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49年12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8军军长的张国华带领所部胜利完成成都战役后,进驻川南地区第二天,中央军委任命张国华为川南行政公署主任。1950年1月10日,在他到职的第四天,就接到中共中央西南局打来的电报,要他立即赶到重庆曾家岩西南局驻地。到重庆后,中  相似文献   

2.
帙明 《共产党人》2006,(16):50-53
1949年12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5兵团第18军军长的张国华带领所部胜利完成成都战役后,进驻川南地区第二天,中央军委任命张国华为川南行政公署主任。不久在重庆,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和刘伯承、贺龙传达了毛泽  相似文献   

3.
祝辉 《党史文汇》2004,(2):25-28
一封电令,使他们踏上了新的征途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根据中共中央和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的命令,即将接管川南.不久,又传来了关于18军接管川南的具体消息:军长张国华将任川南行署主任,军政治部主任郭影秋将任行署副主任,军政委谭冠三将任自贡市委书记,18军副政委王其梅将任泸州市委书记,各师还将抽调大批工作队到所属各县开展新区工作.  相似文献   

4.
入伍西征为完成解放全国的历史使命,1950年1月,中共中央、毛泽东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巩固西南国防.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把这个神圣、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二野十八军.这是刘伯承、邓小平首长的抉择,也是中共中央的抉择;是对十八军的信任,也是十八军的光荣.张国华军长、谭冠三政委和其他军首长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响亮地回答:"请首长放心.坚决完成任务,决不辜负领导的重托."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11,(7):23-23
1949年11月23日,刘伯承、邓小平在率军西进途中,奉中共中央电示,在湖南常德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南局,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重庆解放后,西南局和随后成立的以刘伯承为主席的西南军政委员会、以贺龙为司令员的西南军区领导机关均驻扎重庆  相似文献   

6.
进军西藏"补给重于作战"解放成都的战役刚刚结束,1950年1月2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指示:以中共中央西南局和第二野战军为主,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和第一野战军配合下,于4月开始组织向西藏进军。第二野战军随即确定由第18军执行进军西藏的任务。由于西藏距内地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加之语言不通,向西藏进军成为一场"补养重于作战"的特殊战斗—进藏部队的给养,几乎全部要由内地筹措,随军前送。为此,1950年1月13日,刘伯承和邓小平等联名向二野发出《关于动员全军支援十八军进藏的指示》。  相似文献   

7.
1949年冬,四川各地相继解放。当时,全省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分设四个区党委和四个行政公署,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川南全境解放是在1949年12月中旬。川南区党委即于12月19日宣告成立,李大章同志任第一书记,彭涛同志任第二书记;同时分别兼任军区第一、第二政委。1950年元旦,川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告成立,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同志任主任(不久,张国华同志率部进藏,李大章同志兼任主任),郭影秋同志任常务副主任,刘披云同志任副主任。川南区辖泸州、自贡、乐山、内江、宜宾等地市和30…  相似文献   

8.
正张国华是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他能征善战,军政兼优。新中国成立后,张国华率部进军西藏,扎根西藏17年,为西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担当。进军西藏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1月2日,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指示: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影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他还要求,进军西藏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1月8日,刘伯承、邓小平致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表示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  相似文献   

9.
受命领军进藏 1950年1月,新中国成立才三四个月,毛泽东提出"进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主张.进军西藏的任务最后落到了西南局身上. 西南局领导人刘伯承和邓小平接到任务后,开始商量进藏人选.邓小平吸着烟,深思许久,对刘伯承说:"让十八军的张国华去吧!"刘伯承笑了:"我也正打他的主意."  相似文献   

10.
1950年,从红军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军长、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张国华和政委谭冠三率领第十八军进军西藏,指挥昌都战役,完成和平解放西藏任务。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后,张国华任西藏军区司令员,指挥平息了西藏武装叛乱,领导了对印自卫反击  相似文献   

11.
1950至1952年之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是一次特点鲜明、意义非凡的战备进军。中共中央、西南局对进驻部队第18军进行特殊的政治训练,第18军将士深刻认识到进军西藏是一项光荣的战备任务。第18军在政治上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搞好统一战线;在经济上不吃地方,生产自给;在交通上构建运输网;在军事上进驻交通要道和边防前哨,从而构建一套新型的中国西南边疆的国防体系。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不仅实现了中国大陆的统一,而且改变了西藏"有边无防"的历史,巩固了喜马拉雅山边疆。  相似文献   

12.
正一1950年10月,昌都解放。1951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等到北京进行和平谈判,并于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十八军以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为首的军党委,遵照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区的指示,组成了由300多名藏、汉族同志参加的进藏先遣支队,由十八军副政委王其梅任司令员兼政委,陈竞波任参谋长,顾草萍  相似文献   

13.
贺龙在大西南战役刚刚结束之际,就为迅速落实中央和平解放西藏这一特殊而伟大的战略任务运筹帷幄,在百废待兴的繁忙中,亲自拜访和请教藏学专家,为中共中央和西南局制定进军西藏计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思贤若渴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党中央从战略的全局将西藏的解放提上了既定的目标。毛泽东决定以即将率部解放大西南的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主要承担进军西藏的任务。10月,中共中央决定新成立的西南局由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西南军区由贺龙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贺龙…  相似文献   

14.
川藏人民支援进军西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 9年底 ,西南战役胜利结束 ,进军西藏已成为既定目标。西藏当局中亲帝国主义分子拒绝中共中央提出和平解放西藏的方案 ,以军事手段相对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 ,毛泽东作出了进军西藏的决策。根据中央的部署 ,西南局决定 18军进藏。 18军在甘孜、巴塘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赢得了藏区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拥护 ,为解放西藏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20年秋天,邓小平乘船离开重庆,去法国勤工俭学.1949年秋天,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前委书记的邓小平和他的亲密战友刘伯承率领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挥师大西南的"重心"--四川.由西南山山水水养育出的、对西南情况较熟悉的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二野去解放、经营大西南,是众望所归,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16.
1949年,在解放南京、上海后,中央决策,命令刘邓大军入川解放重庆,解放西南。不久,中共中央西南局在湖南常德组成,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分任第一、第二、第三书记。那时,我是西南服务团新闻出版中队的一名普通战士,进军到湘西芦溪后,正在休整待命。一天.中队指导员雷勃同志召集大家传达上级命令:“准备出发,到重庆办报。”有同志问:“办什么报?”“新华日报!”场内立即沸腾起来。“新华日报是西南局的机关报,我们将在邓政委领导下工作。”同志们从心底发出欢呼声,充满着自豪感。1949年12月10日,《新华日报》在重庆创刊了,在办报的过程中,小  相似文献   

17.
正开国中将张国华来自井冈山,因此被毛泽东亲切地称呼为"井冈山"。他历任红1军团巡视团主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4旅兼湖西军区政委、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政委、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18军军长、西藏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第一政委等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邯郸、淮海、渡江、西南等战役战斗,率部进军西藏,指挥昌都战役,参与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是  相似文献   

18.
1950年1月2日,邓小平和他的亲密战友刘伯承、贺龙、李达、张际春等同志,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统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后改为西南军区)第18军等部队,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忠勇地担负起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从此,邓小平的名字就与西藏这块神圣的土地及生长在这里的勤劳、智慧、朴实、勇敢的西藏人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王凡 《世纪桥》2005,(6):62-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藏问题提到了很紧迫的议事日程上。1949年12月中旬,毛泽东致信刘伯承、贺龙.提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1950年1月2日,他又致电中央、彭德怀并转刘伯承、贺龙:加紧督促张国华及18军,做好入藏准备。  相似文献   

20.
祝辉 《党史博采》2002,(12):14-16
1950年3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在四川乐山举行了庄严的进军西藏誓师大会。会后,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率领前方部队进军西藏,33岁的军参谋长陈明义担负起了补给运输和修路建机场的重任。从1951年1月至1954年12月,他率领十万筑路大军,在空气稀薄的西藏高原上,艰苦奋战,建成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条公路——康藏公路,使西藏从此和内地紧紧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