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5.
This article draws on compilations and collections of essays published between 1917 and 1936 to examine how suffragists and labour women, active in the movement before the war, measured the impact of enfranchisement and offered public reflections on developments in the women's movement after 1918. The process of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analysis on the part of activists who continued to campaign in the interwar period runs counter to the narratives of demise and defeat which figure so prominently in the history of interwar feminism. These sources reveal the idealism and pragmatism which provided the impetus for complex struggles on an ever-growing variety of fronts. The article also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a reflexive approach to sources from the period and the discursive strategies of participants in order to foster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debates about feminism in the interwar period.  相似文献   

6.
游宇明 《工友》2012,(10):57-57
读有关民国的历史书,你会有一种感觉,那个时候许多文人很将自己的精神追求当回事儿,为了他们认定的有价值的事业,可以吃糙米饭、住茅草屋、睡门板拼起来的床……在一种难以想象的艰难环境中,他们铸就了一个民族精神上的辉煌。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家不再包分配、包就业,实行自主择业。于是,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下岗职工再就业成了“热门”话题。在寻找职业过程中,有的人跑断腿、磨破嘴,却无人聘用;而有的人不用跑、不用找,却有不少单位抢着要。为什么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求职者科学文化知识、技能的差异。用人单位包括个体小业主都愿意聘用有知识、有技能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知识就是力量,文化就是资本,技能就是财富”,特别是当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时代,更是如此。因此说“求职”必先“求知”。为…  相似文献   

8.
田晓剑 《农村青年》2013,(11):55-56
微信,是当前广受年轻人热捧的新型网络社交工具,能迅速打破人际边界,让两个近距离的陌生人迅速相识,相见甚至相恋。然而,正是由于其便捷,也正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新领地”。  相似文献   

9.
陈鲁民 《工友》2011,(6):48-48
我有一个陕北农村亲戚进城打工,他的日子过得其实不宽裕,家里老人有病,两个娃正上学,欠了不少债,属于标准的弱势群体,可是问他过得咋样?他却既未哭穷,也未示弱,反倒颇为满足地说:不赖。住上砖窑了,用上沼气了,吃上细粮了,看上电视了,还三天两头有荤腥。  相似文献   

10.
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美金”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巴金”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知道“马克”的入越来越多,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景岗山”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知道“谢霆锋”的人越来越多,知道“雷锋”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招财进喜”的人越来越多,知道“王进喜”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孔方兄”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孔繁森”的人越来越少;知道“白粉”的人越来越多,知道“白求恩”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张学友”的人越来越多,知道“张思德”的人越来越少;知道“英镑”的人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朱丽亚 《工友》2008,(6):46-47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实施后,四川省发生全国第一起要求"平等劳动权"、"同工同酬权"的集体诉讼案2008年元旦刚过,《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第6天,张定和以及射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12名"临时工"就将状告射洪县农村信用合作  相似文献   

12.
春节过后,沿海地区一些企业遭遇“招工难”,立即引发了一阵不小的恐慌。媒体争相预言这次“民工荒”将会来得如何猛烈,学者们则在激辩“刘易斯拐点”是否已经到来。就在大家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之际,大批过完年的农民工打起背包又踏上打工之路,  相似文献   

13.
刘宗军 《工友》2015,(1):51
学无止境、"玩"在当下、习在当下、悟在当下、乐在当下。如果问我书法为何物?说实在话,我的大脑是一片空白,知道一点点也是浮浅的。近年来,我在临帖的同时,开始注重一些理论的学习。比如,范曾、田蕴章、张旭光、任德山、王岳川等等,为我开启了一道道知识的窗口,对书法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我比较赞同王岳川先生的说法:"书法是有深刻涵义的优美文字"。关于书法是不是艺术,大家们也是争论不休。让他们去争  相似文献   

14.
各种专业村屡见不鲜。而靠承包电视台广告业务而成为“电视广告专业村”的却有点新鲜。他们足迹遍布7省51个县(市)的56家电视台。105户农民除每年收入近千万元外。还以自己的资金、信息优势反晡家乡。他们文化程度不高。靠智慧和胆略取胜。他们的成功足迹给“农民”以新的注脚。  相似文献   

15.
吴月玲 《工友》2014,(1):52-53
正以青春剧见长的导演赵宝刚在推出《北京青年》后,他的新剧《老有所依》关注点落在了养老话题上,但他强调,这仍是"青春"三部曲的延续。是的,当"北京青年""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通过"奋斗"渐渐地实现了理想之后,他们要面对的就不光是自己的问题了,他们成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可以说,《老有所依》比赵宝刚之前的"青春  相似文献   

16.
赵雄丽 《时代风采》2009,(11):22-24
三年多的时间,农民工赵村终于等到了法院判决的工伤赔付,但金融危机袭来,公司提出以产品(轮胎)作为抵押赔付,他将如何抉择?  相似文献   

17.
容月林 《工友》2010,(9):32-33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小家"建设好了,中国电信这个"大家"才更有活力和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8.
姬建民 《工友》2014,(8):5-5
正不时听到一些官员私下抱怨,辛辛苦苦干了那么多事,却得不到老百姓的理解,甚至还有意见和抵触情绪,感到纠结无奈。但老百姓说起来却是,官员花那么多钱修建了那么多中看不中用的东西,都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跟我们的生活急需没多大关系。老百姓的话揭示了真相。先别急着嗔怪老百姓"不知好歹",原因是"民生"  相似文献   

19.
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正面临着一个让他们日益困惑的问题:生活好了,孩子却“退化”了,不会做家务,不会待人接物,不会照顾自己……以至踏上社会后,父母还为他们牵肠挂肚,揪心不已。湖南一位下岗教师从父母们的忧虑中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商机,于是她针对城里孩子生活自理和适应社会能力差的现象,办起了“吃苦农庄”,让孩子们在“自我虐待”中锻炼自己,改造自己,从而独辟蹊径地闯出了一条金光灿灿的掘金之路。  相似文献   

20.
三年多的时间,农民工赵村终于等到了法院判决的工伤赔付,但金融危机袭来,公司提出以产品(轮胎)作为抵押赔付,他将如何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