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最经典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这种方式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的产生,教育模式封闭。新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时代,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物质基础。新世纪的教育也离不开网络。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必将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强大的冲击而成为新世纪的主流教育方式,本文拟提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供各位同行参考。1.“三段一辅”模式。即“讲授——演示——测试”加上教师的个别点拔。该模式适合于…  相似文献   

2.
我校自去年开始,在市教委的指导帮助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力推行“提纲式导学”课堂教学新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下面结合自己采用提纲式导学教学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什么是提纲式导学  提纲式导学是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的不足提出来的。它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一改“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模式,而采用“课堂上学生随导学提纲而认真准备,主动研讨,教师全方位指导,师生共同总结”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要根据教师的导学提纲去认真阅读教材,了解相应知识,经过独…  相似文献   

3.
在给高一学生讲“商品”这一概念时,我结合课文上的图示,运用教学中有关的“集合”知识来阐明商品的内涵与外延。下课后,有几位学生问我:“老师,您是教政治的,怎么也懂数学?”语气中带着几丝怀疑、惊奇和敬佩。时下,一些人包括不少学生对政治教师存在着一种偏见,认为教政治的“不过会讲几句干巴巴的空道理而已”,没有(也不必要有)其他什么“本领”。因而瞧不起“教政治的”。针对这一偏见,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来改变一些人的错误看法,以改变政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一是从道理上向学生讲清,政治教师不只是会讲“大道理…  相似文献   

4.
加强领导,优化教学管理在民族预科办学中,历来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即对办民族预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它当作是体现我国民族教育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没有把它当作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来落实。因此,在一定时期表现为对师资配备上不够重视,对上预科课的教师实行分摊、轮流,或是将新分配来校的教师派去上预科课。如此类推下去,在一些人认为,预科教育不够专业,对自己做学问和评职称益处不大,办好办坏无所谓。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讲过:“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育看作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主宰一切,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的“学”只能围绕着教师的“教”转,整个教学的模式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这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互动过程中的另一半——学生,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必须“还  相似文献   

6.
政治教学的科学性问题,在认识上,在教学实践中,都是当前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青少年修养》是教师反映比较难教的一门学科。这门课基本上是向青少年提出“思想”和“行为”规范,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导之于行。一位教师在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课时,以生动的语言、朗诵般地讲完这节课,最后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结束,是有一定感染力的。但在教学过程中写出了这样一句话:“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1.设疑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有疑才有思,才有问。疑就是求知的动力。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感到有问题需要思考,“就难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设置悬念为开头语,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2材料引入法。为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头列举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或已有的知识材料,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形成判断,概括出结论,而这个结论正是本课所要讲的主题,从而导入新课。3.激情法。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要讲好…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民主教育”呢?简言之,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教育,就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教育,就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政治学科作为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学科,应该成为“民主教育”的载体,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个性发展,应该是政治课的生命。1.民主教育是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创造的基础是心灵的自由;自由本身不是创造,但没有自由就绝对没有创造。因此,政治课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教师自己就必须…  相似文献   

9.
一位县委书记在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发言时,没有按会议材料照本宣科。他说:“县计生局给我拟的讲话稿你们都看了,我就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具体意见。”接着,他以下基层调研时了解到的一些具体事例讲计划生育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要求。几十分钟的讲话结束后,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与会者发自内心的掌声,无疑是对领导者深入实际、了解民情,讲“自己的话”的由衷赞扬。开会发言不是不能用讲稿,在重要  相似文献   

10.
“深入”与“浅出”,是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难题。一方面,思想政治课教材所具有的思想性决定了教师在讲解理论时必须“深入”;另一方面,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决定了理论的消化必须“浅出”。不少教师抱怨:理论讲深了,学生难以听懂,没兴趣;讲浅了,又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似乎“深入”与“浅出”是两条永不交汇的平行线。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做到“深入浅出”呢?显然必须借助一些教学辅助工具来达到这一效果。本人在此以《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为例,谈谈教学辅助工具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不仅仅是“一笑”更重要…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教师要多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探索知识的奥秘。为此,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要给学生留有自己探索的余地。重点、关键,教师要集中精力讲好;经提示,学生可以学懂的,要少讲或不讲,留给学生自己解决。教师“举一”精讲,诱导学生“反三”自学,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应有的基础知识,而且锻炼和发展了智力,培养了自学能力。第二、在教学时间上,要多给学生掌握的时间。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看书、思考、议论、归纳,各自处理学习上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掌握的…  相似文献   

12.
一些地方的人代会,代表在审议“一府两院”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往往是“领导代表”或“知名代表”讲的多,而基层、普通的代表讲的少,有的甚至每年的人代会总是几张“熟面孔”在审议中发言、亮相,其他代表大都是由于“时间关系”而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里面不能排除一些基层、普通代表自身素质不高,代表意识不强,履职能力差而不愿发言的因素,但实事求是地讲,很多时候是一些领导代表的“重要发言”挤占了其他代表的发言时间,使他们没有机会(时间)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很难对一个报告作出公  相似文献   

13.
教学风格是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必须形成的自己具有的独特的教学个性。通过对法律教学的实践 ,更深层次地研究法律教学风格构成的因素 ,包括法律教学的基础因素 ,教师的主观内部因素和教学的外部因素。研究法律教学风格的结构形式 ,包括法律教学风格的宏观结构形式和微观结构形式 ,并由此形成的教学风格的类型有“智能型”、“情绪型”和“混合型”。这是授课教师为培养合格人才应该具备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4.
一堂好课,吸引学生,需要教师倾注心血。这就要求教师非常喜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在一言一行中透射出本学科的独特韵味,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一堂好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好似章回小说中的一章或一回,不但精彩夺人,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留下悬念,埋下伏笔,前后呼应,扣人心弦,让学生有“欲知后事”的强烈愿望。  一堂好课,需要有一定的规范,但又不拘泥于一种模式,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堂好课,打动学生,不能仅靠一些动画、漫画或几首歌曲等一些灵活的形式,更要讲出特色,讲出奥妙,讲出内涵,将理论讲深讲…  相似文献   

15.
谈“心”     
心,有多种多样。从好的方面讲,就有热心、细心、虚心、精心、耐心、诚心等等。要做一个好的政治教师,当然就要讲这样的“好心”了。先要“热心”。要热心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把全部心劲用在教学工作上。这是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次要“细心”。有助或有关教学工作的情况,资料等等,都要细心体察、该记的记、该问的问,该管的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自己的发现。学生的发现是学生自己思考、探求的结果,常常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和思想的闪光。教师重视学生的发现,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发现有价值,钻研有收获,激发了兴趣,开阔了思路培养了自学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改变目前课堂上那种教师讲——学生听、三不动(不动脑、不动嘴、不动手)的被动消极局面。重视学生自己的发现,既是“自得”教学原则的体现,又是教的动机和学的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县委书记打破常规,没有按会议材料照本宣科。他说“农工委给我写的讲话材料你们都看了,我再念一遍没有必要。我就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具体意见。”接着,他就从下基层了解到的一些情况,结合如何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具体要求。讲话结束,会场里爆发了热烈的掌声。领导干部要讲“自己的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些年来,一些人一走上领导岗位,马上就显出官的“派头”,讲话稿有秘书代劳,从中央文件到省、市文件照抄照搬,就是几句即席发言,也要念稿子。有人讽刺说:“领导水平的高低,全靠他手下的笔杆子…  相似文献   

18.
听课,是教研活动的重要一环。通过听课,教师们相互探讨授课技巧,彼此间取长补短,这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大有裨益。笔者在工作实践中发现,许多教师对听课有误解,认为听课不过为了评判别人,自己只充当一个“听众”的角色,未认识到这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绝好机会,未能将自己“置身课中”。如有的教师,听同科教师的课,只是带了“耳朵”,本身对如何上好要听的课心中无数,对教材的处理缺乏深刻的认识。一节课听下来,对课的优劣长短,只是停留在对一些表面现象的感性认识上,没有较深层次的理性感受,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  相似文献   

19.
中学自开设《法律常识》课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中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师讲,学生记,背概念,抠教条,从课堂到课堂,差不多已形成了模式,它使“教”完不成任务、“学”达不到效果,造成教学双方被动,这种局面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了。为此,我们就《法律常识》课教学如何符合当前形势需要,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立足现状,狠抓实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一、案例教学不等同于举例教学(略)二、案例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略)三、教师要有民主开放意识,要善待教学活动中的意外,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马克思曾说:“自由是创造的前提。”教师要为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开放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要求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书本、教师”挑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在案例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出人意料,会遇到一些“意外”。对待“意外”,教师要做到“三不”,即“一不急于表态”。教师要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