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当前在我国各类腐败现象中,有一种“权力期权化”现象日益显现。某些人将权力逐渐向时间寻租和扩张,用权力和将来的利益作交易,预示了腐败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新动向。预防和抑制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已成为一道棘手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黄力 《党课》2007,(3):78-80
随着党和政府打击腐败越来越严厉,当前的腐败现象出现了越来越隐蔽化的趋势。但由于治本的措施尚未落实到位,一些制度的缺陷依然存在,于是权力期权化这种腐败的新形式应运而生了。所谓的“权力期权化”,就是腐败分子不再是当即攫取利益,而是等多年以后,甚至退休以后,再连本带利地收取好处。这种行为,其本质是权力的“资源化”,也就是权力寻租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种延伸。这种期权化腐败,对我们的社会有着极大的危害性:由于其欺骗性,造成社会分配不公,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和权威;由于其后发性,导致国家资产大量流失而且很难追回;由于其隐蔽性,很容易对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形成诱惑,造成腐败泛滥。  相似文献   

3.
李章泽 《新视野》2005,(2):52-54
“权力期权”是权力腐败的重要方面。权力期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漏洞和法律不完备。因此,必须从弱化官员的自由裁量权,进一步规范官员的离职与退休行为,建立对官员及其亲属的跟踪监督机制,推行公务人员廉洁保证和担保制度等方面入手,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才能有效地防止和杜绝“权力期权”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期权腐败”愈演愈烈,已成为当下的一个反腐难题.“期权腐败”是一种类似于期货投资的套期式腐败行为,以“期权契约”为本质特征,以追求非生产性利益的“权力寻租”为核心目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笔者认为,新时期有效应对“期权腐败”,不仅需要“刮骨疗毒”般反贪反腐的决心和勇气;而且需要制定、完善具有“热炉效应”般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构建人文的道德机制来约束“权力寻租”,从而弥补法律与制度对“期权腐败”制衡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观点     
《廉政瞭望》2012,(24):10-10
“边缘腐败”十种 日前,国家预防腐败局网站刊文总结了“边缘腐败”的十种形式。分别是利用权力的“继承”或“转移”牟利;利用权力向亲友输送实质利益并自己间接获利;利用权力和政策广结关系网并牟利;利用集体决策牟利并规避个人责任;利用权力“期权”牟利;利用内部信息牟利;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在我国各类腐败现象中,有一种"权力期权化"现象日益显现。某些人将权力逐渐向时间寻租和扩张,用权力和将来的利益作交易,预示了腐败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新动向。  相似文献   

7.
罗伯特·A·达尔曾说过:“权力可以用来取得声望、尊敬、安全、友情、财富和许多别的价值。”哈罗德·拉斯韦尔也把权力视为“本身具有的价值,是达到其他价值,包括财富与尊敬的基础。”在政治科学术语中,权力作为一种强制力量和特殊影响力,具有可带来超额利益的特殊品质。而公共权力则被认为是社会公共领域中由公众所赋予和认同,并能够维护公共利益的权力。在现实生活中,公共资源的支配权和控制权的拥有者就有可能通过运用手中权力而达到私人目的.获得私人利益,反过来侵害了公共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权力腐败?笔者认为,公共权力“期权化”是腐败的最新形式,具有隐秘性和错时性,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李刚 《廉政瞭望》2005,(1):44-45
在去年浙江省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杨扬等人提交了一份题为《领导干部期权化问题》的提案。有关“权力期权化”的讨论成为近期备受关注的话题。期权是一种选择权,期权的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权利金后,就获得这种权利,即拥有在一定时间内以一定的价格出售或购买一定数量的标的物(实物商品、证券或期货合约)的权利。“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就是指他们在位  相似文献   

9.
党建信息     
浙江遏制“期权腐败”浙江省近期规定领导干部“下海”后,3年内不得到原管辖范围内经商,以遏制“期权腐败”。“期权腐败”是指一些官员在位时通过职权给予某些企业和个人“方便”和好处,但并不谋求即时回报,而是等到离职后再享受回报。 (金凯)  相似文献   

10.
“隐性腐败”是相对于显性腐败而言的。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力度的逐年加大,一些贪官已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向隐蔽性较强的信息贿赂、期权贿赂等隐性腐败行为。随着官员腐败行为渐渐从“地上”转为“地下”、由直接转为间接、由“现货”转为“期权”,“隐性腐败”便成为时下腐败行为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四、关于腐败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一)权力是腐败产生的根源,腐败是权力异化的结果。有的同志认为,“权力的普遍存在是腐败产生的一个原因”,“腐败的实质,在于公共权力的异化”,“腐败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它的根本属性,就是某种权力的蜕化和变质”,“腐败是权力的赘生物,其实质是权力变异”。这种权力的异化主要表现在:权力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倾向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军 《求实》2005,(6):25-28
近年来,在党中央反腐败斗争力度不断加强,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的背景下,权力腐败出现了新的变种--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倾向的出现,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权力自身的因素,也有外在的文化和社会因素;既有权力配置不尽合理的行政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近年来我国反腐败力度加强的原因;既有权力监督存在漏洞方面的原因,也有我国现行公务员退休待遇偏低等方面的原因.只有科学配置权力,加快干部轮岗,加强离任审计,设置离任缓冲期,提高干部退休的待遇标准,加强舆论监督,才能标本兼治,将腐败现象扑灭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3.
反腐反到今天,成绩巨大。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又出妖蛾子了。浙江台州一名房改办负责人在位期间,利用职权将市区黄金地段一片土地出让给某民营企业主,后者利用该地建成小商品市场,发了大财,有了上亿资产。负责人退休后被企业聘用,年薪30万,给高级住房一套、轿车一辆,外加每年数万元请客送礼签单权。人们为这种腐败方式取了一个名:期权腐败”。“期权腐败”是在近年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形势下变换出来的新对策。解构一下即:领导干部在位时,利用手中权力,以各种手段为他人谋取利益;“回报”并不立竿见影,而是根据私下“协议”待其退休或离…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近期规定领导干部“下海”后,3年内不得到原管辖范围内经商,以遏制“期权腐败”。“期权腐败”是指一些官员在位时通过职权给予某些企业和个人“方便”和好处,但并不谋求即时回报,而是等到离职后再享受回报。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非权力腐败莫属。所谓权力腐败,指的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或干部背离公有权力的性质和原则,把权力私有化、关系化、特权化、商品化,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有权力被滥用。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从防范权力腐败抓起。  相似文献   

16.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透视“一把手”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  相似文献   

17.
“塌方式腐败”需要标本兼治。一方面,防微杜渐,及时遏制腐败苗头,杜绝养虎为患。同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权力集中和滥用,坚决清除依附在权力磁场周围的“圈子”和“山头”。  相似文献   

18.
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看,我国改革关键期从政者中出现的“双重人格”、“权力期权化”及“裸官”等偏差的价值取向,既是受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及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又是在现代化特征影响下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和群体文化心理认同偏差的结果。因此,矫正这一偏差要强化廉洁从政的思想教育、规范廉洁从政的制度约束和优化廉洁从政的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把“消极腐败”列为我们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指出“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异化和腐败,是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关系到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曹林 《廉政瞭望》2013,(21):51-51
腐败在我们的语境里其实是一个很“宽容”的词,似乎只有“把不该拿的钱往自己腰包里捞”,才叫腐败。其实严格来说,不仅权钱交易是一种腐败,任何背离了民本的权力承诺、“权不为民所用”的行为,都是权力的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