的断裂与重构过程。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需要研究制度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内在关系,反思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动因,以构筑当代中国民主制度建构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