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障由来已久,私有财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直接涉及公民人权保障的核心.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一次从宪法的高度对保障公民私有财产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这只是完善私有财产权保障的第一步,我国关于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定还有一些缺陷,应当进一步完善.本文拟通过对私有财产权产生的背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以及私有财产权入宪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阐明私有财产保障制度在我国的不足之处,找到一些解决办法,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以期对完善我国宪法私有财产保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万其刚 《民主》2004,(4):18-19
共产党和国家对财产权尤其是私有财产权的认识及保护,有一个不断发展、逐渐深化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体和私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私有财产也与日俱增,与此相应的是,加强对私有财产权(或公民财产权或个人财产权)的保护已成为共识。为适应这一形势,我国现行《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作出了新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一、宪法进一步完善财产权保护的必要性(一)财产权保护的宪法规定及其演变私有财产特别是私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地位,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关系密切。正因为如此,现行宪法是在基本经济制度的框架下确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  相似文献   

3.
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及其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 2 0 0 4年宪法修正案完善了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但仍存在若干不足之处。宪法意义上的公民财产权与民法意义上的公民财产权具有不同内涵。我们应通过与西方发展历程的比较 ,从历史的角度审视我国私有财产权宪法地位之变迁 ,并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指向 ,探讨如何完善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  相似文献   

4.
有关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相宏 《理论探索》2005,(6):141-142
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作为宪法规范的私有财产权保护条款应包括财产不可侵犯条款、制约条款和征用补偿条款。1982年宪法对于私有财产保护显得不足。中共中央的修宪建议稿提出了保护私有财产权的条款,这在保护私有财产方面是一大历史的进步,但是该条款没有把私有财产列入宪法的基本权利体系,在征用补偿原则和程序方面也存在着问题,这需要在今后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私有财产权不仅是近代以来各国宪法的基本内容,更是各国制定宪法的目的之一.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完善与否,同宪政制度特别是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否有着紧密关联.因此,深化私有财产合宪性,对于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宪政制度、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私有财产权的社会化使得行政权干涉私有财产权成为正当。基于我国漠视私有财产权的传统以及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目前我国行政法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与限制的价值取向上应当强调保护而非强调制约。首先要限制行政权的滥用,保障相对人的私有财产自由权;其次要加强公共服务职能,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行政受益权;最后要完善行政救济制度,保障相对人的行政救济权。  相似文献   

7.
胥润蓉  郭秀峰 《学理论》2012,(12):75-76
首先,在区分"宪法财产权与民法财产权"以及"私有财产权与公共财产权"两组概念的基础上较为明确地界定了宪法财产权的内涵和本质。其次,阐释了宪法财产权的宪政价值,并分析了我国宪法视角下的财产权的演进和现状问题。最后,主要表述了笔者关于我国宪法如何构建与保护财产权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宪法上的财产征收条款的逻辑是限制国家征收权的运用,而我国当前的宪法上的财产征收条款的逻辑是授予国家征收权。为了加强公民和集体的财产权的保护,应当采用限权的逻辑来完善宪法上的财产征收条款,限制国家征收权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的制定,是宪法确定的"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的一次真正落实,也划清了公民(社会)和政府各自行使权利的界限.然而,由于政府拥有任何个别公民都无法拥有的强制力量,公民私有财产受到政府权力膨胀或滥用侵犯的危险最大.因此,为了贯彻实施好物权法,真正落实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有必要采取措施对政府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0.
修宪背景下的城市房屋拆迁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的城市房屋拆迁暴露出若干问题,此次宪法修改给了人们认真检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机。在宪法修改之后,城市房屋拆迁应当注意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准确界定和衡量公共利益,给予公民充分及时有效的行政补偿,同时采取适当合理的拆迁行为对公民的人权加以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城市拆迁之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部发布的《2003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城镇私有(自有)住宅建筑面积71.44亿平方米,住宅私有(自有)率为80.17%。相比之下,在美、英等发达国家,住房的自有率不过60%左右。高出国际通常水平约20%的住房自有率,表明绝大多数中国城镇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房产,私有住宅的安全已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2004年宪法修正案提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然而,私有住宅的稳定性仍面对不少问题。在紧缩地根的背景下,近年来各城市纷纷对城市用地进行"内部挖潜"。2004年1至3季度全国建设用地供应中,存量土地占了52%。大规模的拆除改造在一些地方从平房区走向了楼房区,新老私房主的命运交织令人生叹。如果人们对私有房产的信心被挫伤,整个城市将走向何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开始为各方议论。2001年11月1日起施行的这项法规,通常被认为给予了拆迁人强势地位。"很有必要废除现行的、赋予政府更多自由裁量权的法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而制定一部保护公民住宅权的法律",已有学者发出这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公民迁徙权的宪法保障问题一直是宪法学界所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而具体如何保障公民迁徙权,在理论上缺乏系统的构建,这正是修改宪法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充分认识构建我国公民迁徙权宪法保障制度的现实必要性的基础上,认真解读公民迁徙权的应有价值内涵,在此指引下构建一套系统化的我国公民迁徙权宪法保障制度,即确立保护条款(包括赋予公民迁徒权应有的宪法地位、复归公民迁徒权的应有位置和构建公民迁徒权的基本框架)和确立限制条款,以利于完善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论公民财产权的宪法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理论导刊》2004,(6):30-32
建国后,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但由于受前苏联宪法的影响,财产权一直未被视为基本人权。没有财产权,人权就没有实际内容,以保障人权为目标的现代法治就不可能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4.
初解物权法     
杨柳 《瞭望》2005,(28)
2004年我国对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中,明确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被社会各界评为中国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今年稍后一些时候,历经8年起草修改、三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将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是对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原则的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8)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明确公共财产的范围,追溯财产权不可侵犯条款的变迁,区分财产权与公共财产权的内涵,是理解这一条款的几个角度。通过对公私财产法律保护条款与制度的对比,明确公共财产的权利主体,促进公共财产保护制度的法律化与程序化,实现财产权的真正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16.
保护合法私有财产的经济伦理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汉魂 《理论探讨》2004,46(3):30-32
要不要保护私有财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伦理问题。在我国,不能离开伦理价值判断,抽象地理解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我国宪法是合德的宪法,其所指的私有财产就是合法且合德的私有财产,保护这种私有财产有着伦理依据,但是"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不等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及"私有化"。  相似文献   

17.
税收法定原则立足于税收法定主义,对于财产权的保护主要从四方面入手:适量征收原则、征税要素法定、征收条目明确和依法征收原则等,同时关于税收的各种条款甚至是宪法中对财产权进行相应的限制。但是,税收法定原则由于其固有的属性具有两面性,可能造成公民的合法财产权得不到保护,而税收行政部门或许利用其两面性牟取私利。因此,要努力克服其两面性,增强其法定性,对财产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限制,进而来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法律最本质的价值是自由,它以自由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法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以自由的实现为目的而设定的;从法的制定和实施看,自由始终贯穿其中。在基本权的发展历史中,公民的自由权历史最悠久,典型的自由权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生命权、身体健康权、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私有财产权等等。自由是法律下的自由,中国人民获得自由首要之一就是教育。  相似文献   

19.
随着相关国际条约对食物权的明文规定和重视,很多国家已经将国际条约中食物权引入到本国作为保证公民"吃得饱"的权利,为政府设定了相关义务并设置了食物权的实现机制。其中有很多国家明确将食物权作为宪法性权利予以保护,还有一些国家则直接将国际条约中的食物权作为本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予以适用,而另外有一些国家则通过部门法的形式为本国公民的食物权诉求提供法律保障。鉴于我国目前的贫困人口的现状,有必要将各国食物权的立法现状加以介绍,以供学术界进行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军 《行政论坛》2010,17(3):55-59
在现代社会,财产权的行使负有社会义务,必须同时有益于公共利益。课税即是对财产权进行限制的最主要的方式。但财产权作为受宪法明文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要求课税权的行使必须有度,不得侵犯纳税人财产权本体,同时应保证纳税人财产的私人用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