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曾经形容邓小平是“钢铁公司”,而世人皆呼英国前保守党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铁娘子”。如今,邓小平已作古七年,撤切尔夫人的健康状态也使她不能接受记者采访。在邓小平百年诞辰前夕,铁娘子当年的外交顾问、中英首脑香港问题谈判的见证人鲍威尔勋爵向《国际先驱  相似文献   

2.
天下眼     
《民主与法制》2013,(12):7-7
“铁娘子”撤切尔夫人逝世 4月8日,英国“铁娘子”、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因中风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1979年至1990年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是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她生前曾四次访华,两次均与香港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3.
陈波 《现代领导》2009,(4):46-46
2009年2月6日,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当选为新一届“非洲联盟”(非盟)主席,这位以“放荡不羁、特立独行”闻名于世的政治家再次走入公众的视野。当身着金线镶边阿拉伯长袍的卡扎菲从上届非盟轮值主席、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手中,接过象征非盟最高权力的木槌后,他鲜明表示,在自己任职期间,将为推进实现“非洲合众国”的梦想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999年5月24日报道,英国情报机关掌握的证据显示,发生在十多年前的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客机在英国洛克比上空爆炸事件的真正幕后主使者是利比亚现任总统卡扎菲。该报指出,当年,卡扎菲为了报复里根政府对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空袭,下令利比亚驻海外的情报机关炸毁泛美航空公司的班机,造成机上259人及地面11人丧生的惨剧,其实美国政府早已掌握这些证据,只是为了恢夏与利比亚的政治、经济关系,而刻意进行了隐瞒。卡扎菲被疑为洛克比空难的幕后主使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方博弈.在2009年11月19日欧盟27国首脑举行的“工作晚餐”上.欧盟迎来了自己的首任总统(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俗称“欧盟总统”)——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新年伊始,范龙佩正式走马上任.开始了其为期2年半的欧盟总统任职生涯。  相似文献   

6.
《上海支部生活》2011,(11):52-52
“不是胜利,就是战死”——卡扎菲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以死为其统治42年的王朝画上句号。将其视为胜利的不仅仅是利比亚反对派,还有美国等西方“列强”。然而,多位美国专家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却认为,无论是对奥巴马,还是对美国政府,卡扎菲之死未必是一场彻底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穆阿迈尔·卡扎菲27岁时组织自由军官组织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了利比亚共和国,此后在他的绿皮书中提出了所谓既反对资本主义、也反对共产主义的“世界第三理论”,并以此为依据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进行改革。对于利比亚的改革,舆论态度各异,褒贬不一。卡扎菲作为利比亚领袖人物也因此多了一层神秘的光环。1992年的一天,本文作者有幸采访颇具传奇色彩的卡扎菲,并将其所见所闻如实记录下来奉献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8.
外国女人     
罗斯福夫人去世 1962年11月10日,埃莉诺·罗斯福被安放在她丈夫身边。罗斯福夫人生于1884年,1905年她与弗兰克林·D·罗斯福结婚。当罗斯福进入自宫椭圆形办公室时,她是他的一个直言不讳的助手。在罗斯福担任总统期间,她经常出席记者招待会,给报社写通俗文章,有一专栏叫“我的时代”。1945年她成为出席联合国的代表,帮助起草了《联合国人权宣言》。罗斯福去世后,她独自为公众服务。1961年,肯尼迪要求她再度出使联合国,在以后的岁月里,她四方奔走,为少数民族与妇女谋求权利。  相似文献   

9.
开心岛     
一贯自信电视女播音员考尼·琼很少出差错,但有一次随总统尼克松去前苏联访问期间却出了一个洋相。“您对于俄语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一个遇见她的记者问。“完全没有。”她自信地答道。“很好。”记者接着说:“那为什么您要站在男厕所里呢?”立刻抛出一个做投机生意的人,正在房中盘算证券价值时,他夫人忽然自楼梯失足滑下来,钟点工忙跑来告诉他:“先生,夫人跌下去了。”他大声叫道:“跌了吗?立刻抛出!”我正在看某市的交通标语又臭又长。这一天,又有一个司机在标语下面出了车祸。“你难道没有看到那块醒目的标语吗?”警察…  相似文献   

10.
当鲜花在春光中再次绽放时,最“灿烂”的国际妇女节如期而至了。诗人为它抒写了女孩儿,似婉约的百合,如梦如幻;画家为它描绘了女人,如盛开的牡丹,美仑美奂;我因它赞美女保安工作者,如风中的玫瑰,虽无人喝彩,依然挺立绽放。人总是因可爱而美丽,我们的女保安工作者因工作愈显美丽。朝阳下,外事女保安员沐浴在金色霞光中,她们用娴熟的外语向外国友人传递着友谊,阳光映照着她们的帽徽闪闪发光,宛若头戴光环的“和平使者”。骄阳似火,保安女教官身手不凡,她的一招一式决不亚于警匪片中的镜头,她凭着一身真功夫,令歹徒闻风丧胆…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3,(4):149-149
1982年9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会见了素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双方就香港问题进行了会谈。此时的英国刚在阿根廷群岛上打了一个胜仗,“气壮如牛”。撒切尔夫人在香港问题上始终抱定“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仍然有效”的主张,并在来华前就早有声明,大造舆论。会谈一开始,她就提出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军 《中国保安》2005,(9):60-61
在陕西省宝鸡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有30名女保安点缀其中,给这支“光头”队伍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其实,平凡的岗位上每朵“鲜花”都有一串动人的故事,每朵“鲜花”都散发着缕缕沁人心脾的清香。派驻宝鸡市公安局值勤的保安员李佳童就是这30朵“鲜花”中的一朵。今年28岁的李佳童老家在吉林省东丰县,父母是宝鸡灯泡厂的一个普通工人。高考落榜的李佳童自费在陕西省人民警察学校上学,1998年毕业后刚赶上保安公司招收女保安员,便前去报了名,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刚干上保安不到三个月,一位亲戚给她介绍了个男朋友,结果因为她是一名保安而告吹。李…  相似文献   

13.
刘洪雨 《中国保安》2005,(15):60-61
有这样一名女保安队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面对五万元年薪的高薪聘请,毫不动心,断然拒绝。她就是深圳市宝安区保安服务公司竞华分队女分队长——李平。两年前,任竞华分队班长的李平主动请缨,担任竞华分队分队长一职。在接下来700多个日夜里,她带领着44名保安员,凭借优良的管理、过硬的纪律作风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拼搏精神,创造了一个“连续两年分队无违规违纪、客户单位无事故、无投诉”的保安工作纪录。两年多来,竞华分队被公司评为“2003、2004年度先进分队”,李平本人也先后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保安员”。“花香引得蜂蝶来”,由…  相似文献   

14.
的黎波里和阿齐齐亚军营易手标志着卡扎菲政权基本终结。考虑到英、法两国首脑早已为这场战争押上了自身的政治声誉和命运,不得不尽全力一搏,加之不少阿拉伯国家也大力参与,如攻占的黎波里卡扎菲住宅及其他堡垒的是约旦皇家特种部队(巷战专业部队),面对这样一个占压倒优势的多国统一战线,卡扎菲政府要想翻转局面,希望非常渺茫了。利比亚国家过渡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15.
人物     
《小康》2011,(11):22
逝者卡扎菲枭雄之死10月20日晚上,利比亚前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被证实在其家乡苏尔特中枪,落入反对派手里,伤重身亡。至此,利比亚结束了长达8个月的战争。卡扎菲也实现了其在2月份表示要"战斗到底"的宣言,战死沙场。报道中用得最多的照片,是一张卡扎菲浑身是血、奄奄一息时的照片。让人难免想到,一  相似文献   

16.
李根龙 《中国保安》2005,(21):58-59
在江苏省常熟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活跃着一群女保安队员,吴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自参加保安工作5年来,她以出色的表现,连续4年被总公司评为“优秀保安工作者”。今年3月,在公司“十佳保安员”评选活动中,经1500余名保安队员无记名投票,她以绝对高的票数列常熟市首届“十佳保安员”之首。2000年1月,吴芳经考核以优异的成绩加入保安队伍,成为常熟市第一批女保安中的一员。起先她被分配到招商城文化稽查分队,不久被调到常熟市妇幼保健院当咨询保安。在这个岗位上,既要保一方平安,又要不厌其烦地回答来人的各种提问,她仪容端庄、服务热情,得到了群…  相似文献   

17.
短讯四则     
法国拒绝利比亚审问英国间谍的请求1998年9月15日,法国拒绝了利比亚方面要求逮捕并审问关押在法国的前英国情报官员戴维·谢勒的请求。法国外交部称,除英国外谢勒不会接受任何其它国家的司法过问。谢勒系前英国军情五处的特工,他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声称,伦敦1996年2月曾有过暗杀卡扎菲的计划。利比亚方面急于了解这一真相,放提出了上述要求。对于谢勒的这一说法,英国方面已予否认。美方破获一古巴间谍网1998年9月15日,美国方面声称他们在迈阿密逮捕了10名古巴人。这8名男子,2名女子组成了一个间谍网,其间谍活动的目标是针对…  相似文献   

18.
在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惠亚集团的保安部里,有一支由10名女保安组成的女子保安班,她们每天和其他男保安一样,在岗位上默默守护着公司的安全,工作一点都不比男保安逊色,甚至更出色。这个女子保安班是目前中山市保安系统中率先获得“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双文明称号的集体,今年2月,她们还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这是全国保安行业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女子保安队伍。  相似文献   

19.
<正>圣诞节前夕,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著名媒体频频亮相,为其即将宣布的正式参选2008年总统做热身。希拉里参议员在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台《今日秀》(The Today Show)和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观点》(The View)节目里借助谈基督的“上帝神明”,暗示由女人执掌白宫的时候到了。希拉里对《观点》节目的女主持人说,美国人接受一名妇女当总统将是“信仰上的一次大飞跃”,“我们还从来没有过一名母亲竞选和执掌白宫,也许事情正在发生变化。”也正因为基督文化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希拉里特意提醒民众,她和克林顿以及女儿切尔西“可能就像你们遇到的任何人一样,对圣诞节痴迷狂热”。  相似文献   

20.
8月22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支持的利比亚反对派攻占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时代结束,利比亚战事进入尾声。利比亚战争是近十几年来北约对外进行的第五场地区性局部战争。从1994年起,北约先后进行了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