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前刑事犯罪特点 侵财案件始终居高不下以抢劫、抢夺、盗窃、诈骗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侵财案件,始终占阜阳市全部刑事案件总量的80%以上。2005至2007年,阜阳市立刑事案件分别为15902起、17952起、19688起,其中侵财案件分别为13560起、15177起、17028起,分别占85%、84%、86%幔财案件多发成为刑事案件增长的主流,一是盗窃案件多发。其中入室盗窃占盗窃案件的39%。城区以入室盗窃为主;农村盗窃牲畜案件较为突出~盗窃机动车、电瓶车案件多发,主要集中在城区,盗窃电瓶车案件呈上升态势。二是“两抢”案件屡打不绝。城区抢劫出租车司机案件和夜间拦路抢劫、  相似文献   

2.
城区街面犯罪主要指发生在城区街头的抢劫、抢夺、扒窃、拎包、诈骗、伤害、盗机动车辆和车内财物等犯罪活动。街面犯罪活动的特点和成因街面犯罪活动的特点一是侵财型案件在街面犯罪中首位。以海曙区分局下属西门派出所为例。该区2001年共发生各类街面犯罪案件278起,其中盗窃电动自行车案件111起,占全部案件的40%;针对自行车、汽车结伙拎包、抢夺案件为45起,占16%;在商场超市、菜市场扒窃、拎包、撬后兜案件为59起,占21%;路边诈骗等其他案件为37起,占13%。二是作案具有随意性。作案人通常没有明确具体的侵害目标,从动机的产生到行为的实施时间极短,既无明确的行动方向,也不经慎重考虑常常是临时起意的贸然行动。三是具有流窜性。街面环境复杂,人群流动性大,匿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公安机关加大社会防控管理力度,大力开展打击"二抢一盗"等专项斗争,有力地遏制了侵财案件的上升势头,但有些地区仍然存有防范效益偏低、打击力度偏弱的问题。侵财犯罪发案量大破案率偏低浙江近年侵财犯罪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发案面广量大,约占刑侦部门管辖刑事案件总量的95%;二是流动人口作案情况突出;三是犯罪的职业化、专业化与智能化特点日趋明显;四是各类侵财案件普遍高发,尤其是街面抢劫抢夺、盗抢机动车、短信诈骗案件。2006年全省共发盗抢机动车案件7万余起,占侵财案件的近15%,其中被盗抢汽车3000多辆;五  相似文献   

4.
99年上海刑事案件中的侵财案件(1至11月抢劫、抢夺、盗窃、街头诈骗数据)在发案总量上同比下降7.9%,发案下降率比全部刑案下降率多5.9个百分点;破案数增长24%,破案率高于全部刑案破案率的14.3个百分点。总体上侵财案件发案总量有了明显下降。本文就99年上海侵财案件的下降原因及明年侵财案件的打防对策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金非 《江淮法治》2009,(21):54-54
多发性侵财犯罪是指盗窃、抢劫、抢夺等发案率高、危害面广、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犯罪。2006年以来,在淮南市谢家集区检察院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刑事案件中,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占到30%-40%,且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上海外国人入境犯罪案件总量上升,尤以侵财类案件数量为多。2005年1-6月发生的外国人(包括疑似外国人)侵财案件数比2004年全年发案数上升70%,是2003年全年发案数的1.6倍。外国人在上海侵财犯罪的现状作案的几种主要形式 1.抽夹板盗窃犯罪分子利用大面额人民币假装购物,以  相似文献   

7.
抢劫、抢夺、盗窃及诈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历来是刑事案件发案的“晴雨表”,这些案件发案率高,破案率低,危害面广,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近年来,此类案件出现许多新特点,传统侦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打击犯罪形势。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各级刑侦部门应当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构建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遏制案件不断上升的势头。  相似文献   

8.
侵财型多发性犯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在一定时期内多次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此类犯罪的重要特征是其活动方式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 即不以一次侵财犯罪而停止。目前,侵财型多发性犯罪主要集中表现为抢劫、抢夺、盗窃3种犯罪,简称“两抢一盗”。2003年9 月,济南市委政法委员会委托济南市统计局对1000户不同职业的居民调查显示,在影响居民安全感的事项中选择“盗窃、抢劫、抢夺”的竞占到78%。这表明,“两抢一盗”案件已成为影响居民安全感的第一杀手、破坏社会治安的主要犯罪形式。因此,有必要对这3种案件进行研究,以寻求相应的对策进行整治,从而达到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盗抢机动车犯罪是近年来最为突出的侵财型犯罪之一,已成为严重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社会治安的一大隐患,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一个热点问题。据统计,广东省顺德市(该市总面积为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9万,暂住人口60多万)1999年所立的盗抢机动车案件才892宗,2000年则增至3239宗,经济损失总价值为5600万元,平均每天发案9宗。而2001年盗抢机动车案件立案高达4091宗(其中立盗窃机动车案件4048宗),比2000年同期上升26.30%,平均每天发案11宗,直接经济损失总价值高达108230万元(其中2001年1至8月份所立的盗抢机动车案件比2000年同期上升47.24%),其上升势头令人始料不及。因此,严厉打击盗抢机动车犯罪,制定健全长效的防范机制已迫在眉睫。盗抢机动车犯罪的主要特点作案时间多选择在夜间,作案地域多选择在城区、镇面和乡村,作案目标多选择停在居民住宅区和公路两旁防范不严的机动车,盗抢对象主要是摩托车和中、高档小汽车  相似文献   

10.
陆明明 《法制与社会》2012,(30):292+294
抢夺、盗窃、敲诈勒索属于常见侵财犯罪,其既、未遂的认定需要合理界定"占有"的内涵和外延,在公安机关布控下侵财犯罪的犯罪形态的认定更需要谨慎把握。  相似文献   

11.
盗抢机动车犯罪是近年来相当突出的一类侵财类犯罪。其上升热头之猛,蔓延速度之快,令人始料不及。1998年阜阳市被盗抢机动车303辆,1999年378辆,2000年545辆。盗抢机动车犯罪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掌握盗、抢机动车犯罪特点、成因,研究对其打击对策,加强侦查破案,及时有针对性地健全安全防范机制已迫在眉睫。盗抢机动车案件的基本特点 2000年阜阳市被盗抢机动车案件共发545起,主要有以下特点。发案时间多在夜晚据调查统计,在545起被盗、抢车辆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月以来,连云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按照江苏省刑侦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大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力度,充实加强专业力量,完善警务运作机制,探索创新打法战法,有力提丁上了打击侵财犯罪的能力和水平,2008年5月至9月,全市共破获侵财案件3748起,摧毁各类犯罪团伙78个,抓获作案成员1086名,与2007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了6.2%、114%和7.3%。其中支队专业队共摧毁各类盗窃犯罪团伙2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83名,审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60余起。  相似文献   

13.
张丽 《法制与社会》2014,(16):80-81
侵财类案件,主要是指以盗窃、抢劫、抢夺、诈骗钱财为代表的发案率高、危害面广、严重侵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案件。  相似文献   

14.
全国公安机关2005年5月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以来,山东省公安机关以严厉打击街头"两抢"、入室盗窃和盗抢机动车犯罪活动为重点,以集中解决、重点整治本地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为突破口,以遏制"两抢一盗"犯罪大幅上升的势头为总目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多警种密切配合,打防管控多措并举,向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展开凌厉攻势。2005年,全省共立"两抢一盗"案件19.6万余起,同比下降3.68%,破获"两抢一盗"案件10.1万余起,其中盗抢汽车案件5000余起,追缴被盗抢汽车  相似文献   

15.
简讯     
□1995年河北省共立大案19171起,比上年增加1138起,上升6.3%,特大案件立2493起,比上年增加522起,上升26.5%。恶性爆炸和涉枪犯罪等严重暴力案件明显增多,危害日趋严重;杀人、伍害大案持续增多,危害程度日趋加剧;盗窃大案有增无减,巨额窃案以及撬盗保险柜、盗窃机动车等十分突出;诈骗大案持续攀升,金融诈骗、新型诈骗案件接连发生,损失数额巨大;恶性抢劫案件时有发生,车匪路霸在一些路段疯狂作案气焰嚣张;跨省流窜犯罪、团伙犯罪仍较突出。□1995年湖南省共立刑事案件74476起,其中重大案件27238起,特大案件2912起,分别较上年上升14.5%、32.4%和37.7%。恶性杀人案件及爆炸、涉枪、劫持人质等严重暴力性犯罪案件突出;车匪路霸、盗、抢机动车辆特别是抢劫出租车及出租车司机钱财案件蔓延成势;侵财性犯  相似文献   

16.
飞车抢夺案件是一种多发的街面侵财性案件,其社会影响恶劣。基于该类案件自身的特点,侦查实践中在取证、查控、审讯三大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侦查机关可利用信息化侦查方法加大对该类案件的打击力度和精准度,其信息化侦破对策主要有:案件数据情报比对自动化及串并案件网络化、阵地控制与可疑人员监控信息化、侦查方法多元化、先进信息侦查技术应用常态化。  相似文献   

17.
从总体上看,维吾尔族人在内陆省份违法犯罪的特点是以侵财类犯罪为主,其他类犯罪为辅,多为团伙型犯罪,犯罪成员低龄化,使用“隐语”掩护犯罪,易用暴力或自残方式抗拒案件处理。犯罪以侵财类为主,其他类为辅最常见的是当街扒窃、抢夺、抢劫和入室盗窃,其次是打架、斗殴、流氓、贩毒等。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实践中对一些侵财犯罪,尤其是盗窃犯罪中的既未遂认定问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期"案例工坊"选取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定期举行的"博约论坛"之"侵财案件既未遂的法律适用",以期通过分享讨论成果,帮助司法官们开阔思路、统一认识,对此类案件的认定和处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珠海市的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加,加之出入境滞留在市区的外地车辆,总流量日均超过10万台。这些数量激增,日趋高档化的机动车,由于管理工作跟不上,给侵财型犯罪提供了更多的作案机会,从而引发盗窃机动车案件不断上升。从近年来珠海市18类刑事案件的发案趋势看,盗车案件已被列为三类多发性案件之一,而且是损失价值比例最大的案件。仅1995年至1997年3年间,全市共发生盗车案件1077宗,占同期全市发案总数的11%,其中盗窃汽车273辆,摩托车804辆,虽经侦查破案追回部分车辆,但仍有215辆汽车和702辆摩托车被盗走,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9903万元的巨额损失。盗车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朱郑琴 《法制与社会》2011,(20):195-195
"两抢一盗"已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所谓"两抢一盗"是指抢劫、抢夺、盗窃等三类多发性侵财案件。本文以2009年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工作为例,从"两抢一盗"案件特征着手,探究其多发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日后的立法以及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