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能否走出"国强必霸"的怪圈,实现和平崛起,日益成为一个大问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提出和实践给出了答案,和平发展观、安全观、义利观以新的观点表明了中国外交的和平理念,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国正在走出一条和平发展的大国外交新路。  相似文献   

2.
善霸     
洪铃 《法制博览》2009,(10):44-45
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们聊某些人、事时,我用了“善霸”这个形容词,当时许多人觉得听起来有些突兀,因为大家都听过地痞流氓、地方恶霸,但“善”和“霸”这两个字就让人难以联想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3.
《南风窗》2016,(13)
正对中国普通网友来说,若不是财长楼继伟针对美国批评的高调回应在朋友圈广为传播,今年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可能又被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亚洲安全大会给霸住眼球了。论重要性,比起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的政府间旗舰级对话,由一家英国智库发起、将亚洲和西方防务部门高官聚在一起清谈的什么"香格里拉对话"确实不算什么事。但从香格里拉酒店  相似文献   

4.
正倡议书、有奖互动知识答题、环境卫生整治……日前,怀柔区总工会职工志愿服务总队号召全区各职工志愿服务大队、职工志愿服务队开展以"人人动手,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爱国卫生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志愿者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在爱国卫生志愿服务集中活动当天,北房镇总工会职工志愿服务大队携手镇域内鑫霸印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从20多岁就开始周游世界的台湾大霸电子公司董事长莫皓然对大霸为摩托罗拉十多年的代工生涯作了一个总结——“这是我们为祖宗还债的过程”。 这个衣着随便,性格急躁的湖南人是这样看待他和他的企业这段历史的:“我们现在受的教育,从开始学习数学以后就一直在学西方人的东西。从毕德格拉斯一  相似文献   

6.
用孟子的标准来衡量,美国不能算作“汤武之师”,至多属于“假仁以霸”性质的“齐、桓之师”。  相似文献   

7.
目前美国大选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双方旗鼓相当,不分上下,鹿死谁手不久便可见分晓.新政府上台后,将依惯例重新审议和调整全球战略和对外政策.因此,有必要及早对两党的全球战略进行深入研究,以准确把握美今后的全球战略走向.笔者认为,无论布什抑或克里赢得今年大选,新政府都会从美国家利益和面临的主要威胁出发,继续奉行如下"反恐谋霸"的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8.
魏征(公元580-643年),字玄成,巨鹿(今河北晋县西)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他早年就学于隋朝大儒王通,属意于王霸之略和纵横之说。在隋末战乱中,他参加过农民起义,后归唐,为太子洗马。唐太宗李世民登极后,他被拜为谏议大夫,后迁为秘书监、侍中、太子太师,并被授以"特进",封为郑国公,成为唐太宗统治集团的决策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新型大国关系的内在文化逻辑及对“中国梦”的三重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亮 《国际展望》2014,(1):55-67
面对中国正逐步从全球大国走向全球强国的现状,西方学者惯于用权力转移理论的"大而必霸"逻辑设定来探讨中国崛起可能导致的大国间权力再分配,以及由于国际体系中公共财富的再分配所引起的大国冲突,甚至是霸权争夺战。然而,这一理论假设更多是从系统层次即中国崛起的外部国际格局的分析所得出,缺乏对决定中国国际行为的内在逻辑起点——文化传统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以"和"为精髓的儒家文明及对其有所扬弃和重塑的"和谐"理念一方面昭示了中国数千年崇尚"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并非权宜之计的逻辑起点。因此,中国在承认大国间存在战略竞争的同时提出了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以实现大国关系的平稳发展与互惠互利。这实际上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一贯立场的体现,更是中国崇尚"以和为贵"文化传统的现代重塑。同时,它还承载着契合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梦"的对外解读,及营造国际环境实现"中国梦"、并向世界推介"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0.
陈壁生 《南风窗》2012,(15):91-92
中国要清醒地学习西方,前提是能够深刻地认识自己;要自信地走向未来,前提是能够冷静地面对历史。因此,儒学必然首先是"中国"的。但将儒学还原为普遍主义表述,仍然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王道"归来近10几年来,学界开始重视儒家思想的普遍主义言说,其中非常突出的表现,便是出现一批以"天下主义"、"王道"为主题的著作。"王道"曾经是一个被历史污名化的词语,从古代以"霸王道杂之"为治术的帝王,到现代宣称"王道"的伪满洲国,使"王道"成为专制的代名词之一。但是,如果稍微具有历史常识,便会看到,"王道"实际上是儒家政治学说的普遍主义表述,与"霸道"相对。而王道政治,在现代社会可以理解为一种强调教养的理想政治秩序,并且这种教养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相似文献   

11.
高层     
《南风窗》2014,(11):16-16
<正>习近平习近平近日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时强调,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王岐山王岐山同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国有金融机构负责同志座谈时说,"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政党,党是领导一切的。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不抓谁抓?今年要把主体责任给中央国家机关、省区市和中央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党委扛上"。要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形成有力震慑。  相似文献   

12.
记仇     
陈鲁民 《法制博览》2010,(18):46-47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李广没能封侯而抱屈,其实,这也与其睚眦必报性格有关。《史记》载,李广被削为平民后,有一次夜间带着随从外出饮酒。归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尉不让他通行。李广的随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不久,匈奴犯境,李广被重新起用,到了军中就找了个理由把亭尉杀了。他这一点就远不如韩信,韩信不仅当初能忍胯下之辱,后来发达了,也没有报复曾羞辱他的那个流氓,反而给他封了个小官。  相似文献   

13.
自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步入具有"两升一拓"时代特征的合作共赢新时代,即所维护的核心利益从捍卫主权、推动发展升级为促进合作共赢,所追求和倡导的核心理念从伸张正义、搁置争议升级为主张正确义利观;所惠及的范围从第三世界国家、周边地区拓展到全球共同发展。由此而来的,中国周边外交通过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其"亲、诚、惠、容"的理念、"树典范"的定位、"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野和"点面线片相结合"的实践内涵,优先推动周边共建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典范。但是,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着大国零和博弈、恶邻以小恶缠、周边存疑平衡的综合困境以及"繁荣稳定中断"、"恶邻挟强自重"、"大国意外对决"的灾难性风险。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有护霸之心、无超越之备,有激化矛盾之策、无管控风险之力,有肇事逞威之能、无正视事实之心,其后果正在逐步加大三大灾难性风险。中国要与周边走通、走宽共建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典范新路,必须促进各方实现"管控超越"、"制度超越"两大共同超越。  相似文献   

14.
教育质量每况愈下的德国大学,正背水一战,大刀阔斧地实施全面改革.政府和校方改革派都期望在大学里通过引进竞争机制,来根除长年统霸大学里的官僚主义.  相似文献   

15.
首先感谢诸位的精彩发言。可以说,大家都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江主席的这次出访都取得了圆满成功,而且意义是不寻常的。我认为,这次访问从三个方面体现出了很高超的外交艺术。 第一,成功地处理了“9·11”以后国际关系中“反恐”与“反霸”两大问题之间的关系。我们坚决反对任何  相似文献   

16.
《装备时空》9月上映“二战兵器大观”“云海特种兵”、“海上巨霸”、“长空雷神”、“火力之王”……二战中英军动用了什么装备构筑了牢不可破的“不列颠防空堡垒”?人们最初都采用哪些方式完成军事侦察任务?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联军使用了什么样的雷达,使得以色利空军的偷袭以惨遭告终?军事侦察装备是如何从原始走向现代的?  相似文献   

17.
布什就任总统以来,美国的霸权外交色彩陡然加重,单边主义倾向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布什政府反恐谋霸的过程中,“邪恶轴心论”、“新帝国主义论”和“先发制人论”相继出笼。“新的罗马帝国”的梦想日益张出刺目的触角。 上述这一切,都与美国右翼和新保守派的重新得势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一个复兴的中国将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能否跳出“国强必霸”的传统定式,超越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必然冲突的“修昔底德陷阱”?新一届中国领导人的对外政策取向如何?中国如何在国际关系中运用自身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9.
谷琢履了谷琢减了_厂:挥产一网礴巍墓攀摘裂蟒霸l网峨姗暇谬替布,宝牛当耀霎缭履鬃黔史为主的中国军队新军事成立后继承了原中国军队大量的优秀资料转向新闻资料相结合的综合发展道路l军事新闻以刊登海内外优秀文章军事论坛热点探讨为主特别是大皿的海外文章深受网友喜爱l虽然  相似文献   

20.
《装备时空》9月上映“二战兵器大观”“云海特种兵”,“海上巨霸”,“长空雷神”、“火力之王”……二战中英军动用了什么装备构筑了牢不可破的“不列颠防空堡垒”?人们最初都采用哪些方式完成军事侦察任务?第三次中东战争中,阿联军使用了什么样的雷达,使得以色利空军的偷袭以惨遭告终?军事侦察装备是如何从原始走向现代的?你可知道迫击炮的出现,竟是上个世纪初日俄强盗在中国肆意横行时的产物?在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的战役中,英、法、德军采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