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克思晚年为何放慢《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写作,而从事有关"古代社会史"著作的摘录工作?对于马克思晚年写作《笔记》的动因,学术理论界迄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章认为马克思晚年写作《笔记》的动因,主要是源于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时代问题的新课题;二是学科发展的新思路;三是现实需求的新应答。马克思晚年在这方面的探索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中最富有革命性和实践性的内容,而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理论基础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景源 《新视野》2002,3(6):64-65
在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中,的确有一个研究重点转移的问题。在他的晚年,他中断了《资本论》的写作,在身体多病的情况下,却孜孜不倦地研究历史,写下了两大本历史学笔记,一本是《人类学笔记》,一本是《历史学笔记》。这种情况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格外关注。在西方,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马克思晚年热。他们通过否定《资本论》,割断马克思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思想联系,孤立地研究和夸大《人类学笔记》中“人类学”的内容,认为马克思晚年是向人道主义的“复归”。这样就根本否定了第一个伟大发现的科学意义。我国理论界在研究马克思晚年学术…  相似文献   

3.
从《资本论》到《人类学笔记》──马克思晚年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思想史的高度考察《人类学笔记》与《资本论》的联系,以期进一步加深认识马克思晚年思想的创造性飞跃。一、问题辨析1972年美国人类学家劳伦斯·克拉德第一个以《卡尔·马克思的民族学笔记》和形式编纂了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核心部分,即马克思对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拉伯克的《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菲尔的《印度和锡兰的雅利安人村社》,梅思的《古代法制史讲演录》的摘录,并作了长篇介绍。该书的出版,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继“青年马克思”被发现以后,一个新的形象—一“晚年马克思”又出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探索贾英健近年来,关于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探讨,人们大都侧重研究马克思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并以此作为笔记的目的和核心。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笔者认为,笔记虽然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但它并...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马克思唯物史观理论形成的时候,人类古代的原始氏族制度向奴隶社会的过渡问题,尚不十分清楚。直到晚年,马克思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中,才获得了古代社会发展的资料。马克思对摩尔根《古代社会》的研究,从唯物史观理论的发展角度来看,表现在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在史学方法论方面。以往,马克思在史学研究上,主要是采用黑格尔的逻辑方法;在研读了《古代社会》之后,马克思从摩尔根那里汲取了史学研究的科学实证方法。摩尔根的史学方法与黑格尔的逻辑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在探讨人类历史的发展上作出了贡献。马克思依据改…  相似文献   

6.
林锋 《唯实》2004,45(5):10-14
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与摩尔根等人的人类学著作之间、马克思的历史哲学研究与摩尔根等人的人类学实证研究之间 ,存在着原则的区别。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学科性质是历史哲学而非经验科学、实证科学意义上的人类学、民族学或社会学 ;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哲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仍然是唯物史观 ;摩尔根等人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 ,对验证和发展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推动马克思晚年思想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称《宣言》)中描绘了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样式,即“自由人联合体”。作为对未来社会基本形式的理论预判,“自由人联合体”是《宣言》的核心思想,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诉诸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逻辑,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总体性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和总趋势作出预判,提出了“两个不可避免”的经典论断,揭示了“自由人联合体”的历史必然性,阐释了“自由人联合体”实现的前得条件。其中,生产力高度发达是“自由人联合体”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觉醒与联合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主观条件,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由人联合体”实现的交往前提。作为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样式,“自由人联合体”以超越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生产关系、超越政治国家的权力组织形式和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为基本特征,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超越。  相似文献   

8.
关于马克思晚年的人类学笔记的研究方法,除前人和时贤述及的唯物辩证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实证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进化论的思想和方法外,还有"猴体解剖"与"人体解剖"相结合的方法、个别事实与一般规律相统一的方法、个体与群体的互观与互见的方法、以人为本和群众史观的基本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在人类学笔记中的运用,表明晚年马克思所进行的人类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出现了"根本性的中断""转移""退缩"和"改道",而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进一步完善、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9.
赤峰 《唯实》2000,(5):3-7
在《德意志意识形成》中,马克思最终完成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的清算,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的递升与超越,经历了《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形态》这样五个阶段,最终在《形态》中凸现出了其历史辩证法法的主体向度,这个过程中马克思早期理论的各个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笔记》并非只是晚年马克思的一部纯粹的史学摘录.晚年马克思摘录的大量的历史资料背后,对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其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具体历史考察背后,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历史如何走向世界历史的探究.具体内容包括:交往,尤其是战争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资本是世界历史形成的直接动力;科学和教育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现实的人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思想贯穿于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整个思想进程,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分析与对全球化进程的分析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研究相对应的是他对于共产主义社会实现形式的预测,这一预测分为马克思早年的“共同胜利论”和晚年的“跨越论”两个阶段。马克思这两个阶段的理论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跨越论”是“共同胜利论”的逻辑结果,而其内在的逻辑动因则是全球化。  相似文献   

1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最终完成了对费尔 巴哈人本主义逻辑的清算。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逻辑的递升与超越,经历 了《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 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形态》这样 五个阶段,最终在《形态》中凸现出了其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这个过程在马克思早 期理论的各个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而支配这一过程的是其一贯主张的人学主 体辩证法逻辑。  相似文献   

13.
后进社会超越特定历史阶段发展是社会发展循序渐进规律在特殊条件下的特殊表现形式。后进社会单凭自己的力量是不能超阶段发展的,必须通过高级隔代社会的生产力和社会形式向处于低级阶段的社会的嫁接,才有可能实现。把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扩大为“东方落后国家”乃至一切“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普遍指导原则,是理论认识上的一大误区。  相似文献   

14.
晚年马克思在分析俄国特殊国情基础上提出了东方社会跨越发展的理论构想。这一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是对辩证法"条件论"的具体运用与深化,同时蕴含着时空转换互补的辩证思维方式。晚年马克思跨越发展理论具有"条件性"并不具备普适性;并不是对早期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学说的"变革";并不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元发展逻辑"。正确剖析这一理论的哲学意蕴,对于充实马克思早期相关哲学思想体系以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不仅包括马克思对西方经济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分析,而且还包括对东方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的论述。由干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这种不清醒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忽视了马克思晚年的社会主义理论。把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理论研究,看作是对东方田园生活的留恋和对世界革命发展进程的幻想,是“不可饶恕的学究气”。(2)割裂了马克思早年社会主义理论与晚年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是“反对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的革命”,(《青年葛兰西论历史、哲学和文化》第123页)或“在东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人”——“通过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巴黎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这一逻辑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人的贫困事实出发,展开对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首次阐发了共产主义。他认为共产主义要通过“工人解放”的形式,扬弃私有财产、特别是扬弃作为私有财产最高阶段的资本,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巴黎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表明马克思正在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分析方法,是其早期思想发展的重要成果,相关思想也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吴仁平 《求实》2004,1(9):22-23
尽管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马克思晚年针对俄国公社和俄国社会的发展前途问题时直接和具体提出来的 ,但这一思想并不是马克思到了晚年才有的。实际上在马克思早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著作中就有着丰富的“跨越论”思想。马克思晚年明确和具体提出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他早年思想的合乎逻辑的继续、深化和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把马克思的早年思想和晚年思想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缺乏事实依据的  相似文献   

18.
卢诚 《求实》2006,1(Z3):9-10
主源:马克思“和谐社会”的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是多元论,不是一元论。但其主要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和谐社会”的理论。马克思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中就谈到“和谐”的问题。他说:“与自身不一致不和谐的精神(更不)会尝到什么真正的和心安理得的快乐。”在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更明确地提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关于未来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晚年,曾明确反对把他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变成一般社会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他认为,《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在形成世界历史和世界交往条件下,以古代农村公社所有制为基础的东方“亚细亚”社会,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主要是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思想是根据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根据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东方社会历史发展作出的科学预测,它体现了世界历史总体发展进程与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的跨越理论首先是以世界历史条件下人类交往的普遍化作为基础和前提的。  相似文献   

20.
张莉 《理论学刊》2020,(5):32-39
两性平等和妇女解放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两性关系、实现妇女解放,首要的是实现妇女的经济解放,因为经济解放是一切解放的前提和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实现妇女的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政治解放和精神解放是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保障和基本路径。正是基于这一理路,马克思在晚年的"人类学笔记"中对两性关系和妇女解放问题展开了历史考察和思想探索。马克思晚年的这些可贵探索和思想成果,对于实现两性平等和妇女解放,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