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14,(1):45-45
为增强社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下社区服务”,2013年新疆奎屯市团结街街道社区全体党员干部均开通了工作微博,写民情日记。街道社区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在人户走访时,认真倾听和记录群众的所思所想,零距离感受群众的苦与愁,特别是对社区的热点、难点问题详细登记,通过网络平台记录社区民情、辖区动态、个人感悟,做到活动有心得、工作有体会。街道社区建立了“民情微博”台账,对群众通过微博反映出来的热、难点问题及时汇总,协助相关职能部门一同解决;建立督查通报制,实行一月一查阅、一季一调阅、一季一通报,并将通报结果纳入社区干部绩效目标考核,奖惩分明,从而激发了街道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通过街道社区干部走访基层一线,直接面对各种矛盾和复杂问题,形成了推动街居干部下基层的激励机制,为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使“电子民情日记”成为街道社区干部的“百科书”。  相似文献   

2.
<正>古蔺县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课",提出"走遍三千蔺州大地、情牵十万困难群众、化解百件疑难纠纷、拉近干部群众距离"的要求,组织全县2000余名机关干部带着问题、带着政策、带着项目、带着技术"走基层",让干部真正受到教育、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建立台账,"把脉"民情自2013年12月以来,古蔺县党员干部带着"群众期盼什么、我需要改进什么、落实上需加大什么"三个问题,深入帮扶联系点、企业、社区和项目走访调研,走访一线职工、困难群众等,了解群众生产生活难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3,(9):61-61
<正>近日,柳河县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工委委员和各社区党组织书记带队,带社区干部开展"串群众门、进个体店、知居民事、交朋友情"为主题的民情大调查活动,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党工委将此定位为柳河县社区群众路  相似文献   

4.
保山市隆阳区建立民情民意办理"八个一"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群众合理诉求的渠道。一是成立一个群众工作站(室)。乡镇(街道)、村(社区)成立群众工作站(室)一个,在便民服务中心(厅)设群众工作窗口一个,负责辖区民情民意收集、汇总、分析、督办和  相似文献   

5.
《江淮》2012,(4):13-14
(2012年3月30日)为进一步巩固全省"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成果,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化,现就有关事项作如下规定。1.深化"五级书记"带头开展走访活动。省委书记及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住村(社区)不少于3天,走访不少于20户;市、县  相似文献   

6.
《学习月刊》2013,(14):83-83
桥口区汉水桥街未雨绸缪、超前谋划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联系群众的工作先做起来、联系群众的活动先开展起来,运用"一二三"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法推进街机关干部进社区、访民情、把方向、谋思路、强机制、促发展,真正做到情况掌握在社区、问题解决在社区、矛盾化解在社区、工作推动在社区、感情融洽在社区。记好一本日志,在贴近群众中升华感情。实行工作日志制度,记实民情档石乔  相似文献   

7.
《新长征》2013,(5):57-57
<正>在开展社区"五有一创"工程中,图们市突出"五个统筹",全力推进社区建设。一是统筹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达标之年的有利时机,新建、扩建和改建13个城市社区。目前,全市社区办公场所总面积达到了9015.63平方米,其中面积最大的达到1600平方米。二是统筹"一站式"服务中心建设。按照"四个统一"的标准统筹装饰"一站式"服务大厅,即统一设置户外、导向、人  相似文献   

8.
江山 《江淮》2012,(3):30
去年以来,滁州市坚持创新管理和服务群众联动、领导带头和干部参与联动、城市社区和乡镇村组联动,迅速掀起"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热潮,初步实现了"社会管理上水平、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积极效果。走出感情、访出民意、解好民忧几个月来,全市共组织万名机关干部、1291个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工会干部来到我家嘘寒问暖,了解实际问题,只用了三天,就帮助我解决了两件实际困难。"社区残疾人居民顾国胜感激地告诉笔者。近日,九师一六七团社区工会开展了"走百户、访百人"活动,为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建立民情档案。"走访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和谐社区建设任务和当前社区中心工作,组织广大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实际、深入基  相似文献   

10.
高子芸 《党的建设》2010,(10):35-35
金塔县积极适应社会职能社区化、社区党员属地化、组织形式多样化、思想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形势,不断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功能,积极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大力实施"五心"工程,着力创建"五园"社区,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党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实施"连心"工程,创建汇集民声的"聚集园"。一是走家串户上门问民声。大力推行了"串百家门、知百家情、帮百家困、解百家难"的"四百"工作法,组织社区干部以走家串户的方式,定期走访辖区居民家庭,"一对一"了解居民最需要、最亟待解决和最不满意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努  相似文献   

11.
安化县委把创先争优活动真正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在全县组织开展以"千名机关干部联系万名群众,千名干警走访万户家庭,了解民情进家门,真情纳谏进家门,扶贫帮困进家门,政策宣讲进家门,化解矛盾进家门,促进发展进家门"为主要内容的"两千两万六进"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2.
安化县委把创先争优活动真正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在全县组织开展以"千名机关干部联系万名群众,千名干警走访万户家庭,了解民情进家门,真情纳谏进家门,扶贫帮困进家门,政策宣讲进家门,化解矛盾进家门,促进发展进家门"为主要内容的"两千两万六进"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13,(9):43-43
<正>公主岭市委在全市社区党组织中广泛开展了亲民、安民、便民、富民、乐民"五民工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每个街道都依据自身情况,开展有特色的活动。东三街道在实施"亲民工程"中,健全了民情信息员队伍,完善了特殊人群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并实行了领导干部联系点、联系户制度和重要社情民意随  相似文献   

14.
正兴庆区——"三项举措"确保干部蹲点见成效兴庆区扎实开展蹲点实践教育活动,让干部在下基层中送政策、察民情、学经验、帮工作、征意见、改作风,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调研走访听民声。做到"五访五问一勤记",即"访弱问难""访群问愿""访能问经""访怒问原""访老问策",记好一本民情日记,畅通民意渠道,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14,(7):38-39
新形势下,怎样把社区建设好,如何为居民群众服务好,切实让老百姓最广泛享受到社区建设的成果,是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又一全新课题。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和平区坚持从居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做起,在原有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精心构建起社区党建工作“五级四网”组织领导、服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6.
司成钢 《先锋队》2013,(22):30-31
"360民生五彩线"、"五色服务卡"、"民情小企鹅"、"微服务俱乐部"……这些听起来就让人倍感亲切的称谓,是本溪市明山区辖区内各个社区自主创建的特色"党建品牌"。这些内涵深、措施硬、群众反响好的社区特色"党建品牌",不但极大地丰富了明山区基层党建工作的内容,而且还激发了该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活力,发挥出丰富载体、增强意识、凝聚民心的作用。2012年,明山区委正式出台了《关于开展"党建品牌示范社  相似文献   

17.
许经海 《新长征》2014,(1):48-49
敦化市渤海街道位于敦化市市区东部,辖区面积14.88平方公里,下设5个社区,常驻人口2.7万户、5.79万人。近年来,街道党工委深入贯彻上级党委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创建服务型社区党组织的任务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不断将"五有一创"工程的成果惠及广大居民群众。  相似文献   

18.
磊连金州新区选派了98名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进入社区工作,每个社区1名。为确保干部下得去、工作有成效,全区提出了“五三二”的工作标准和要求。一是坚持“五个一”保证时间。下派干部每周至少进社区工作一次,每周至少参加社区工作会议一次,每周至少走访辖区群众一次,每周至少征求社区工作人员意见一次,每季度至少撰写调研报告一篇。  相似文献   

19.
罗春艳 《实践》2010,(6):11-11
<正>赤峰市红山区西屯街道老爷庙社区围绕建设保障满意、环境满意、服务满意、安全满意、文化满意"五满意社区"这一活动载体,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坚持把服务居民群众、创建群众满意社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居民所急、所盼、所需,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阆中市从"问"处入手,在"小"处着力,在沙溪街道拥军街社区创新实践了"三问四小"社区服务群众工作法,取得了实效。"一问":带着真情问需于民,把群众当亲人。社区通过调查问卷分类问、干部上门主动找、领导接访常态听、民情网络广泛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了解群众诉求,梳理意见35条、网络留言47条、书面建议19条,建立了"三本台账",并分"立即解决""承诺限期解决""法律政策范围内不能解决"三类分别处理,确保件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