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发常见机械性损伤形态的环境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环境扫描电镜(ESEM)法推断毛发致伤物种类的新方法。方法应用ESEM观察分析不同锐器、钝器及致伤方式形成的毛发机械性损伤的微观形态特征。结果毛发锐器、钝器损伤的表面微观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同种类型致伤工具,其锋利程度、作用方式不同时,其损伤特征也明显不同。结论ESEM法能够真实、自然反映毛发机械性损伤表面微观特征,可应用于推断毛发致伤物种类。  相似文献   

2.
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沈敏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毛发中痕量精神活性物质的鉴定及评价技术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成果获201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该项目历时15年,已建成毛发中80余种痕量精神活性物质原体及代谢物的鉴定评价体系,对于解决毛发中毒药物鉴定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提高证据的科学性、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司法鉴定重大科研成果展示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沈敏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在毛发中痕量精神活性物质的鉴定及评价技术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该研究成果获201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项目历时15年,已建成毛发中80余种痕量精神活性物质原体及代谢物的鉴定评价体系,对于解决毛发中毒药物鉴定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犁沟指纹是反映平行于乳突线的沟底、沟壁形态的纹线,所以反映的特征与乳突线特征有很大差异,不加以分析研究,往往会造成识别上的失误,导致在检验时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本文主要以平面加层指纹为例,谈谈对小犁沟指纹的形成、识别、检验等方面的认识,供大家参考。1小犁沟指纹的形成和表现形式1.1形成机理小犁沟指纹的形成与乳突线指纹的形成机理基本相同。当手指的乳突线表面的汗液、血液、油脂、粉尘等物质由于多次触摸物体而被沾附失去时,残留于沟纹中的物质在以较大的压力触摸承痕客体时,使小犁沟内的物质被挤出沾附于客体的表面而形成…  相似文献   

5.
毛发中的毒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毒物分析中,尤其是法医学领域,毛发以其化学性质稳定,容易获得及贮存,不易受外界杂质于扰等优点而颇具研究价值.1954年,Goldblum等首次报道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豚鼠毛发中的巴比妥类含量[1].近五十年来,毛发中毒物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七十年代末至今,毛发分析技术已基本趋于成熟.本文拟就毛发毒物分析中的毛发处理、检测方法等一些主要问题作一综述.1毒物与毛发的结合机制毛发根部的毛腺体(Follicle)与血液循环沟通,血液中的药(毒)物经血液循环输送到毛腺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毛发成长为毛髓质(medull),外…  相似文献   

6.
毛发检查是法医学物证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必要时需要用毛发的横断面及纵断面标本进行个人识别。关于毛发的切片技术多有介绍,但未尽如人意。现将我们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1 毛发横断面标本的制作 (1)将待检毛发表面污物洗去,剪成1.5cm小段,依次浸入95%乙醇10min、无水乙醇5min、二甲苯5min。  相似文献   

7.
毛发作证     
阿碧 《检察风云》2014,(15):39-41
在案发现场,办案人员不会放过任何可疑的蛛丝马迹,包括一些不起眼的痕量证据,比如毛发。细细的毛发中含有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吸收来的大量化学物质,是很好的法医鉴定对象,在案件侦破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体毛的结构和特征要了解法医如何从细细的毛发中寻找到有用的破案线索,则首先需要了解体毛的基本结构。体毛是分布在人体表面的毛发的总称。  相似文献   

8.
毛发是法医物证常见检材之一,由于毛发的血型物质量少、抗原活性差、易受检验条件的影响,不如血液、体液、骨骼的血型物质容易检出,而腐败尸体毛发检验更加困难.本人在检案对毛发检验进行了简单的改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案情:1994年12月23日,我市某县村民任××被其兄杀害后埋于自家苹果园约70cm深的土中,1998年10月发现后,尸体已白骨化,侦察员提取埋尸坑内头发、内裤上沾附的毛发及尸块上阴毛送检,要求进行3处毛发的血型同一认定.检验:取3处毛发经肉眼及镜下观察见埋尸处毛发为直线形、黑色、长4.5cm~8.scm,其余两处为波状、黑褐色、长4.Zcm-4.scm,3处毛发均无光泽、极脆、易断,外表面呈灰白色且凸凹不平、毛小皮剥离的现象.经用热解离法检测毛发血型,  相似文献   

9.
毛发枪弹损伤的环境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毛发枪弹损伤微观形态与射击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环境扫描电镜/能谱仪对64式手枪在0~200cm范围内射击造成的毛发损伤及附着物进行形态和成分分析。结果0~30cm射击,毛发表面粘附有大量密集分布的球形射击残留物颗粒,鳞片有严重斑纹状损伤和崩裂缺损;30~60cm射击,毛发表面粘附有较多散在分布的球形射击残留物颗粒,鳞片有轻微斑纹状损伤和崩裂缺损;100cm距离射击,毛发表面粘附有少数个别射击残留物颗粒,鳞片无斑纹状损伤;200cm距离射击,毛发表面无射击残留物。毛发枪弹射击断裂形态差异较大,大体分为剪切断裂和牵拉断裂两种类型,与射击距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毛发表面粘附的大量球形射击残留物颗粒及其造成的鳞片斑纹状损伤对于法医学鉴定贴近距离射击((30cm)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人体毛发尖部形态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人体毛发尖部微观形态特征,总结归纳了人体主要几个部位毛发尖部形态的八种类型,探讨各类毛尖形状其形成的可能条件、分布的规律性以及修剪后端部的变化情况,为研究人体毛发生长机理、法庭科学的毛发鉴定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毛发毒品的分析在毒品检验中具有独特优势,而毛发与毒品的结合状况及毒品聚集于毛发的机制影响其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性。对毒品与毛发的结合位点、毒品与毛发结合的差异性因素以及外界因素对毒品与毛发结合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吗啡类毒品是我国滥用人数较多,也是危害性较大的毒品品种。与传统的人体体液检材(血液、尿液、唾液等)相比,毛发检材以其易获得性、易保存、易重复取样、长时间的检测窗口等优势逐渐应用于司法鉴定、毒驾检测、临床毒物分析等领域。本文整理归纳了近十年来(2007年~2017年)发表的测定人毛发中吗啡类毒品滥用物质相关文献,并从毛发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毛发样品的色谱检测方法、受试者毛发样本检测、毛发检测结果与毒品滥用关系判断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依据国家科技部基础性科研项目《毛发中毒(药)物鉴定标准及其质量控制》成果和鉴定实践的经验总结,吸纳了国外在证据认定和规范管理上的优势,提出毛发中滥用药物分析方法标准化的建议,对毛发采集方法、毛发清洗方法、毛发中滥用药物提取方法、毛发中滥用药物分析方法及结果的判断、毛发分析的质量控制等进行规范,供同行讨论、实践比对、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不断增加,其中许多人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财产越来越多,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因经营不善而亏损负债。这反映在离婚案件中,对夫妻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司法鉴定中车体痕迹的鉴定至关重要,但目前对车体痕迹的概念、分类等尚见仁见智,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对车体痕迹外部特征的表述,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论文从车体痕迹的概念着手,分析了车体痕迹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对广泛存在的车体痕迹从外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类,即附着物痕迹、移位痕迹、变形痕迹、刮擦刺剪痕迹、折叠痕迹、破裂破损爆裂痕迹、断脱脱落缺失痕迹、孔洞洞穿类痕迹、塌陷状痕迹、粉碎性痕迹等十种。希望引起讨论,形成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毛发是人体代谢终端之一,它具有摄取、积累,排泄各种元素的机能,毛发中所含的各种元素量,远远超过血、尿中所含的浓度,毛发跟其它提供化验用的检材不同,可长期保存而不丧失其原有特性。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毛发的研究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兴趣和极大的重视,但人发分析最早受到注意是它在法医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依据国家科技部基础性科研项目<毛发中毒(药)物鉴定标准及其质量控制>成果和鉴定实践的经验总结,吸纳了国外在证据认定和规范管理上的优势,提出毛发中滥用药物分析方法标准化的建议,对毛发采集方法、毛发清洗方法、毛发中滥用药物提取方法、毛发中滥用药物分析方法及结果的判断、毛发分析的质量控制等进行规范,供同行讨论、实践比对、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一、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理论及司法实践中研究的重点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这一规定表明,刑事诉讼证据具有客观性和关联性两个基本属性。法定的刑事诉讼证据有6种:1.物证、书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定结论;6.勘验、检查笔录。在司法实践中,重点研究的是运用广泛的物证、书证和鉴定结论。物证是指能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和痕迹。它是以物品的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来证明案情的,如尸体、凶器、毛发、精斑、血痕等。大部分物证通过鉴定,可以与特定物或特定的人身进行同一认定,其证明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氯胺酮滥用的毛发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毛发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方法并探索氯胺酮进入毛发的机理。方法通过建立豚鼠连续给药(不同剂量)实验模型获取阳性头发和采集氯胺酮滥用者头发,经处理后用GC/MSscan和SIM法分析,以鉴别、确认毛发中氯胺酮及其代谢物。结果豚鼠毛发中氯胺酮的质量分数与给药剂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毛发中氯胺酮质量分数依白色、棕色、黑色毛发顺序随毛发中黑色素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豚鼠毛发中氯胺酮与代谢物NK质量分数之比为2.33~12.94,仅在高剂量组的豚鼠毛发中才检测到DHNK,其质量分数与NK接近。15名氯胺酮滥用者黑色头发中均检出原体和代谢物NK,但DHNK少见。豚鼠毛发中代谢物相对质量分数明显高于人。结论本实验结果很好地反映了药物进入毛发代谢过程与药物和黑色素亲和力以及药物的亲脂性密切相关这一规律,但人和动物在药物代谢及进入毛发的难易程度上存在差异。本方法可以用于法庭毒物分析领域头发中氯胺酮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商标本身只是一种符号,没有实际的价值,但是一旦和商品和服务联系到一起,就具有了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功能。驰名商标经过权利人的长期努力而形成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为商标所有人带来了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也成为他人淡化。的对象.商标淡化行为是一种侵犯商标所有人合法权益和消费者合法利益的行为,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规制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