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准确把握市民社会各阶层的分布与发展状况,还要精确分析社会体系中各阶层之间的受力关系。熟知整个市民社会在经济、政治领域内的层状特征,把握其分布与运动规律,对于缓和层级矛盾、消除层级隔阂、减小层级差异并最终消灭层级结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在发展中不断深入认识市民社会的过程,在不断取得实践成效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新型市民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所谓古典市民社会,是指古希腊和古罗马城邦国家的统治部族生存于期间的社会组织形式。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提出的概念界定了古典市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在分析其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古典市民社会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鼓励广大群众热情参与志愿服务事业。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主要发源地,积累了许多志愿服务的经验教训,也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以下发表的三篇文章,集中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志愿服务的发展阶段及特色,分析了市民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状况,介绍了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项目,提供广大读者借鉴、参考。希望本专栏的文章对于志愿事业的发展壮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董力 《中国工运》2007,(10):7-11
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随着以社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这一制度在推动发展、深化改革、促进稳定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5.
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五年度本刊重点选题199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工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继续深入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新路子的一年。为使本刊更好地为工会理论建设和工会工作实践服务,特制定本选题计划。其基本思路是:...  相似文献   

7.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工会改革和建设陈骥一、中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转变时期,中国工会也处在一个改革和建设的历史转变时期。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14,(1):42-42
(一)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是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发展。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的重大历史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合我国国情,适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我国的现代化事业,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艰巨任务。即将召开的工会十二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总结改革开放15年来  相似文献   

10.
古典市民社会理论是对古希腊古罗马独特经济方式以及由此诞生的特殊政治制度的反映,是人们对公私关系的最初的理论思考。亚里士多德强调城邦在提升个体伦理方面的重要以及个体如何在群体中生活,而西塞罗则扩大了城邦成员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