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忆迟宾     
谭舒绪 《春秋》2012,(5):22-23
时光荏苒.迟宾已离我而去十年了。在这十年中.也许是情思所致.他的音容笑貌还会时不时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仿佛又看到他站在书案前.还是那么充满激情,那么全神贯注,挥动着他那如椽大笔,写出潇洒飘逸、苍劲有力的“真、善、美”三个大字。这如斗大字栩栩如生,笔笔生辉.闪现出迟宾一生不懈追求的品格和人生价值。同样,这三个大字也贯穿了...  相似文献   

2.
妈妈     
一天晚上,我到朋友家去串门。我们坐在沙发上,天南海北地闲聊起来。突然房门大开,我那位朋友的小儿子站在门口,哭喊着:“妈妈! 妈妈!……” “妈妈不在,”朋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妈妈上班去了。你怎么啦? 摔了一跤? 自己摔的是不是! 那还哭什么。”他给儿  相似文献   

3.
老公的进步     
沈雪 《人民公安》2006,(17):53-53
今天,我正在办公室里忙着,突然接到老公的电话,有些神秘和期艾的语调让我感觉到了与往常的不同,还以为他遇上了什么大事。迟疑了半天,他跟我说:“我跟你说过的事,你千万别声张哟!”“什么事?那么神秘?”我还以为他在街上捡到了别人的钱包.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刚才从医院采访出来.看到警察在对面在追一个人,我想那肯定是个坏人,于是便追了上去,追了两条街,我把那人给逮住了。”“就你那小样,还能抓住人,少唬我一点。”“真的,我差不多追了千把米远才追上把他摔倒在地的。”“是一个瘦小个吧?”我有些不相信。“比我高,比我壮。”“你跟警察一起追的?”  相似文献   

4.
凶手的罪证     
“董事长,王明出事了。五分钟前,我和他通电话时,突然听到了他痛苦的‘呜呜’声和摔倒的声音,好像被人卡着脖子似的。”李珂在深夜给公司董事长陆季明打电话说。   “王明在哪里给你打的电话?”   “在他的家里,好像正在喝酒,我们聊天时还能清楚地听见玻璃杯中的冰块声。”   “好吧,你赶快报警,我马上就赶到现场。对了,你现在在哪里?”   “我现在在我家里。”   “你在家里先别动,有什么事儿我再与你联系。”   王明和李珂是丽达科技有限公司的两名高级技术人员。最近他们俩刚研制出一项新技术,如果投入生产每年…  相似文献   

5.
蔡怡 《北京观察》2009,(2):54-55
我出生在1947年的内战时期。小时候父亲对我说,1945年光复后,祖父随铁路部门从四川去了台湾.以后便杳无音讯,是他给你起名为“怡”,意为“心想台湾”.就是希望你心里记着他,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你这个长房长孙。父亲早逝,因为爷爷这个“海外”关系,使我们兄妹不能参军.不能入团、入党.甚至连找工作都有困难。那时我想,这个未曾谋面的爷爷,真把我们全家害惨了。  相似文献   

6.
“保安这碗饭难吃” ,作为一个保安 ,我的确感受到了个中良苦。同事小李的遭遇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那天夜晚我和小李依旧做着“必修课” ,挨个逐层巡逻着。当走到第3层时 ,小李突然听到开水房内有响声 ,警觉的他轻轻地走到房门口扭开门锁一看 ,竟然发现一男服务员在房内拆一些客房用品。他一看到我们脸色立刻变了 ,可当他看清只是小李和我两个保安后 ,便很快镇定了下来。“噢 ,我是在收拾房间杂物” ,他满不在乎地说道。事情已经明明白白地摆在了面前 ,再多的解释也是多余 ,不管怎么样 ,到办公室再说。我和小李坚持要他跟我们走 ,可他到态…  相似文献   

7.
内疚的戏言     
昨晚队友托梦与我 ,他还是那副急样子 ,一见面就冲我嚷嚷 :“吹我的大作写出了没有 ,你还真盼着我光荣呀?”说完哈哈笑着一拳向我捣来。我醒了 ,仔细咂摸了一番还飘留在记忆里的音容笑貌 ,禁不住泪如雨下。是的 ,队友走了 ,永远走了。他在下班回家途中为了救人 ,义无返顾地跳进了充满毒气的枯井里 ,在无声无息中完成了一个保安人最有价值的回归 ,那一刻 ,人们只是在他的脸上看到了27岁的年轻和嘴角上还挂着新婚的甜蜜……在保安队 ,他是副队长 ,专门负责内勤 ,他性格外向 ,文艺细胞多 ,特别是那种自由舞步 ,教得全队保安队员人人会跳。他…  相似文献   

8.
信任     
天擦黑。我与同事小张巡逻在一条背街小巷中。   突然,一居民楼里闪出两条黑影,有两名汉子拎着一只硕大沉重的编织袋与我俩擦肩而过。职业警惕性促使我与小张习惯性地拦住两人盘问。我俩一身警服使人神色慌乱,同时,也吸引了蹲在墙根的一名闲汉围扰来看热闹。他身背一根竹棒,浑身散发出难闻的劣质卷烟味,在一边咧嘴憨笑着。这身打扮,一看便知此人就是山城随处可见的脚夫--山城“棒棒军”了。不管我们民警在哪里执勤,都会遇到此类人驻足观望,真有点碍手碍脚的。我冲他喝道:“我们是派出所民警在执行公务,闲杂人员站开 !”他却仍…  相似文献   

9.
漫画与幽默     
太阳还是月亮有个名叫菲尔的旅行推销员,是个著名的酒鬼。这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一家酒店吃夜餐,喝了很多酒。刚走出酒店,他突然看见一个人站在路中间。这个人也刚从酒店出来,比菲尔喝得更多,他似乎在天上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用手往天上一指:“对不起,请问,那是太阳还是月亮?”菲尔看了看,然后摇摇头,说:“不知道,我也不是本地人。”超速警察:“我们这儿规定行车不得超过每小时50公里,你刚才驾车超过了这个速度,请留下姓名和地址。”司机:“可我还没开一小时呢!”护士的讲话病人从手术室逃出来找院长:“…  相似文献   

10.
讽刺与幽默     
《今日广西》2010,(12):62-64
危险的图钉 小明告诉妈妈,今天客人来家里玩的时候,哥哥放了一颗图钉在客人的椅子上,被我看到了。妈妈问:“那你是怎么做的呢?”小明说:“我在一旁站着,等客人刚要坐下来的时候,我将椅子从他后面拿走了。”  相似文献   

11.
9月9日晚,有同志来电话告诉我,任景龙同志于8日中午在川医去逝了。我当时如雷轰顶,十分震惊。景龙同志是我几十年的老领导,我们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同志友谊。他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身体一直比较好,精神矍烁。8月中旬他住院的第四天,我到医院看望,他还很精神。怎么几天工夫就突然去逝了呢?真使人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2.
害怕敲门     
读书写作之余,我喜欢约三朋四友到家里喝酒呀、谈天呀、博弈甩老K呀。所以,我一直是有敲就开门的。一边跑出采,一边喊:“来了来了!”门一开,哈哈笑语,好不快活。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真害怕有人敲门了。有一个星期天,早饭过后,把妻哄上街.然后关了门,坐下来想写点乐西。不大一会儿,咚咚咚的敲门声响起,我起身去开门。门一开,-只黑乎乎的手伸到我胸前——是一乞讨者。我立即掏出两毛钱给了他,嫌少,我又给了他一毛。“人家至少给我五毛!”“要饭还讨价还价!”我说着缩回身体,关门时我分明听到地骂了声:“穷鬼!…  相似文献   

13.
你好,“环球45”──近访主持人张羽文图陈卡张羽这小子真忙,一般的记者还真难抓住他。我往他家打电话,回答是:“有10多天没见他影子了。”我气得一下午连呼了他七八遍,总机小姐也颇纳闷,敢情这主持人也难找啊?到傍晚了,这小子才给我回了电话。他告诉我他刚从...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的一个秋日,河南省许昌县蒋李集镇的一家医药门市部前,走过一个投亲不遇又正发高烧的外乡人。他走着走着,突然一下晕倒在地。医药门市部的老板——一位拄着双拐的残疾人赶忙招呼人将这外乡人抬进屋内,给他打针吃药,还留这个外乡人在门市部里食宿。待他痊愈后,门市部老板又送他50元路费,让他返回家乡。这位老板就是“河南省两用人才先进个人”,蒋李集镇一等伤残军人何长喜。1980年,何长喜带着伤残回到了家乡。看到自己残破的房屋,他思想斗争很激烈,难道就靠二亩贵任田,近千元的残金过一辈子?不能,决不能。他对自己说:我…  相似文献   

15.
小小的感动     
学校附近有个补鞋店。这个店开了许多年,应该比我的工龄还长。依稀记得我来这里工作的第一天,去镇上买生活用品,这夫妻俩就在这里补鞋,刷鞋,换拉链等。都是手工活,生意倒不错。他们的小女儿眼见着都长大了,该是上初中了?每日路过,经常打招呼,也算是熟人。今天下班,又路过补鞋店。“老师!”补鞋店主特意站起来,叫我。“有事?”我望着他。“老师我想跟你说个事。”他说。“什么?”我走过去,站在他店子前面。  相似文献   

16.
“脸晒得黑红,原先的衣服穿在身上松松垮垮的,与在田间地头的农妇站在一起,还真有些相似……”一见到陈彩琴,报道上看到的这个形象,就逼真地跳到了眼前,有点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17.
一天.一位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我有个老同学骨折住院了,叫我一起去看看。那位老同学快50岁了,是一个单位的中层领导干部。看到我们,这位老同学懊丧得很.说自己下雨天滑了一跤,到医院检查、拍片,结果发现腰椎骨折了。医生还说他有骨质疏松症.要他卧床休息2个月。他十分不解,怎么这么轻轻地摔一跤就会骨折了?我对他说:“这主要就是因为你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刻     
《人民公安》2012,(19):55-55
不忍心看周末,老婆挥汗如雨地干着家务,而老公却悠闲地半躺在床上看电视。老婆抱怨说:“你就能忍心看我一个人在这里苦干?”老公同情地说:“那我回里屋睡一会儿,”度日如年有一位到城里打工的青年给远在农村的父母写信,告知自己在城里度日如年。老父亲看完信后高兴地说:“这小子在城里混得还挺好.过日子就像过年一样。”老母亲却不放心地问:“那为什么还要我们寄200块钱给他呢?”“你真老土.他天天过年能不花钱吗?”老父亲不耐烦地开导老伴儿说.  相似文献   

19.
2013年8月2日,浙江省诸暨市公安局看守所内。气温高达摄氏39度。“香港风水大师”徐泓吴拿着起诉书副本有些焦躁不安。这是在他关押后一直想看到的东西,又是他极不想看到的,手拿起诉书,"他仍在问看守所管教:“我没有骗人家钱,都是他们自己要给我的。我怎么就成了诈骗罪?”其实,大师此刻仍在他自己营造的“角色”里。纵观他几年来行径,与其说他是一个“香港风水大师”,倒不如说他更像是一个“导演”。那他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20.
袁祖德 《两岸关系》2008,(12):18-19
1984年8月29日,我向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同志报到,担任秘书工作。从此“我们一起工作”了近10年,直至1994年3月我最后一次随他陪同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访华结束。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10年,最珍贵的10年。学谦同志的言传身教一直在激励着我“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