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1954年4月下旬,中美英法苏20几个国家,派出政府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主要讨论朝鲜半岛问题及印度支那问题.会议的主旨是想通过谈判协商,达成某些和平协议,以促进朝鲜半岛和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在众多的代表团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政府代表团,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派出参加重大国际会议的第一个大型外交使团,特别引人注目,被西方外交界称之为“一个年轻红色外交家率领了一批更年轻的红色外交家”的代表团.会议开始后,由于美国代表团顽固执行其政府“不许达成任何协议”的方针,操纵或胁迫其他国家,特别是一些曾参加过“联合国军”的仆从国,对会议的议题,尤其是朝鲜半岛问题进行捣乱和破坏,妄图使会议完全破裂.会议最后一天,正当与会者对会议结果感到回天乏术,充满失望和沮丧情绪的时刻,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总理作了出人意料的发言.他提议与会国可以达成一项两句话的协议:“日内瓦与会国家达成协议,它将继续努力以期在建立统一、独立和民主的朝鲜国家基础上达成和平解决朝鲜问  相似文献   

2.
1954年4月下旬,中美英法苏等二十几个国家,派出政府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主要讨论朝鲜半岛问题及印度支那问题。会议的宗旨是想通过谈判协商,达成某些和平协议,以促进朝鲜半岛和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在众多的代表团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  相似文献   

3.
邓中夏没有参加赤色职工国际四大冯资荣1928年3月18日,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隆重开幕,来自50多个国家的60多个工会代表团共500多人出席会议。中华全国总工会也派出15人的代表团与会。在这次会议上,专门组织了"中国问题委员会",详细讨...  相似文献   

4.
上篇:精心决策实战彩排1954年初,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4国外长在德国西柏林和东柏林交替举行会议。会议达成一致协议;于1954年4月26日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苏联、中国、美国、英国和法国参加会议的全过程,同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其他国家也分别参加有关的会议讨论。日内瓦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在一起讨论解决亚洲最迫切的两个问题的会议,实质上是一次五大国会议。作为大战略家的毛泽东、周恩来,完全了解日内瓦会议的重大国际意义,亲自决策新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  相似文献   

5.
世贸组织新加坡首届部长会议评介○薛荣久世贸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于1996年12月9日到13日在新加坡举行,来自世贸组织128个成员和相关国际组织的28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政府派出以外经贸部部长助理龙永图为首的代表团参加会议。经过5天的讨论与磋商...  相似文献   

6.
雅尔塔体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历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美英苏三国就结束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问题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的总称。战后四十多年来,整个国际关系就是在这个体制所规定的范围内运行的。“雅尔塔通过的决定在很大  相似文献   

7.
以“人口、持续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联合国人口与发展会议于1994年9月5日至13日在埃及开罗举行。180多个国家的政府、国际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约1.5万名代表和观察员汇集尼罗河畔共商人类所面临的两大难题——人口与发展向题,以制定人类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比例相协调的世界战略。中国派出了由8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封锁、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英国刚从其自身利益和价值观念出发,执行了一条与美国并非完全一致的对华政策。身为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思来以战略外交家的眼光洞察国际风云的变幻,制定了对英求同存异的外交政策,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一、求同存异,和平共处1954年,周总理在为接待英国工党访华代表团而举行的干部会议上说:“我们和英国是有同有不同的。我们的态度是求同而不求异。”我们之间相同的地方是:“第一,双方要和平;第二,双方要做买…  相似文献   

9.
正1954年4月—7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讨论和解决重大国际政治问题的多边国际会议,也是周恩来首次以外交部长身份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外交智慧,向全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以外交手段推动热点问题和平解决的诚意、决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评价国家安全环境,我们需要一个系统的方法,考虑到决定国家安全环境的四个主要因素,即周边环境、国家间的关系、国际经济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对国家安全环境的综合影响。在“9·11”事件之后,我们对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再作一些简要分析。一、周边环境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周边环境,即所谓的地理因素。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为中美日俄四大国间,特别是中美之间达成一种战略理解提供了最现实的机遇。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意味着中美日俄任何一方都不愿看到统一的朝鲜半岛落入另一方的势力范围。因为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和任何一方结成同盟都会恶化另一方的“安全困境”,导致另一方采取反措施,最终使各方都变得更不安全。相比之下,一个有中美日俄四大国支持和安全保障的、中立的、统一的朝鲜半岛则能为整个东北亚地区带来永久和平的机会,并为四大国之间的多边合作开创先例。中国和俄罗斯继续共同维护欧亚大陆的稳定。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领导下,正在走出过去十年的阴影。俄罗斯的经济开始恢复,民众对政府  相似文献   

11.
老挝临时民族团结政府成立后,扩大的日内瓦会议接着在七月二日在统一的老挝政府代表团的参加下复会。这是老挝人民争取祖国和平、独立、中立的新胜利,是和平解决老挝问题的一个重大进展。美国阻挠老挝联合政府的组成,拖延老挝问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外交生涯中,多次荣幸地参加过邓小平同志与朝鲜领导人的会见,直接或间接聆听过一些他对朝鲜半岛问题的指示,深感为了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他以睿智的眼光和高超的智慧,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所给予的特别的关心。现就记忆所及,回顾我亲身经历的几件事。参加朝鲜30周年国庆活动1978年9月9日,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朝方邀请中方派高级代表团访朝参加庆典。中方对此十分重视,决定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率党政代表团前往平壤参加朝鲜国庆活  相似文献   

13.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一方面声称要谋求国内和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另一方面,又在和平烟幕的掩护下,加紧军事部署,制造军事冲突。美国政府为了扶持蒋介石.于1945年12月15日任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为特使.以“调处”中国内战的名义来华。面对这种形势.中共采取“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同蒋介石进行政治谈判,国共双方代表达成有关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履行停战协议的机构,设立三个委员,分别代表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规定美国代表被邀请充任主席。作为三方会议的召集人。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     
<正>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  相似文献   

15.
黄少花 《世纪桥》2010,(3):142-143
朝鲜核问题是东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也是国际政治中的热.羔和难点问题。朝鲜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不仅事关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关系到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实现。对此,中国在制定外交政策时既避免过度刺激朝鲜,防止美、日、韩对朝鲜进行军事力量打击,也要综合考虑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1954年4月-7月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讨论和解决重大国际政治问题的多边国际会议,也是周恩来首次以五大国之一外交部长身份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外交智慧,  相似文献   

17.
1、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 1975年6月19日至7月2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了“国际妇女年世界会议”。这也是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召开专门讨论妇女问题的政府问的世界性大会,即第一次世界妇女大会。来自133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联合国系统各专门机构和有关组织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中约70%是妇女。我国政府代表团一行21人出席了会议,团长为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李素文同志。 这次大会秘书长由联合国社会发展与人道事务中心助理秘书长,芬兰人赫尔维·西皮拉女士担任。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是通过了《关于妇女的平等地位和她们对发展与和平的贡献的宣言》(简称《墨西哥宣言》和《为实现妇女年目标而制定的世界行动计划》(简称《世界行动计  相似文献   

18.
1950年至1952年,英国政府设法阻挠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举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紧盯“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和实施。在西藏地方政府所派代表团途经印度时,英国政府通过驻印高级专员公署阻拦,主张并支持谈判在印度举行。人民解放军发起昌都战役后,英国政府无法阻止谈判在北京举行。“十七条协议”宣布后,英国政府认识到西藏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必然性。西藏与中央的正常政治关系由此得到恢复,西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出于对华全局关系的考虑和已经退出南亚次大陆,英国政府未公开表态反对“十七条协议”,只能盯着“十七条协议”如何实施。  相似文献   

19.
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追求的政治目标。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正式呼吁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本文从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如何尽早恢复两岸的对话与谈判、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总部决定将于1974年4月9日召开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研究原料和发展问题。这次会议是由阿尔及利亚以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执行主帘身份倡议召开的,也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专门讨论国际经济关系问题的大会,因此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百多个国家的赞同和支持。由于这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后首次派遣高级代表团出席的大会,对谁来担任代表团团长的问题中共中央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