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徐勇 《瞭望》1995,(Z1)
美国把“国家安全”概念扩大到科技领域本刊特约记者徐勇华盛顿专电美国在把“国家安全”概念扩大到经济领域两年多后,政府资深宫员近来在政策陈述中再次把传统上与军事相关的“国家安全”概念扩大到了技术领域,从而进一步显示了美国科技政策的主导思想已从“冷战”前后...  相似文献   

2.
夏立平 《党政论坛》2008,(16):60-61
美国“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矛盾美国长期以来宣称实行“一个中国”政策,其内涵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政府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华人权政策是其人权外交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政策以美国的价值观和人权模式作为衡量中国人权状况的标准,把人权作为处理对华关系的一个准则。近些年来,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利用双边和多边关系不断提出所谓的“西藏人权”问题、“政治犯”“良心犯”问题、“妇女人权”问题、“宗教自由”问题、法轮功问题等,谴责中国的人权状况,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美国对华人权政策是如何产生的?其实质是什么?本文试作一探讨。一、世界格局和东、西矛盾的新变化新特点是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时代根源美国人权外…  相似文献   

4.
王保贤 《党政论坛》2010,(16):62-62
“美国共产党”、“美国革命共产党”这两个党成立的背景以及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
美国从来就是一个迷信枪杆子的霸道国家,它在“硬实力”上的投资是“软实力”的400倍,目前的美国政策是纯粹建立在“硬实力”之上的,其结果是造成了美国“软实力”的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6.
今年春天我去美国参加美中经济讨论会,对美国当前经济又作了一番考察,了解了一部分美国朋友对里根经济政策的看法。许多人断定“里根经济学”必然破产。他们称里根经济政策是劫贫济富的战争经济政策。他们把当前美国的经济危机叫做“里根衰退”。我看这些意见是有道理的。 里根入主白宫后,提出了一个“经济复兴计划”。它的基本目标是:刺激投资,增加供应(生产),促进美国经济的增长。一年来的实践,证明里根的经济政策遭到了严重挫折。从去年八月开始,美国经济再度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的调整能走多远及效果如何,仍面临不少变数近来伊拉克问题急剧升温,美国的伊拉克政策走向备受高度关注。这是因为,一是共和党输掉了中期选举,表明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公决”失败。拉姆斯菲尔德和博尔顿两个“鹰派”头面人物随后被解职,代表两党的“伊拉克研究小组”12月6日提交政策建议报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波斯湾地区是一个极具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对海湾地区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自1971年开始,美国在海湾30年的经营先后经历了由“两根支柱”政策到“卡特主义”波斯湾战略,直到“双重遏制”政策的演变,探析其轨迹及根由,对我们认清美国的霸权主义本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国爆发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为我们带来了三点重要启示。 启示一:社会收入分配和税收政策要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在美国国内和主要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是实行“劫贫济富”政策、还是实行“劫富济贫”或“抑富济贫”政策之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奥巴马总统上任后曾多次公开宣称,美国只能当“世界第一”,不能当“第二”。为了续保“龙头老大”地位,奥巴马政府加大了对外政策的调整力度,着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一些原苏盟友国家——朝鲜、古巴、伊朗、伊拉克、利比亚等因其国内政策不符美国“心意”,而被美以“对世界安全构成威胁”为由列入“无赖国家”(后改称“值得关注的国家”)的“黑名单”。俄罗斯立国之初,奉行亲西方政策,与被美国称为“无赖国家”的关系出现大幅倒退。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多极化外交政策的确立,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外交的机构布局中,并不存在独立的中国政策班子。在东亚政策班子里,则经常会出现“知华派”与“知日派”的争夺。历史上,由于冷战和同盟的原因,“知日派”往往在美国的东亚班子里占主导。不过,这种状况近年来有所改变,例如,小布什执政初期的常务副国务卿阿米蒂奇是著名的“知日派”,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在美国出台的一些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文件中,经常出现“无赖国家”这个概念。那么,所谓“无赖国家”究竟是指哪些国家?美国为什么称这些国家是“无赖国家”,并对它们采取了何种政策?现在为什么又放弃了“无赖国家”这一称谓,而改称“需要关注的国家”?后者与前者有什么不同?这一过程背后的实质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由知识精英组成、以“思想”为产品的美国智库,在美国政府政策制定过程的设定议程、政策审议和政策制定三个阶段发挥着不同的影响力。美国智库主要通过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发布研究成果,建言于政府,担当“二轨外交”的角色,并从一定程度上引导舆论。在中美经贸关系领域,智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18日报道说,美国总统布什8月签署了一份新的《国家太空政策》。同克林顿政府1996年提出的“和平利用太空”的政策相比,新太空政策在内容上已经发生了变化。美国修改其太空政策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军事因素显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反映了美国控制太空的长远战略企图。  相似文献   

16.
尽管美国调整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是一个积极姿态,但在“放”还是“收”的问题上,美方仍瞻前顾后犹疑不决喧嚷多时的美国调整对华出口管制政策一事终于有了实际的举措,美国政府于当地时间7月6日公布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政策的修改和澄清及新的授权合格最终用户制度》(下文简称  相似文献   

17.
唐兴霖 《理论探讨》2007,(3):127-131
政策科学的源起与现代社会的整体演进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关系,在政策科学的诞生地———美国,二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发展,社会问题日益增多并且不断趋于严重,内部矛盾不断加剧。因此,美国社会所关注的政策问题逐渐由外交、安全等外部问题转向诸如经济与社会发展、分配公平与社会福利、能源与环境保护、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国内实际问题。这种由关注抽象的价值理念向具体政策问题的转变,一方面反映出二战以来美国政策问题的结构性变化,即政治程度较低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并且在所有政策问题中的地位也渐渐由次要问题变成主要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得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力巩固越来越依赖于它是否有能力制定“好”的公共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为美国“单边主义”画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单边主义”一词风靡整个欧洲大陆。欧洲政治家们和舆论界在谈及美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时,无一不对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作派表示担心和忧虑。欧洲舆论认为,美国的“单边主义”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1993年9月,美国克林顿政府经过登台执政后8个月的审议,制定了以“Comprehensive Engagement”命名的对华政策,当时我国有关单位译为对华“全面接触”政策,并一直沿用至令.笔者认为,从该项政策推行两年多来的实际情况看,“全面接触”的译法欠妥,不仅与美国的总体外交政策和全球战略脱轨,而且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的两面性.众所周知,克林顿亲自签署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定名为“参与和扩展战略”(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and Enlargement).这里所使用的“参与”(Engagement)一词与对华政策所用的词不仅为同一个词,而且含义也并无二致.美《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对“参与”的基本释义是:“美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承担领导的重担”,在全世界各个地区和各个领域“促进民主和自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3,(36)
自“9·11”事件发生后,美国的外交政策一路走来,发展成今天这样一种局面。那么,世人是如何来评价这些外交政策呢? 美国人说,“布什的政策使美国变得更强大了,但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朋友在内对美国的隔阂却加深了。”非洲人说,“布什完全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