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方向的总设计和总确定,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升到更加科学而全面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正>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因此,探讨和把握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不仅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直接意义,而且对于认识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亦有重要意义。关于社区治理,有不同的界定。  相似文献   

3.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部署。习近平关于"治理"和"国家治理"的系列讲话,系统阐述并构建了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阐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新时期,必须准确理解、深刻认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思想,全面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含义、基本目标和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原创性理论。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论断。对这个新论断予以简称,提取了"体系"和"能力"的共同词项"国家治理"和"现代化",就形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概念。习近平总书记使用了这一新概念,他指出,要"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已被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了落实和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全党各级干部需  相似文献   

5.
价值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价值治理的重要方面,是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价值资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价值遵循、提供价值引领、凝聚价值共识;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现形式,为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载体和制度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时代融合的历史必然性,应从"加强理论研究、理念转化入心、核心价值内涵于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力行核心价值"等四个方面推进两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9,(21)
<正>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明确了"三步走"的总体目标,契合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时间表和路线图更加清晰。这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盘点、对国家治理创新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新部署。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9,(21)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  相似文献   

8.
<正>一、难点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行程中,当代中国遇到的最难的难点是什么呢?这就是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这是因为如习近平指出的,社会主义代表着人类进步的趋势和发展的方向,但社会主义从理论的提出到现实的实践进程,始终贯穿着怎样创建和治理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与社会的重大问题。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有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预测,但是他们并没有经历社会  相似文献   

9.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也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就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不断开启中国现代化新的宏大思路和宏伟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要议题,全会报告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这表明,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坚持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各项事业特别是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相辅相成。打造中国发展的"升级版",必须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释放行政效能,强化行政执行力优势;增强调控能力,促进市场活力;培育法治精神,引导社会共识;打造制度环境,保持社会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2.
袁久红 《群众》2014,(5):10-11
<正>党的十八大之后,为加快实现"中国梦",中国改革再次出发,如今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改革春潮。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完成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也需要统一思想,在事关深化改革的性质与方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与模式等重大问题上,不断增强人们的价值共识,努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深化改革与推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的一步是从政治学的视角对"国家治理"的理念有一个正确认识和价值评判。当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界对"国家治理"的认识存在着种种误区。必须历史地、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国家治理"的丰富内涵,深刻认识从"统治到管理再到治理"的演变是一种进步的历史趋势。惟其如此,才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新时期面对的时代课题。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植根于中国土壤,具有突出的中国意蕴—治理主体的人民性;治理方式的灵活性;治理目标的阶段性;治理基础的改革性。文章认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做到解放思想冲破束缚,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国家治理法治化,建立国家治理评估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进入国内学术话语体系之中,但学术界对其研究力度不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学术界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展开激烈讨论研究,成果纷呈,态势良好。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内涵、基本特征、现实障碍和实现途径几个方面。但相关研究的内容创新、实证分析及多元视角有待提升和强化,为了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模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多视角多学科分析,进而不断推动这方面学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的概念,并提上了国家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的重大创新,极大丰富了我国现代化的内涵。全面深化改革的"六个紧紧围绕"举措,明确指出了加快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朝着这个目标方向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层级的重要指标,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现今,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社会主义认同、社会分配、社会舆情和非传统安全四个方面的挑战。文章拟从理性认识这四个主要方面的现实挑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10)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三方面的逻辑合法性:理论逻辑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历史逻辑是出于中国共产党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实践逻辑是源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这三个方面的逻辑分析表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王和平 《今日海南》2019,(11):22-2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摆在显要位置,以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路具有特定的时代内涵,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选择和开辟的以改革开放为显著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入了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特征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道路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提升对国家治理进程中的中国道路的认同有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道路认同成为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的关键变量。因此需培育坚定的道路认同:提高民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改进和完善认同客体;优化政治社会化媒介;坚持共享发展的道路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