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湖南省卫生厅与公安厅联合下文,就全省建立交通事故快速抢救机制出台具体措施。自6月底开始,“110”、“122”报警服务台与“120”急救电话三者之间实行交通事故信息互通和反馈制度,并逐步实现同步出动。医疗机构首诊负责伤者送至医院时,医院不得以“不能及时提供抢救费用”为名推诿、搪塞、延误伤员的抢救时间,造成伤员抢救不及时而引起的严重后果,将严格按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卫生部有关规定追究医疗机构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各参与交通事故伤员急救的医疗机构,不得乱收费和乱  相似文献   

2.
生死大营救     
陈飞 《人民公安》2010,(11):36-37
在急救担架不足的情况下,民警们利用就近工地的水泥模板,组成简陋的担架,有组织地将危重旅客火速送往东乡县各大医院,为抢救事故伤者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3.
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如不慎因车祸受伤,需采取急救措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如有条件应马上挂急救电话通知医院派救护车到现场.2、不要舍近求远,切不可耽误抢救时间,要争分夺秒将伤员送往附  相似文献   

4.
因为一起普通的车祸,他成了任人宰杀的羔羊,命运从此改变了。1985年5月28日下午,湖北省南漳县车管站的何德宝开车回老家,途中将突然横穿公路的陈某撞倒。他赶紧下车将伤者送到医院抢救,并将出事车辆和伤者的位置画出来,让群众保护好现场等待处理。伤者入院两天后死亡。市、县两级交通监理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反复勘查复核,都认为何德宝只负次要责任,因为死者是突然横穿公路造成司机无法采取措施避让。当时市监理所要求县车管站做好事故的善后工作,将案卷及时上报审批。按照当时实施的《湖北省处理交通事故工作程序及有关规…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民警在执法执勤中经常遇到人员受伤等紧急情况,但由于急救意识不强、急救技能匮乏,往往会对伤者束手无策或处置不当造成二次伤害,容易遭受群众对民警的投诉,引起媒体负面炒作,势必损坏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警务现场急救是警务实战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警必备的职业能力之一。民警只有具备基本的警务现场急救知识和  相似文献   

6.
张强是某股份合作制企业欣达空调设备销售中心的维修工人。2004年12月2日中午12时左右,在对某烟草配送中心进行空调设备维修时,张强失足从约4米高的天棚跌到地下,当场昏迷,被120急送市某医院抢救,经脑部位CT检查。诊断为脑干阻塞,医院虽采取系列急救措施,进行了15个小时的抢救,张强终因病情严重,于12月31日早3时死亡。张强工伤死亡,  相似文献   

7.
大量急救实践证明,在意外伤亡事件中,大多数是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由于职业特点,警察在处理突发事件和紧急救助的过程中,往往第一个到达现场,也是唯一有权处理现场的人员,警察强烈的急救意识和正确的救助方法,不仅可以挽救伤员的生命,而且将为急救中心的专业性救治赢得非常宝贵的抢救时间,因此,作为警察,明确实施现场急救的适用对象和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就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1,(11):54-54
步骤A 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步骤B 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进行抢救。  相似文献   

9.
忘我抢救受伤人1995年8月15日夜12点30分许,太康县公安局巡警一队队长王体中,带领民警张进、张玉臣、刘绪阳等同志巡逻至县域西大街人武部附近时,见两个年青人骑车将一老妪撞伤。干警们一边控制肇事人,一边找来一辆三轮车,抬上伤者,快速赶往人民医院。在...  相似文献   

10.
对中华民族来说,汶川大地震是一道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痕。期间,辅助器具在伤员急救和康复阶段的广泛使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非常明显,大大降低了伤员致残(致亡)率,并为相关部门有效地节约出大量资金,使救灾资金的运用更加合理化。但总结这次的行动,虽然社会各方面迅速行动起来,全力以赴,从四面八方调拨,加班加点赶制,并且把伤员分流到各个地方,基本满足了总体需求,但仓促应战感觉明显,总量明显不够,而且在个别型号上差异较多,造成不匹配和浪费,甚至耽误了伤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甘肃定西市120提示语太长,繁杂的语音提示延误了病人的抢救时间,导致病人死亡。定西市二院的雷院长称,主要原因是定西市只有一个120急救电话,担心改直拨后会出现急救病人都被拉到市医院抢救,影响到县医院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心肺复苏是一项由麻醉医生发明的重要急救技术。突发心搏骤停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复苏,4到6分钟后就会造成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损害,最终演变为'心源性猝死'。鉴于此,心搏骤停发生后,心肺复苏(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可能挽回患者的宝贵生命。  相似文献   

13.
大腿与红包     
这是一则生活中的黑色幽默。 故事发生在某省某埠。一天,有人因车祸大腿骨折而火速被送医院急救。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本为医院之神圣职责,然而伤员被抬到医院后呼号了老半天还没有人理会。虽有家属再三催问,但医生总是漫不经心地说:“观察一阵再说吧。”患者家属急成一团,怨艾不已。在一旁的一位患者看不过去,给患者家属指点迷津:“你还不赶快打点那个?”伤者家属这才恍然大悟:“那个”不是别的,乃“红包”也。于是凑足人民币装入“红包”“伺候”上去,果然奏效,伤者很快就被安排上手术台。 红包保住了大腿,就是这黑色幽…  相似文献   

14.
<正>解放军总医院的一位呼吸科主任,1 991年在英国开会期间,在地铁里突发心梗倒地,与他同行的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立即为他做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各种抢救措施非常到位。5分钟以后急救车来了,患者被送入了医院,抢救成功。这是惊险而庆幸的一幕,而据首届世界急诊急救医师大会发布的数据,我国超过95%的心梗、猝死患者却没能这么幸运,大多因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急救而非死即残。健康时报社在今年"两会"期间组织的座谈会上,与会委员专家呼吁:急救不能光靠医生,还得打一场"全民战争"。  相似文献   

15.
李萍 《北京观察》2020,(1):17-17
我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才意外死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简单易行的急救方法进行救治,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但是我国对于一般急救方法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因此在居民的急救素质上仍存在较大空白。从发病到死亡,大多数的最佳救援时间仅有4分钟,这4分钟内,身边的亲人、行人若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对于抢救生命至关重要。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全社会认知,普及科学的急救理论及技术,让更多的人学会这项技能,在紧急时刻能伸出援手,拯救更多生命。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警察应该掌握一定的急救知识,以便能够在警事活动中正确地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警事现场急救应遵循“先救后抢,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即三先三后)的原则.在警事现场急救中应该注意:保护犯罪(事故)现场;无菌操作;不轻易确定伤员死亡而放弃抢救.  相似文献   

17.
下肢长骨骨折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比较常见,多数伤者经医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均能治愈出院,但实践中亦有少数伤者在医院救治后突发肺动脉栓塞猝死的案例。由于肺动脉栓塞发病急骤,往往来不及抢救,易引起医患纠纷或因死因不明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难以处理。  相似文献   

18.
3月23日,长垣县政协委员、芦岗乡长青兔业总公司经理祝好申乘车去县城办事,半路上看见一对骑摩托车的青年夫妇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在地,血流如注。祝好申急忙下车,拦住一辆机动三轮车迅速将二人送至长垣县人民医院进行急救。途中,他根据伤者提供的电话号码和其家属取得联系。伤  相似文献   

19.
赵州桥下重现清波王元铎如果不是有关部门采取抢救措施,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度最大(37.37米)、保存最好的巨大单孔割圆式敞肩石拱桥──赵州桥,桥体还将继续受损,陷入污水重围。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距今已有14...  相似文献   

20.
受害人车祸伤残后因意外发病死亡,其近亲属能否索取残疾赔偿金?依照以往的惯例,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损害致残而丧失全部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财产赔偿,只有受害人活着,才存在劳动能力丧失或减少的基础。如果伤者已经死亡,其计算残疾赔偿金的载体或基础已不复存在,残疾赔偿金的赔偿成为不必要;且残疾赔偿金请求权具有绝对人身专属权,不具有可继承性,伤者死亡后,伤者的继承人对残疾赔偿金一般不享有请求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