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4月3日上午,广东省公安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广东警方在港澳警方的配合下,成功侦破了“JK1号”国内最大伪造国际信用卡案,此案也是近年来国际上破获的最大的伪造信用卡犯罪集团案件之一。公安机关抓获了7名犯罪嫌疑人(其中2人是澳门居民,1人持澳大利亚护照),缴获伪造的Visacard(“维萨卡”)、MasterCard(“万事达卡”)、Dinersclub(“大来卡”)、运通卡等信用卡17126张,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机构挽回潜在的经济损失约3.2亿元人民币。公安部为此专门发来贺电,对广东警  相似文献   

2.
一名小混混,以招工为名,骗得大量应聘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后持骗得的身份证复印件和伪造的个人收入证明等虚构了多家单位,以为单位职工集体申领信用卡的名义分别在两家银行批量办理信用卡共计90张,并持这些信用卡在短短的6个月内,疯狂地透支人民币30余万元,制造了江苏省镇江市信用卡批量诈骗第一案。  相似文献   

3.
江舟 《检察风云》2006,(17):26-28
2006年7月28日,海南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对震惊椰岛的4.47亿余元信用证诈骗案开庭审理,法院认为,李家福在担任海南省财政税务厅财信总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期间,通过港商马家仁,采取签订虚假进口货物合同及内销合同等方法,在海南省工商银行开出不可撤销的信用证18份,骗取省工行信用证款共计5387.5万余美元,折合人民币4.47亿余元,造成省工行实际损失4182万余美元(折合人民币3.46亿余元).  相似文献   

4.
《刑警与科技》2006,(5A):125-125
日前,一嫌犯团伙在深圳伪造4万多张维萨(VISA)等国际知名信用卡,被警方一举打掉,4名嫌疑人悉数落网。此案缴获的假卡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高达9亿多元人民币。这是我国目前侦破加工制作国际信用卡案件现代缴获假卡数量最多的案件。虽然在警方的控制下,这些伪造的信用卡没有流失到社会,但却再次为银行卡安全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5.
一张702元的转账支票,转眼竟变成金额高达325万元的支票,且实现了提现企图。5月16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了此起票据诈骗案。现年42岁的安徽个体人员汪振中,1991年7月因伪造发票并高价出售,被劳动教养三年。2006年5月间,汪使用伪造的北京市龙屋装饰有限公司营业  相似文献   

6.
田波  郭新刚 《政府法制》2008,(14):55-55
6月1日,山西省晋城市农行卡部负责人到晋城市公安局城区分局经侦大队报案称:郭某于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6日期间利用信用卡透支共计人民币26万余元,该行多次催收均未获偿还,遂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青岛市四方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诈骗案、合同诈骗案。偌大的审判庭里座无虚席,省内外多家新闻媒体记者也闻讯而至,一起案值仅3万余元的诈骗案,何以引起人们如此关注呢? 原来被告人叫傅玉,现年21岁,从小就娇惯。2000年7月走出校门不久,傅玉便结识了社会上一帮“小混混”。一段时间后,她感到手头很紧,活得很累,便  相似文献   

8.
谢飞 《检察风云》2014,(22):8-9
多招骗领信用卡 在检察机关办理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中,发现很多行为人在申领信用卡时处于无业状态。这些人之所以能成功申领信用卡,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持卡人通过虚报身份、虚构收入状况的方式以达到申领信用卡所需的资信要求,其在申领信用卡之初就具有非法占有银行资金的目的。如杨某信用卡诈骗案,其因赌博欠下高利贷,于2013年2月向某银行提供虚假的工作单位、住宅地址及联系方式,成功申领了一张商旅白金贷记卡,杨某多次持卡透支消费或取现用于抵偿赌债,共透支人民币9.9万余元。  相似文献   

9.
自古至今,广州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中国对外交往和贸易的主要口岸.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金融事业在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的基础上,发展非常迅速,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信用卡就是其中之一.1979年,中国银行开展了代理香港东亚银行VISA信用卡在国内的取现业务,从而使信用卡开始进入我国.1982年,中国银行并始代理境外信用卡在国内的直接购货业务.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江分行(原广州市分行)在代理境外信用卡业务的基础上,借鉴国外银行的经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信用卡——珠江卡.1986年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在北京地区开始发行外汇长城卡.接着,中国银行总行决定由广州市分行率先在国内发行人民币长城卡,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随后,我国各大专业银行纷纷开展了信用卡业务:1987年,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市分行发行了红棉信用卡;1989年,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发行牡丹信用卡;1990年,中国建设银行开始发行万事达信用卡,接着又发行了VISA信用卡;1992年,中国农业银行开始发行金穗信用卡;后来,中国交通银行也发行了太平洋信用卡;1995年,广东省发展银行作为国内第一家地区银行发行了广发VISA信用卡.据统计,到1994年底,我国发行的各种信用卡的总数量已达840万张,存款252亿元人民币,交易额  相似文献   

10.
中专毕业的男子黄某自制ATM机,盗取他人银行卡信息,进而伪造31张信用卡,取款12万余元。1月26日,黄某因伪造金融票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宣判后,黄某表示将提起上诉。  相似文献   

11.
四川籍的苟洪钍、汪小明夫妇网罗10多名手下,私自成立了10家虚假婚姻介绍所,利用“台籍富商”、“空军大校”、“美籍归侨”等名义刊登内容虚假的征婚广告,诱骗全国各地应征者的钱财。公诉机关指控,从2004年7月至2005年3月止,苟洪钍在各被告人的协助下,共计骗取全国各地6000余名被害人人民币253万元,但因证据不足,法院依法认定被骗男女应征者为3781人,共计诈骗人民币140万元。这起海南最大的婚介诈骗案一审于2006年7月26日宣判。宣判后,所有被告人都没有提出上诉。  相似文献   

12.
骗购外汇犯罪若干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案例一 :1997年 9月 ,王某以天津鸿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名义承包了中国人福新技术开发中心进出口三部 (以下简称“人福中心”)。 1997年 9月至 1998年 5月间 ,王某先后从他人和公司的用汇客户处 ,以高于国家外汇牌价的价格 ,汇集购买外汇的人民币 10 .9亿余元。后用其中的人民币 2 0 0余万元 ,向他人购买伪造的海关进口货物报关单 30 0余份 ,并组织他人利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印制厂与伪造的报关单相配套的假合同、提单、发票等 ,在伪造的合同等单据上加盖私刻的印章并伪造了中英文签名。王某利用 2 84张伪造报关单及配套…  相似文献   

13.
案情简介张某系某酒店餐厅领班,其工作职责是接待顾客用餐等服务工作。2005年5月20日晚,张某在为顾客龚某付费刷卡结账过程中,偷窥到龚某输入的银行卡密码后,在龚某将银行卡交其刷卡结账时,趁机持龚某的银行卡至附近银行终端ATM自动取款机一次性提取现金人民币1800元。同年6月至7月间,张某又使用同样手法,在偷窥到顾客刘某、王某、庞某等人的银行卡密码后,分别持上述人员的银行卡到附近银行终端ATM自动取款机提取现金,共计人民币2.93万元。上述钱款均被其用于个人消费。  相似文献   

14.
张力 《人民检察》2005,(3):35-36
案情简介 2002年7月30日,被告人张某在北京首汽租赁公司以作废的身份证及其用曾用名办理的会员卡(凭此卡租车可以免交押金,但仅限一辆)租赁了一辆捷达汽车。同年8月7日,张某用伪造的行车证、购置附加费缴费凭证等证件将该车当给天津市第一典当行,得人民币2.85万元,后用此款中4300元交了车租。  相似文献   

15.
常鸣  博远 《法庭内外》2008,(2):62-62
年仅20岁的农民尹成龙以修暖气为名,在本市昌平区天通苑社区内骗开一对年轻情侣的房门,趁户主不备持砖头、尖刀将二人杀害.抢走人民币2000余元。2007年12月1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对这起入户抢劫恶性杀人案件作出一审判决。法院以犯抢劫罪判处尹成龙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判处尹成龙赔偿死者家属共计人民币81万余元。  相似文献   

16.
伪造印文检验一例石磊1995年7月,笔者受理了一起诈骗案的印文检验。案中被告人将偷来的省、市、县三级控办的真实印文制成印模,伪造小汽车控办证6份,诈骗现金20余万元,被骗单位持假控办手续进行挂牌落户时,有关部门均未察觉,其作案手段的伪装之巧妙,欺骗性...  相似文献   

17.
年近30岁的北京无业男子袁帅,办理多张信用卡后透支消费万余元,经银行多次催收仍拒绝偿还。2010年12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袁帅有期徒刑2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相似文献   

18.
年近30岁的北京无业男子袁帅,办理多张信用卡后透支消费万余元,经银行多次催收仍拒绝偿还。2010年12月8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以信用卡诈骗罪判处被告人袁帅有期徒刑2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2008年1月,被告人袁帅使用本人身份证办理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一张,后  相似文献   

19.
2011年9月30日,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结一起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张皎和陈艳明因涉嫌伪造金融票证罪和信用卡诈骗,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和三年六个月。一年前,张皎是因高考递交了零分考卷而一夜成名的网络红人。  相似文献   

20.
捏造公司、私刻公章、伪造保单、侵吞保费……江苏南通一名曾经入围"第三届全国保险明星候选人"的保险代理人,因赌博、炒股、还高利贷等急需资金,顶着尚未获任命的"江苏××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负责人"的头衔,伪造3种保险理财产品,面向公司内部和社会发售,并以帮助购买私募基金及某总公司理财产品为名,共骗取他人保险费合计人民币1769万余元。这就是发生在南通、轰动全国的"诈保门"事件。2011年12月21日,江苏省南通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