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独立前,经济不发达,对外贸易相当落后。自1947年独立到现在已有三十八年之久,从1951~52年度实行计划经济至今也有三十四年的历史。其间,经过尼赫鲁、夏斯特里、英·甘地、德赛、查兰·辛格、英·甘地和拉·甘地几届政府的更替,印度经济不断增长,对外贸易也得到了极为迅速的发展。研究印度对外贸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对于进一步发展中印两国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和经济贸易往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印度国大党(英)元老纳拉西姆哈·拉奥在拉吉夫·甘地不幸被害后,接任党的主席,并于1991年6月20日受命组成少数派政府。现将他执政以来的内政、外交情况简介如下。一、内政情况 (一)上台时面临的问题。 1.经济严重困难。印度经济自80年代中期起,年增长率约为5.3%(80年代以前为3.7%)。但由于进口增长过猛,短期借款增多,维·普·辛格政府又豁免了1000亿卢  相似文献   

3.
80年代中期,印度总理拉·甘地面对国内的经济萧条,管理体制混乱等实际,毅然作出了加速经济改革的决定,并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然而,遗憾的是拉·甘地壮志未酬,饮弹身亡,使印度的经济改革受到大挫。1991年6月,以纳拉辛哈·拉奥为首的国大党政府再次登台,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迫于西方金融机构的压力,接过拉·甘地经济改革的接力棒,重新推动改革。其改革幅度比拉·甘地大,步子也比拉·甘地快。应当承认,印度两届国大党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政策,确实收到了一定成效,从而使印度经济走出了低  相似文献   

4.
越南发动侵柬战争以来,为了在政治上、经济上寻求印度的支持,其领导人积极与印度发展两国关系。印度前总理英·甘地政府与越关系较为密切。拉·甘地上台后,两国仍保持较友好的关系。应黎笋邀请,拉·甘地于1986年11月27至28日正式访问了越南,这是自1954年尼赫鲁访越以来,印度总理第一次访越。现将两国关系及趋势简述如  相似文献   

5.
不少第三世界国家把经济计划化作为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象印度四十多年来持续坚持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却为数不多。迄今为止,印度已完成了七个五年计划和三个年度计划,“八五”计划刚刚开始实施。印度发展经济的第八个五年计划始于1992年4月1日,到1997年3月31日结束。“计划”从1988年开始草拟,经过拉·甘地、维·普·辛格、钱德拉·谢卡尔和拉奥等四届中央政府和四个计划委员会,经历的时间之长、政府更换之多,在印度计划经济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八五”计划是印度面临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大调整,在渡过了两年的经济  相似文献   

6.
1989年底印度第九届大选的结果,与大多数持乐观态度的观察家们的预测相反,拉·甘地领导的国大党失利,维·普·辛格领导的全国阵线组成了联合政府。但是,新政府不仅面临一系列的社会政治问题,而且还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为克服印度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推动印度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维·普·辛格政府在坚持拉·甘地经济政革和对外开放的同时,又对印度的经济政策作了某些重要的调整。与拉·甘地的经济政策调整一样,维  相似文献   

7.
印度是当今世界上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从1921年到1951年的三十年中,印度人口猛增了1.1亿,总人数达到3.6亿。独立以后,印度人口增长的幅度更大,到1981年,已达6.84亿人,三十年净增了3.23亿,差不多翻了一番。尽管三十多年来,印度历届政府都不同程度地采取措施,抑制人口增长,但是,人口仍然以每年出生率33—35‰(有时高达40‰),增长率2.48%,净增人口1,500万的速度在增长。人口问题已成为印度的重大难题,学者们把印度的人口激增称为“人口爆炸”。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对印度人口增长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印度政府所采取的对策以及经验教训作些粗浅分析,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阿约迪亚“庙寺之争”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印度的宗教和教派冲突又逐渐升级,冲突的焦点是处于北方邦阿约迪亚的巴布里清真寺。“庙寺之争”在1990年11月直接导致了 V·P·辛格及其政府下台,钱德拉·谢卡尔从一开始就被此事拖入困境,以致于在他宣誓就职时国内舆论界就提出了他的统治能维持多久的疑问。1991年3至7月,即印度第10次大选竞选开始到拉奥政府上台,印度人目睹了众多的教派冲突及由此引起的流血、呻吟和死亡,在痛苦不堪的冲突和竞选中,拉·甘地惨遭谋杀,充分暴露了印度社会动荡的加剧;在有关继承人的争斗中,组成了以拉奥为  相似文献   

9.
以维·普·辛格为首的全国阵线政府执政业已半年多,其经济政策不仅为印度各阶层人民所关心,也受到世界普遍的注意。今年3月新政府发表了1990—1991年度财政预算报告,此后陆陆续续透露了第八个五年计划(1990—1995年)的一些设想,反映出在经济政策上既要保持与拉·甘地政府的连续性,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体现“人民党政府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是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出现转折的一年。此前,中日政治关系持续恶化,经贸关系却迅速发展,出现“政冷经热”现象。日本政府为了“变被动为主动”,以打经济牌回击中国反对参拜靖国神社,令中日经贸关系开始降温。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世界对华直接投资(不包括金融类)实际金额6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4·47%,同期日本对华投资却出现罕见的30%下降。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06年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包括金融类投资)大幅增加,特别是对俄罗斯、印度、巴西投资成倍增加,相比之下对中国投资仅出现小幅增加。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23·8%,其中对欧…  相似文献   

11.
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1981年总人口为68,381万,仅次于我国,占世界人口15.53%;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1人,约高于我国一倍;农村人口占76.27%,城镇人口占23.73%;人口增长率是相当高的,如1971—81年的十年中人口增长了24.75%,城镇更高为43.1%;100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由9座增加到12座;人口的地理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恒河一旁遮普平原占全印总面积的13.8%,人口却占33.3%,达227.4百万。印度人口所具有的增长迅速,分布不均和城镇人口增长快的特点,也反映在一些农业为主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孟加拉国把1987年1月2日定为人口日。艾尔沙德总统在当天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孟加拉国政府设立这个人口日的目的在于掀起一个计划生育的运动。政府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在农村地区奠定计划生育的基础。在计划生育委员会强有力的支持下,通过全体人民的努力,使孟加拉国人口控制运动获得成功。艾尔沙德总统自1982年3月接管政权以来,一直强调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把人口问题作为国家的最重大问题来处理。他亲自出任全国人口控制委员会主席,领导全国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13.
1984年10月31日英迪拉·甘地夫人遇难后,印度的教族仇杀之火有燎原之势,使国家陷入了独立以来最大的危机之中。拉吉夫·甘地就在这危难时刻接任了总理。人们在寄以厚望的同时,也不无担心:这位年轻的总理能否力挽狂澜?一年多来的事实表明,拉吉夫不但稳定了局势,而且雄心勃勃地勾画了印度走向现代化的蓝图;在国际上提高了印度的形象;他本人也在国内确立了无可争辩的领导地位。家世及个人简历拉·甘地是尼赫鲁家族中担任国大党和政府领导人的第四代人。他的曾外祖父莫蒂  相似文献   

14.
印度的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印度城市人口已达1.9亿,占总人口的23.7%。虽然城市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显著标志,但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本文拟对印度城市化的特点、原因、后果和政府采取的对策作一初步探讨,权当抛砖引玉一印度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根据莫尼斯·拉扎的研究,早在1586年,印度就有3200座镇和120座城市,但直到本世纪初,城镇的规模也没有多少扩大。因此我们考察印度城市化的过程一般从本世纪初开始。  相似文献   

15.
去年10月31日,印度总理英·甘地遇刺逝世,其子拉吉夫·甘地接任总理。在12月举行的大选中,国大党(英迪拉派)获得压倒优势的胜利,拉·甘地正式出任总理。他执政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特别是新政府第一个预算(1985—1986年度),对经济政策作了许多重大的调整。一个有七亿三千多万人口的亚洲大国发生重大的变化,自然为世人所瞩目。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长鲍德里奇访问印度时说,印度正在开始一场“经济大变革”。外国一家报纸也评论说,“过去几个月里,印度走上了独  相似文献   

16.
新西伯利亚市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州辖联邦主体。市内有俄罗斯联邦驻西伯利亚联邦区总统代表官邸,城市总面积为500·2平方公里。城市分为十个行政区。新西伯利亚市又是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后列第三位),现有居民总数为140·49万人。进入21世纪,新西伯利亚市的社会经济状况稳步发展。但是和俄罗斯国内总体上不同的地方是,这里的经济增长对于内在经济元素的增长,如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远较其对于对外经济联系的增长更为有利。2004年工业总产值是2003年的110·6%(是2000年的127·9%)。在生产结构上,终端成品的生产比…  相似文献   

17.
英迪拉·甘地(1917-1984年)是印度总理尼赫鲁的独生女,曾两次当选印度总理,世称甘地夫人。她是世界著名的政治家,且是这个行列中屈指可数的女性之一。她的一生充满着神秘色彩,多年来人们对她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好奇。 历尽劫难的绝顶殊荣 英迪拉·甘地及其家族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印度现代史的缩影。英迪拉·甘地出身的这个家族,先后出现了四位国大党主席(其父尼赫鲁、她自己、次子桑贾伊·甘地、长子拉吉夫·甘地),其中三位担任过印度总理(父、她、长子),前后主宰印度政治舞台半个多世纪。英迪拉·甘地先是担任她的父亲…  相似文献   

18.
1985—86年度是印度“七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在许多方面具有过渡特征的一年。总的看来,在拉·甘地新政府的领导下,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印度经济是沿着好的方向在发展。德诺姆·巴特森最近指出:“分折家们说,甘地执政头两年的主要成就是振兴了经济,通过放松对企业和贸易的限制鼓励了投资。去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5%的目标。”《印度时报》说:“税收、信贷和贸易政策的大大放宽是政府的一项最大成就。”美国著名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是泰国的第二大宗教。泰国穆斯林人口有2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4%。本文是奥马尔·法鲁克著《泰国的穆斯林:通论》一文的摘译。原文发表在印度比哈尔1988年出版的《东南亚评论》上。本文标题是译者加的。  相似文献   

20.
印度,作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和不结盟运动发起国之一,在战后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苏联、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学者也都加强了对印度问题的研究及有关印度问题研究的学术交流。美国加里福尼亚大学主办的《亚洲概览》杂志在一九八四年第十一期刊载了苏联莫斯科东方研究所印度和南亚研究室主任格里戈里·G·科托夫斯基教授的题为“印度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某些趋势”的文章。此文虽是对印度研究的“一家之言”,但它涉及到印度社会、政治和经济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为了解国外学者,特别是苏联学者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