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最近,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及台湾地区的驻港人士纷纷表示,九七后香港发展前景会更好。 一、欧盟欧洲委员会驻香港办事处主任骆—德表示,香港回归是历史的必然,是香港发展的一个新起点,欧盟对香港的平稳过渡充满信心,人们应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九七香港的回归。 目前香港是欧盟第8大贸易伙伴,欧盟一直认为香港在亚欧关系的发展中是很重要的,它有5万人在香港工作或生活,有40多家银行和40多家保险公司,并有250多家公司在港设有总部,开辟了9条欧洲到香港的航线。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九七后香港能否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挤繁荣,维持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因此,东南亚国家对香港的回归非常关注。现将东南亚国家对九七香港回归反应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香港问题上表态曾经较为谨慎,对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政策和做法以及中英之间的争执基本采取回避态度。但近两年来,美国不仅公开支持港英当局的错误政策,而且直接插手香港事务,对我施加压力。现将1994年以来美在香港问题上的言论和国会议案摘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香港九七回归祖国日益逼近,台当局加紧活动,制定《港澳关系条例》,召开专案协调会议,为九七后台湾与香港的政治、经贸、文化关系,台驻港机构,亲台组织及人士等做出各种因应准备,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九七回归: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新契机袁喜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作为中国的近邻及主要经贸伙伴,东盟国家对香港回归自然也十分关注。从目前情况看,他们对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他们还希望发挥香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  相似文献   

6.
1997年7月1日香港己回归祖国,这必将对台湾省与祖国大陆之间的经贸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台湾省与香港之间经贸关系十分密切,香港在台湾省对外贸易及对外投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沟通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中起着枢纽作用。近年来,以香港为纽带,两岸三地之间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形成经贸上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九七”之后,台湾省和祖国大陆将继续以香港为中介,广泛开展贸易、投资和融资,形成更加密切的经贸关系,“中华经济圈”必将早日形成  相似文献   

7.
九七后中英关系走向冯仲平香港回归祖国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盛事,而且也是中英关系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香港问题曾是中英关系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敏感的问题,长期以来直接影响着两国关系的发展。90年代以来,英方在香港政制问题上挑起争吵,导致...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和香港,是两个历史悠久的自由港。新加坡自由港创设于1819年,香港在1814年也开辟为自由港。这两个自由港,虽然自创办以来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左右,但并没有象其他老自由港那样衰弱下去,而是不断地繁荣起来。1986年,新加坡港甚至超过了鹿特丹,从世界第二大港跃居为第一大港。香港虽仍居于世界第七大港的地位,但它的集装箱运输业务迅猛发展,也在1986年超过了纽约港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的集装箱运港,并可能在近期内赶过鹿特丹而居世界箱运港的首位。港口地位的提高,使新加坡和  相似文献   

9.
、J产、少、产、少、J产,、J了、声、、了j、、,、,、J,日J 110乙Q自八j Jll工一匀己d﹃h︸勺矛O曰︵名00山︸么、了、,了口、了、了、了、Z气2.、Z‘、了气Z、了L二.、11了L气一 总类1996年世界各国首脑级人物变动情况1 996年世界大事记国际金融业的并购风潮首届亚欧外长会议的积极成果俄美首脑赫尔辛基会晤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正式成立九七后台湾对香港关系的调整香港公屋情况介绍八国首脑丹佛会议美权威报告谈今、明两年世界经济走势人类当前面临的主要生存挑战1996年国家(地区)竞争力综合 排名情况香港舆论在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对 …  相似文献   

10.
前言自19世纪末以来,海外华人社区的认同问题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最近20多年来,随着资讯业的日益发达以及航空业及其它交通工具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国际迁移变得更加方便与频繁,由此,也加深了人们对认同问题的认识及转变。作为一个以移民组成的国家,澳洲华人自然也不例外。来自香港的移民群体便是这一转变时期的一个突出的例子。有鉴于此,南昆士兰大学亚洲系的华人社区研究室对来自香港的移民群体作了一次抽样调查,主要集中于研究香港移民因直接或间接地受九七香港回归中国问题的影响而产生的认同问题、对澳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香港的投资历史悠久,80年代除英资外是在港最活跃的外来资金。80年代末,美资看淡大陆市场的发展与港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曾一度淡出香港。90年代后,美资重新活跃,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截至1996年底止,美在港的直接投资为140亿美元,继英资、中资、日资后,居第四位。此外,香港是美国在亚洲的第二大投资地点,仅次于日本。  相似文献   

12.
一、东南亚国家对香港回归的看法(一)普遍看好香港回归,对“一国两制”寄予高度希望。东南亚各国普遍认为香港回归中国后将继续保持经济繁荣,认为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已融为一体,九七后香港作为中国门户的地位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新加坡对香港的顺利回归和保持繁荣充满信心,新加坡将继续在香港投资”。泰国前总理差瓦利表示“相信香港将保持长期的稳定与繁荣”。泰国外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也高度评价“一国两制”的构想,他说,“一国两制”是中国在既要考虑香港的历史现状,又要维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维护国家主…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经济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一直是东南亚华商投资与从事商贸活动的中心,也是东南亚与中国大陆进行经贸联系的中介,1980年代以来,香港更成为东南亚华人企业投资中国的桥梁。二战后,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投资额越来越大,东南亚华人资本已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华商在港企业造成了大冲击,但是大多数华人在港企业还是克服困难,度过了难关。  相似文献   

14.
香港经济腾飞之迷战后香港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战后初期,香港还只是一个贸易转口港,50年代期间由贸易转口港逐步转变为加工出口贸易港,6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70年代经济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形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重要贸易、金融、交通、旅游和信息中心,80年代...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以来,美国从香港的政制发展、人权状况和高度自治三个层面介入"一国两制"的实施,通过颁布文件、外交施压、公开声明、利用媒体制造影响、支持香港"反对派"和资助非政府组织多种形式介入香港事务。未来,美国可能会相对减少对香港事务的官方介入,更加重视利用香港本地反对派和涉港非政府组织。就具体议题而言,2012年和2016年将是美国介入香港政制的关键时期,美将重点支持香港"反对派"准备参与选举;美国介入香港人权的议题将是废除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美国可能重新立法以评估香港在美港关系中的特殊性以及香港的自治程度。  相似文献   

16.
1980年8月18日,在马来西亚的云顶高原召开的东南亚潮团联谊座谈会(香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的潮团代表出席)发起决定:今后每隔两年分别在各地区召开“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第一届:1981年11月仅~20日,在香港召开。由香港潮州总会主办。出席的代表团10个,662人。大会主席为香港潮州会馆主席廖烈文。大会主题:敦睦乡谊,加强团结,促进贸易,发扬互助精神。香港民政司司宪黎敦义主持开幕典礼并致辞,香港大学校长黄丽松作了专题演讲。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特派专使抵港致贺辞,并宣布该州的11月为“潮州月”。此次大会确定了年会…  相似文献   

17.
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最新数据显示,香港人口较1997年增加了185100人,除去人口自然增长2万多人,每年由内地持单程证来港5万多人外,研究专家认为新增人口中,大多是教育程度较高的回流人士(据1998.9.16东方日报川。这些回流人士为什么1997年以后选择了回香港?回香港后的感受如何?怎样在香港创业?是我感兴趣的问题。陈炳藻博士届教育程度很高又卓有成就的专家,年轻时在香港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在美国攻读了文学、教育学两个硕士学位、一个哲学博士学位,后供职于美国爱荷华大学东亚语文系中文部。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电脑分析《红楼梦…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考古学家近年来不断发掘,许多时代较早、历史久远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将香港历史清晰地反映了出来。其中最能证明香港地区和祖国大陆的血缘关系的是:香港大屿山的东湾遗址、电门的涌浪遗址、南丫岛的深湾遗址和大湾遗址以及赤拉角的蛮地湾遗址。记得30年代,许地山到香港应邀出任港大中文系主任时,曾写了一篇《香港与九龙租借地史地探略》。根据港大解剖学教授谢尔石(Prof.Shellshear、地理学讲师芬神甫(FaherD.J.Finn,S.J)所发现的石器、陶片、铜戈、铜斧等物所作的研究报告,以及后来史高斐(Mr.Schofield)、韩利(Dr…  相似文献   

19.
梅州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300多万,是全国著名的侨乡。香港距梅州家乡最近,是我们海外侨务工作的桥梁和中转站。香港同胞对家乡接触多,见闻多,了解最深刻,感情最浓厚。尤其是香港嘉应商会历届领导,始终不渝地遵循爱国爱乡爱港的商会宗旨,把家乡建设视为已任。不仅为梅州建设出钱出力贡献巨大,而且主动协助家乡开展香港以外地区的侨务工作,积极引进资金、智力。他们造福桑梓的义举,功德无量,百世流芳。捐巨资办教育才  香港同胞生活在世界金融、信息中心,见多识广,看待世事站得高,望得远。他们从多年在商海奋斗的切身体验…  相似文献   

20.
自1997年7月开始全面波及亚洲地区的金融风暴,对香港经济的冲击程度虽然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弱,但也引发了香港存在泡沫经济的忧虑,股市急剧震荡,港汇屡被压至心理关口,股价、按价大幅下跌,旅游、消费市场不景气,经济增长明显下滑,从而使香港经济从高增长阶段步入调整时期。一、从目前看,亚洲金融风暴对香港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纵观此次金融危机,对香港经济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一是股票市场急剧震荡,如香港恒生指数1997年10月28日就急跌至9060的低点(当日曾跌至8776点),恒括年终收报10723点,较一年前下跌了20%,帐面市值损失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